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大小平推门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推门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大小平推门窗。
技术介绍
[0002]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现代的窗户的窗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
[0003]现有的窗户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由纱窗和透明玻璃窗为一体,需要将透明玻璃窗打开后,再将纱窗关闭,无法实现两者同步进行,所以现在研发一种能够实现将透明玻璃窗打开的同时,关闭纱窗的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大小平推门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窗户无法实现透明玻璃窗和纱窗同步进行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透明玻璃窗打开的同时,关闭纱窗的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大小平推门窗。 />[0005]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大小平推门窗,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撑架(1)和玻璃窗推开机构(2),支撑架(1)内连接有玻璃窗推开机构(2);翻转板机构(3),支撑架(1)连接有翻转板机构(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大小平推门窗,其特征是,玻璃窗推开机构(2)包括有:第一滑动固定块(21),支撑架(1)后侧左部上下两侧和支撑架(1)前侧右部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固定块(21);第二滑动固定块(23),支撑架(1)内顶壁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动固定块(23);第一固定板(24),第二滑动固定块(23)背向第一滑动固定块(21)一侧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4);第一齿条组(22),第一滑动固定块(21)底部均连接有第一齿条组(22),第一固定板(24)分别与横向同侧的第一齿条组(22)连接;玻璃框(25),第二滑动固定块(23)底部均连接有玻璃框(25);钢化玻璃(26),玻璃框(25)内均连接有钢化玻璃(26);玻璃窗把手(27),玻璃框(25)前侧靠中一侧均连接有玻璃窗把手(27);第一齿轮(28),支撑架(1)内顶壁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28),第一齿轮(28)与第一齿条组(22)啮合;涡旋弹簧(29),第一齿轮(28)与支撑架(1)之间连接有涡旋弹簧(29)。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大小平推门窗,其特征是,翻转板机构(3)包括有:第一固定杆(31),支撑架(1)连接有第一固定杆(31);滑动翻转杆组(32),第一固定杆(31)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滑动翻转杆组(32);翻板(34),支撑架(1)转动式连接有翻板(34),翻板(34)位于第一固定杆(31)一侧,翻板(34)底部与滑动翻转杆组(32)滑动式连接;第二固定杆(33),翻板(34)一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杆(33)。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大小平推门窗,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翻转卡紧机构(4),翻转卡紧机构(4)包括有:第二固定板(41),支撑架(1)两侧均设有第二固定板(41);推杆(44),第二固定板(4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推杆(44);第三楔形块(42),推杆(44)一侧均连接有第三楔形块(42);第一复位弹簧(43),第三楔形块(42)与同侧的第二固定板(41)之间均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3);第一连接杆(45),翻板(34)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5);第二连接杆(46),第一连接杆(45)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6);弧形杆(47),第二连接杆(46)与第二固定杆(33)之间均连接有弧形杆(47)。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切换组件位置调节窗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