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63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包括堆体、防渗膜和渗滤液收集池,所述堆体左侧设有在线监测器,堆体右侧设有营养液储罐,营养液储罐上端连接有液路管,液路管上安装有水泵,液路管左端设有喷头,所述堆体内部设有通风管,通风管右端进气口连接有高压风机;一种生物堆,包括堆体、管路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渗滤液系统:堆体:堆体底部铺设防渗膜以防止污染物扩散;管路系统:可分为液路管和通风管,分别用以补充营养液和水分及进行强制通风。经生物堆处理后的土壤,可以种上植物对土壤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最后土壤质量可以达到农业土壤使用的标准要求。到农业土壤使用的标准要求。到农业土壤使用的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污染修复
,具体是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应用时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主要是以下两点:
[0003]物理法一般需要特定的场地和专业设备,化学法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这两类修复方法修复成本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0004]生物修复以其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处理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生物堆是将污染土壤集中堆制,同时结合多种强化措施,如补充适量水分、养分和氧气等,为堆体中微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而提升污染物去除效率的一种生物修复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微生物强化修复为特点的生物堆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特别是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中。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包括堆体、防渗膜和渗滤液收集池,所述堆体左侧设有在线监测器,堆体右侧设有营养液储罐,营养液储罐上端连接有液路管,液路管上安装有水泵,液路管左端设有喷头,所述堆体内部设有通风管,通风管右端进气口连接有高压风机。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堆体底部设有防渗膜,堆体内部设有填充剂。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线监测器上端电性连接有检测线路,检测线路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监测探头,且监测探头位于堆体内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堆体上端设有堆体表面,堆体表面上端种植有黑麦草或高羊茅,且喷头位于堆体的上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管四周侧壁开设有若干气孔,气孔表面设有无纺布,且无纺布包裹在气孔表面。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填充剂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秸秆、木屑、树皮均属于有机填充剂,此类物质还可作为缓释性营养源,为微生物新陈代谢提供营养物质,蛭石、砂土属于无机填充剂,填充剂的投加量随其种类及污染土壤理化特性不同而各异。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生物堆建堆过程:
[0015]第一步:对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土壤均质处理、调整土壤中的碳氮鳞钾的配比、调节土壤含水率,添加15%的秸秆、木屑、树皮等作为有机填充剂,同时也是缓释营养源,然后播撒适配好的石油降解功能菌,使用筛分破碎斗充分混拌均匀;
[0016]第二步:选取地面平整且相对地势较高的区域作为生物堆强化处理区,根据待处理的土方量设计生物堆尺寸,测量放线划定生物堆堆体区域,利用挖机将待处理土壤转移至区域外暂存,对该区域进行平整,修建人字坡,然后在该区域铺设防渗层和渗滤液导排层;
[0017]第三步:在防渗膜上铺设0.3m厚的土层;
[0018]第四步:在该土层表面布设通风管,固定完成后继续堆高到0.8米左右;
[0019]第五步:在该土层布设监测探头;包括:土壤气监测探头、pH、温度及水分监测探头;
[0020]第六步:继续堆高至1m,并对堆体四周修坡作业,修整完成后在堆体表面和侧面种植黑麦草或高羊茅,一方面可以固定堆体表面土壤防治扬尘及喷灌时造成水分冲刷破坏堆体结构,黑麦草本身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具有协同修复作用,其发达的根系也可改善土壤结构,对土壤微生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另外还有一定的景观效果;
[0021]第七步:安装营养液、水分调配系统;
[0022]第八步:生物堆调试运行及维护,通过营养液、水分调配系统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3种元素在土壤中比值(C∶N∶P)为100∶10∶1,石油类污染物质需要分散到水相中才能被生物所降解,保持含水率在35%,运行过程中通过风机和通风管上的阀门控制堆体氧气分布均匀且含量不低于10%,控制温度,当温度介于30~40℃之间时,微生物活性最高,大多数细菌的适宜pH范围在5~9之间,并且当其略高于7时为最佳活性状态,当污染土壤pH值过低时,常加入适量的石灰进行调节,当pH值过高时,常加入硫酸铵或者亚硫酸铝进行调节,在生物堆运行过程中,由于某些石油类物质的降解产物为酸,也会导致pH值下降,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堆体pH,并进行适当调节以保证生物堆的平稳运行。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针对不同的有机污染物,喷洒特定菌种,高效吞噬有机污染物。
[0025]2、处理过程无污水病菌等二次污染物扩散风险。
[0026]3、控制温度湿度,实现最佳生物处理环境,加快处理速度。
[0027]4、既可以在污染场地就地处理,也可以将污染土壤搬运到他处集中处理,适应性强。
[0028]5、除挖掘土壤外无需大型设备,不用大量消耗能源,成本低,人工少,维护简单。
[0029]6、经生物堆处理后的土壤,可以种上植物对土壤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最后土壤质量可以达到农业土壤使用的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在线监测器;2、防渗膜;3、渗滤液收集池;4、营养液储罐;5、高压风机;6、通风管;7、液路管;8、堆体;9、监测探头;10、堆体表面;11、水泵;12、喷头;13、检测线路;14、无纺布;15、气孔;16、填充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包括堆体8、防渗膜2和渗滤液收集池3,所述堆体8左侧设有在线监测器1,所述在线监测器1上端电性连接有检测线路13,检测线路13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监测探头9,且监测探头9位于堆体8内部,堆体8右侧设有营养液储罐4,营养液储罐4上端连接有液路管7,液路管7 上安装有水泵11,液路管7左端设有喷头12,所述堆体8上端设有堆体表面10,堆体表面10上端种植有黑麦草或高羊茅,且喷头12位于堆体8的上侧,所述堆体8底部设有防渗膜2,堆体8内部设有填充剂16,所述堆体8内部设有通风管6,通风管6右端进气口连接有高压风机5,所述通风管6四周侧壁开设有若干气孔15,气孔15表面设有无纺布 14,且无纺布14包裹在气孔15表面。
[0034]生物堆可分为4个结构单元:堆体、管路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渗滤液系统。底部铺设防渗膜2以防止污染物扩散。管路系统可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包括堆体(8)、防渗膜(2)和渗滤液收集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堆体(8)左侧设有在线监测器(1),堆体(8)右侧设有营养液储罐(4),营养液储罐(4)上端连接有液路管(7),液路管(7)上安装有水泵(11),液路管(7)左端设有喷头(12),所述堆体(8)内部设有通风管(6),通风管(6)右端进气口连接有高压风机(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堆体(8)底部设有防渗膜(2),堆体(8)内部设有填充剂(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监测器(1)上端电性连接有检测线路(13),检测线路(13)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监测探头(9),且监测探头(9)位于堆体(8)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堆体(8)上端设有堆体表面(10),堆体表面(10)上端种植有黑麦草或高羊茅,且喷头(12)位于堆体(8)的上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6)四周侧壁开设有若干气孔(15),气孔(15)表面设有无纺布(14),且无纺布(14)包裹在气孔(15)表面。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16)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填充剂采用秸秆、木屑、树皮,无机填充剂采用蛭石、砂土。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生物堆建堆过程,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土壤均质处理、调整土壤中的碳氮鳞钾的配比、调节土壤含水率,添加15%的秸秆、木屑、树皮作为有机填充剂,同时也是缓释营养源,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龙蔡斌彭坤胡正蔡子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辰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