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469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所述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包括:使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进行土壤样本检测,得到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从水花生中获取赤子爱胜蚓,对赤子爱胜蚓进行净化处理,清除体内杂质;测定蚯蚓体初始荧光值;将蚯蚓放入土壤样本中培育;对赤子爱胜蚓进行收集,分泌粘液后进行荧光值检测,得到实际荧光值;计算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重金属对发光蚯蚓体内发光蛋白抑制的原理,对其在土壤中活动前与活动后产生的粘液的荧光值进行检测,并计算平均抑光率,用时更短且精准度更高。用时更短且精准度更高。用时更短且精准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进步,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土壤环境中,导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蚯蚓试验是诊断和鉴别土壤污染生态效应的常用方法。蚯蚓是完全的土壤环节动物,通过土壤中食物链而富集重金属,蚯蚓体内重金属含量随着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加深而增加,是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土壤质量最常用的指示物。而在蚯蚓中有一类能够发光的蚯蚓较为特殊,全世界已经报道的发光蚯蚓有17属近40种,分别属于以下3科,即正蚓科、巨蚓科、线蚓科。对于发光物质的来源问题,经过学者大量的观察和实验,证实蚯蚓的发光物质是来自体腔液,该体腔液中含有能够被激发的发光蛋白,并且该蛋白的活性受到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蚯蚓生态毒性试验的研究很多,但是大部分都集中在农药或者重金属污染对蚯蚓的死亡率的影响或蚯蚓的逃避率上,对土壤污染的判断较为模糊,不能够精确的对土壤的污染进行确定。
[000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蚯蚓生态毒性试验的研究对土壤污染的判断较为模糊,不能够精确的对土壤的污染进行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所述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进行待检测区域土壤深翻,收集土壤;将收集土壤中的石块以及塑料废弃物、树木残留物去除,并将收集土壤进行粉碎,过筛,得到土壤样本;使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进行土壤样本检测,得到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
[0008]所述使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进行土壤样本检测,得到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包括:
[0009](1.1)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中进行不同重金属的土壤样品的光谱的预设;
[0010](1.2)使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进行土壤样本的检测,得到土壤样本的X射线谱;
[0011](1.3)将土壤样本的X射线谱与预设的光谱标样进行对比,得到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
[0012]步骤二,进行新鲜水花生的采摘,从水花生中获取赤子爱胜蚓,对采集的赤子爱胜蚓进行2-3天养殖,挑选体形完整、体态饱满的蚯蚓;
[0013]所述进行新鲜水花生的采摘,从水花生中获取赤子爱胜蚓,包括:
[0014](2.1)采摘新鲜的水花生,用水清洗干净,将其至于干净容器内,静置20-30min;
[0015](2.2)向容器内加入清水进行加热,加热至水温为30-40℃,进行冷却;
[0016](2.3)向容器内加入蚯蚓培养料,等待2-4h,使用筛网收集固态物质;
[0017](2.4)将收集的固态物质进行清洗,滤除培养料以及其他杂质,得到赤子爱胜蚓;
[0018]步骤三,对赤子爱胜蚓进行净化处理,清除体内杂质;将净化处理后的赤子爱胜蚓分为三组,分别采集三组蚯蚓分泌的粘液;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三组样本的荧光值进行检测,得到三组荧光数据,进行三组荧光数据平均值的获取,并将平均值作为蚯蚓体初始荧光值;
[0019]所述对赤子爱胜蚓进行净化处理,清除体内杂质,包括:
[0020]1)将赤子爱胜蚓从培养体系中取出,使用清水进行两次清洗,洗去表面杂质;
[0021]2)使用滤纸擦干赤子爱胜蚓体表的水分;
[0022]3)在玻璃容器内铺设一层滤纸,并使用蒸馏水进行浸湿;
[0023]4)将赤子爱胜蚓置于容器内滤纸上方,使其在容器内进行6-8h活动,完成净化;
[0024]步骤四,将采集的土壤样本分为质量相等的三部分,分别将其置于玻璃容器内,然后放入蚯蚓,使三组蚯蚓处于不同容器内;将容器内的蚯蚓置于相同环境内进行培育,培育时间为5-6天;
[0025]步骤五,培育结束后,采用水浴驱逐法对赤子爱胜蚓进行收集,使用去离子水洗净蚯蚓体表杂质,将蚯蚓置于玻璃容器内,待分泌粘液后分别对三组蚯蚓进行荧光值检测,记录荧光值并计算平均值,得到实际荧光值;
[0026]步骤六,计算实际荧光值与初始荧光值的差值,计算平均抑光率,根据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以及平均抑光率数值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划分,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
