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战勇专利>正文

一种低渗水敏油藏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45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渗透强水敏油藏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吸水指示曲线,根据吸水指示曲线确定现场施工注入的压力和排量;B:压裂泵根据注入压力,通过高低压脉冲造缝,并向远端储层注入0.3%防膨剂和0.3%纳米胶束乳液,并根据储层的测试结果计算泵注排量和泵注体积,注入60分钟;C:采用清水代替防膨剂和纳米胶束乳液,注入5分钟,再关井一小时;D:重复两次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渗水敏油藏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油田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低渗透强水敏油藏地层堵塞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油气储集条件好的已逐渐被开发完成,而致密致密强水敏储层的油田因国内现有注水井降压解堵技术限制,很难解决注水难甚至高压都注不进水的问题,而导致油田产量逐年下降。
[0003]低渗透强水敏油藏地层堵塞原因主要是由于低渗透强水敏油藏地层中的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遇矿化度低的淡水等发生膨胀,体积可增大30倍以上,堵塞孔隙和吼道,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其中自生绿泥石富含高价铁离子,与HCL酸液作用易产生沉淀,造成储层伤害,是酸敏性矿物。在注水过程中,注水站SRB超标、腐生菌、铁细菌、悬浮物长期超标,形成有机质为主的堵塞。另外油田长期注清水,与地层不配伍,引起粘土膨胀后,加剧了地层孔隙和孔吼缩小,地层渗透率降低。
[0004]粘土膨胀后,孔隙和孔吼缩小到纳米级别,而且粘土微粒(最小粒径5纳米)游离状态存在于通道内,加上注水携带的有机质堵塞物,是形成低渗透强水敏油藏地层堵塞的主要原因,致使注水井欠注、甚至高压都注不进水,迫切需要有效的降压增注技术,来缓解油田注水难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开近井水积、溶解孔道内有机质并改变孔隙润湿性,使孔吼得到疏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0005]目前常用的降压解堵增技术有:酸化解堵增注、高压泵增注、压裂增注。
[0006]其中,酸化措施的缺点:
[0007]1、施工处理半径小(一般处理3米-5米);
[0008]2、有效期短;
[0009]3、与绿泥石作用后容易产生二次沉淀而堵塞地层;
[0010]4、施工后需要返吐,污染环境;
[0011]5、对井下管柱会造成腐蚀。
[0012]高压泵增注的缺点:
[0013]1、耗电量大,设备成本高;
[0014]2、持续高压致使地面管线和井下油套管寿命缩短
[0015]3、地层压力不断增加,产生单层突进,油田含水上升加速,最终采收率降低。
[0016]压裂措施的缺点:
[0017]1、成本高;
[0018]2、压裂液内残留胶体驻留孔隙对地层产生二次堵塞;
[0019]3、压裂液返排造成环境污染;
[0020]4、压裂产生的单一裂缝使注水井和油井产生大的通道,容易造成单层突进,致使油井含水上升,降低油田最终采收率。
[0021]因此,目前国内水敏低渗透油藏还没有有效的完善的针对性强的降压解堵增注技术,基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22]为了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渗透强水敏油藏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在不对地层造成大通道的前提下,通过脉冲高压最大程度的扩大了堵塞处理体积;使得防膨剂顺利进入未动用储层,起到防止储层进一步膨胀;使得纳米胶束乳液顺利进入孔隙和孔吼改变润湿性和疏通和溶解有机质堵塞。
[002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4]本专利技术一种低渗水敏油藏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A:获取吸水指示曲线,根据吸水指示曲线确定现场施工注入的压力和排量;
[0026]B:压裂泵根据注入压力,通过高低压脉冲造缝,并向远端储层注入0.3%防膨剂和0.3%纳米胶束乳液,并根据储层的测试结果计算泵注排量和泵注体积,注入60分钟;
[0027]C:采用清水代替防膨剂和纳米胶束乳液,注入5分钟,再关井一小时;
[0028]D:重复两次B-C的步骤,再向井内加入控砂剂,再关井36小时,对井下压力或井口压力进行监测。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中,测试压力间隔以1方/分钟为的压力为一个台阶,测试各排量下压力变化至破裂压力,其中压力测试时压力稳定时间不能小于5分钟。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中,泵注排量取注水指示曲线最高折线排量,泵注体积=π*处理半径*油层厚度*有效孔隙系数,处理半径为最近油井井距的三分之一,有效孔隙系数为0.8。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C中,清水的流速为0.8m3/min,所述步骤D中,注入的液体为0.3%浓度的防膨剂和0.2%浓度的纳米胶束乳液。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D中,监测完成之后,对最后一个阶梯流量进行测试,并关井22小时或直至井口压力趋于稳定,并监测关井期间压力数据。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纳米胶束乳液由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组合而成,所述防膨剂采用CC100新一代的功能型生物聚合物。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5]其高压与脉冲注水的结合可顺利解开近井水积,形成多向微裂缝,又防止了油水井之间形成短路通道;通过纳米胶束解决了解堵剂顺利进入储层,综合处理储层油气流动通道和油气的流动能力,增加了水驱动用储量。通过加入新一代防膨生物聚合物,有效控制远端新动用储层水敏。该技术可有效彻底解决强水敏地层注水黏土膨胀后的地层堵塞严重问题,可有效降低注水压力并改善驱油效率,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附图说明
[003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纳米微乳的分子结构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添加常规表活剂与纳米微乳后孔隙体积的对比图;
[0040]图4是本专利技术控沙剂原理图;
[0041]图5是本专利技术硅在控砂剂中的Zeta电势图;
[0042]图6是本专利技术吸水指示线展示图;
[0043]图中,1、有机溶剂;2、表面活性剂;3、亲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5]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0046]实施例1
[004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在施工前准备工作:
[0048]压裂材料:清水、防膨剂、纳米微乳和控砂剂。
[0049]压裂设备:泵车(组)、液罐、仪表车。
[0050]1、备700型或1800型泵车2部(根据注水压力确定),要求车况完好,能连续施工。
[0051]2、备30方水罐车10部,罐车拉液前清洗干净,不能含有油污和其它残液。
[0052]3、施工前检查施工设备,保证设备运转正常。水罐车无泄漏,出口阀门完好、开关灵活,提示标志清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渗水敏油藏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吸水指示曲线,根据吸水指示曲线确定现场施工注入的压力和排量;B:压裂泵根据注入压力,通过高低压脉冲造缝,并向远端储层注入0.3%防膨剂和0.3%纳米胶束乳液,并根据储层的测试结果计算泵注排量和泵注体积,注入60分钟;C:采用清水代替防膨剂和纳米胶束乳液,注入5分钟,再关井一小时;D:重复两次B-C的步骤,再向井内加入控砂剂,再关井36小时,对井下压力或井口压力进行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水敏油藏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测试压力间隔以1方/分钟为的压力为一个台阶,测试各排量下压力变化至破裂压力,其中压力测试时压力稳定时间不能小于5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渗水敏油藏水井纳米脉冲高压解堵降压增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战勇
申请(专利权)人:王战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