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形成网络,客流通常在线路间换乘以到达目的地。因此,在运行图编制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换乘乘客的出行需求。
[0003]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编制主要是针对单线,在线路资源、列车资源的限制下,匹配乘客出行需求。在编制的过程中也会适当考虑换乘衔接的需求,避免“just miss”和过长等待的情况。但是这些调整的精度并不够。当主换乘方向中一条线路发生调整之后,有换乘关系的相关线路的运行图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换乘衔接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是通过人工进行逐一校对、调整和确认,调整效率较低,调整效果无法保证。针对此类换乘衔接,目前并没有精细化的自动优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换乘相关信息,所述换乘相关信息包括线网拓扑信息、列车运行图信息、列车运营数据以及各换乘车站的客流数据;以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并基于所述换乘相关信息,确定约束条件,在调整线路的原始运行图上调整每辆列车的到发时间,确定调整后的运行图;基于调整后的运行图,对所述调整线路上的列车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并基于所述换乘相关信息,确定约束条件,在调整线路的原始运行图上调整每辆列车的到发时间,确定调整后的运行图,具体包括:以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并基于所述换乘相关信息,确定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所述原始运行图上每辆列车的最优到发时间调整量;基于所述原始运行图上每辆列车的最优到发时间调整量,确定调整后的运行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所述原始运行图上每辆列车的最优到发时间调整量,具体包括:以所述原始运行图上每辆列车的到发时间作为个体,以所述原始运行图上每辆列车的到发时间调整量作为个体基因,以所述优化目标作为适应性函数,对个体进行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以产生新的种群;若判断获知产生的种群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或者多个相邻代数的种群具有相同的适应性函数取值,则确定最后一代的种群中的个体基因为每辆列车的最优到发时间调整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个体进行交叉操作,具体包括:基于模拟二进制交叉算子,对个体进行交叉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向乘客的换乘衔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列车运行限制条件;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换乘相关信息,确定约束条件,具体包括:基于列车在任一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楠,罗铭,赵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