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迪专利>正文

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8201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底架,所述底架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底架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底架、箱体、支撑架、固定架、连接板、顶板、第一电机、搅拌轴、搅拌杆、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外壳、软管、隔板、旋转杆、从动齿轮、第二电机、主动齿轮、转盘、安装架、喷管和喷头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菌菇采用人工喷洒肥料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了菌菇的施肥面积,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施肥时间,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菌菇培育
,具体为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菌菇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并有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的良好功效,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用菇的国内消费量日益增大,而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成为食用菇的主要消费者,菌菇是一种富含高营养物质的食物,受到大家的欢迎,在餐饮业中随处可见菌菇的身影,菌菇的生长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菌菇喜欢阴冷潮湿的环境,在菌菇种植中,土壤不能过于干燥,干燥的土壤不利于菌菇孢子的发芽及菌菇的生长。
[0003]现有的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通常采用单向喷淋结构,施肥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转向对菌菇进行施肥,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增加了施肥时间,不方便操作,施肥的均匀性也较难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具备方便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通常采用单向喷淋结构,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底架(1)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箱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的底部贯穿箱体(2)的顶部并延伸至箱体(2)的内腔,所述搅拌轴(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底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1),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左侧贯穿至箱体(2)的内腔,所述水泵(10)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底架(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13),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右侧与外壳(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顶部连通有软管(14),所述外壳(1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顶部的轴心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旋转杆(16),所述旋转杆(16)的顶部贯穿外壳(13)的内腔并延伸至外壳(13)的外部,所述旋转杆(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7),所述隔板(1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9),所述主动齿轮(19)与从动齿轮(17)啮合,所述旋转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20),所述转盘(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喷管(22),所述喷管(22)的左侧与软管(14)连通,所述喷管(22)的右侧连通有喷头(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4),所述支架(24)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吴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