[0027]进一步,步骤(1.1)中,所述不同重金属的土壤样品的光谱包括:不同重金属的波长。
[0028]进一步,步骤(2.3)中,所述蚯蚓培养料为:骨粉与秸秆粉末的混合物。
[0029]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对采集的赤子爱胜蚓进行2-3天养殖,包括:
[0030](1)进行蚯蚓饲养料的制备,所述蚯蚓饲养料按照质量分数由腐殖土2-3份、牛粪1-2份、秸秆2-3份、复合氨基酸1-2份、EM菌剂1-2份组成;
[0031](2)将蚯蚓饲养料与养殖土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喷洒蒸馏水,得到蚯蚓培养体系;
[0032](3)将蚯蚓置于培养体系中,保持相对湿度为60%以上,培养2-3天。
[0033]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分别采集三组蚯蚓分泌的粘液包括:利用蚯蚓洗液分别采集三组蚯蚓分泌的粘液。
[0034]进一步,所述蚯蚓洗液由按照质量份数由60%的表面活性剂、20%的营养物质、10%的溶菌酶以及10%的水组成;
[0035]所述营养物质包括大豆、维生素E、维他命A、食盐、低聚糖以及蛋白质。
[0036]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得到三组荧光数据,还包括:进行三组荧光数据的误差的计算,若三组荧光数据的误差大于2%则再次采集粘液进行检测。
[0037]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将容器内的蚯蚓置于相同环境内进行培育,包括:培养温度为20-25℃,培养湿度为70-80%。
[0038]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采用水浴驱逐法对赤子爱胜蚓进行收集,包括:向盛放有土壤的容器内灌注过量的水。
[0039]进一步,步骤六中,所述根据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以及平均抑光率数值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划分,包括:对样品进行数据转换,得到的数据进行重金属含量-效应关系的计算。
[0040]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重金属对发光蚯蚓体内发光蛋白抑制的原理,对其在土壤中活动前与活动后产生的粘液的荧光值进行检测,并计算平均抑光率,依据平均抑光率的参数划分土壤污染的生态毒性等级,相较于利用蚯蚓死活判断土壤生态毒性的方法用时更短且精准度更高。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检测前对蚯蚓进行充分处理,能够实现检测准确性的提升。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蚯蚓洗液进行蚯蚓粘液的提取,能够保证蚯蚓活体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发光蚯蚓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待检测区域土壤深翻,收集土壤;将收集土壤中的石块以及塑料废弃物、树木残留物去除,并将收集土壤进行粉碎,过筛,得到土壤样本;使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进行土壤样本检测,得到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所述使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进行土壤样本检测,得到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包括:(1.1)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中进行不同重金属的土壤样品的光谱的预设;(1.2)使用土壤重金属检测装置进行土壤样本的检测,得到土壤样本的X射线谱;(1.3)将土壤样本的X射线谱与预设的光谱标样进行对比,得到待检测区域的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的种类;步骤二,进行新鲜水花生的采摘,从水花生中获取赤子爱胜蚓,对采集的赤子爱胜蚓进行2-3天养殖,挑选体形完整、体态饱满的蚯蚓;所述进行新鲜水花生的采摘,从水花生中获取赤子爱胜蚓,包括:(2.1)采摘新鲜的水花生,用水清洗干净,将其至于干净容器内,静置20-30min;(2.2)向容器内加入清水进行加热,加热至水温为30-40℃,进行冷却;(2.3)向容器内加入蚯蚓培养料,等待2-4h,使用筛网收集固态物质;(2.4)将收集的固态物质进行清洗,滤除培养料以及其他杂质,得到赤子爱胜蚓;步骤三,对赤子爱胜蚓进行净化处理,清除体内杂质;将净化处理后的赤子爱胜蚓分为三组,分别采集三组蚯蚓分泌的粘液;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三组样本的荧光值进行检测,得到三组荧光数据,进行三组荧光数据平均值的获取,并将平均值作为蚯蚓体初始荧光值;所述对赤子爱胜蚓进行净化处理,清除体内杂质,包括:1)将赤子爱胜蚓从培养体系中取出,使用清水进行两次清洗,洗去表面杂质;2)使用滤纸擦干赤子爱胜蚓体表的水分;3)在玻璃容器内铺设一层滤纸,并使用蒸馏水进行浸湿;4)将赤子爱胜蚓置于容器内滤纸上方,使其在容器内进行6-8h活动,完成净化;步骤四,将采集的土壤样本分为质量相等的三部分,分别将其置于玻璃容器内,然后放入蚯蚓,使三组蚯蚓处于不同容器内;将容器内的蚯蚓置于相同环境内进行培育,培育时间为5-6天;步骤五,培育结束后,采用水浴驱逐法对赤子爱胜蚓进行收集,使用去离子水洗净蚯蚓体表杂质,将蚯蚓置于玻璃容器内,待分泌粘液后分别对三组蚯蚓进行荧光值检测,记录荧光值并计算平均值,得到实际荧光值;步骤六,计算实际荧光值与初始荧光值的差值,计算平均抑光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瑛刘嫦娥段昌群赵永贵付登高李世玉李婷袁端阳杨化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