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03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7
一种联合燃烧器,包括:混合筒体,混合筒体的底部设有空气入口;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用于向混合筒体的外部提供排放废气燃气;外部蒸汽系统,外部蒸汽系统用于向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的燃气喷出处提供蒸汽;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用于向混合筒体的内部提供排放废气燃气;内部中心蒸汽系统,内部中心蒸汽系统用于向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的燃气喷出处提供蒸汽;旋流蒸汽系统,旋流蒸汽系统用于向混合筒体内部提供旋流蒸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联合燃烧器,具有节约能源、运行成本、减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合物排放等有害燃烧产物排放的技术特点。术特点。术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燃烧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装置废气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联合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等化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可燃废气,气体用开放式火炬装置或者封闭式地面火炬装置对废气进行燃烧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之中;由于目前开放式火炬、封闭式地面火炬的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燃烧不完全,在燃烧的过程中大量帽黑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燃烧火焰长,火焰刚性差,造成燃烧塔内部烧坏,火焰冒顶,蒸汽消耗量,燃烧器处理量小等,导致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0003]因此,期待一种新型燃烧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合燃烧器,能够具有燃烧火焰短、刚性好,投资成本低的特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合燃烧器,包括:
[0006]混合筒体,所述混合筒体的底部设有空气入口;
[0007]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所述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用于向所述混合筒体的外部提供排放废气燃气;
[0008]外部蒸汽系统,所述外部蒸汽系统用于向所述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的燃气喷出处提供蒸汽;
[0009]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所述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用于向所述混合筒体的内部提供排放废气燃气;
[0010]内部中心蒸汽系统,所述内部中心蒸汽系统用于向所述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的燃气喷出处提供蒸汽;
[0011]旋流蒸汽系统,所述旋流蒸汽系统用于向所述混合筒体内部提供旋流蒸汽。
[0012]优选地,所述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包括:
[0013]废气燃气管,所述废气燃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混合筒体的侧壁至其内部,所述废气燃气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放废气入口,所述排放废气入口连通于第一废气燃气管道;
[0014]内双燃气环管,所述内双燃气环管位于所述混合筒体的内下部,且连通于所述废气燃气管的所述一端;
[0015]多个内部燃气喷嘴,所述多个内部燃气喷嘴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所述内双燃气环管上。
[0016]优选地,所述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包括:
[0017]外燃气环管,所述外燃气环管套设于所述混合筒体的顶部,所述外燃气环管连通于第二排放废气燃气管道;
[0018]多个外燃气支管,所述多个外燃气支管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混合筒体的轴向,所述多个外燃气支管沿周向均布地连通于所述外燃气环管,每个所述外燃气支管上设有多个外部预混燃气烧嘴。
[0019]优选地,所述外部预混燃气烧嘴包括燃气喷嘴和预混烧嘴外壳,所述预混烧嘴外壳罩设于所述燃气喷嘴上,所述燃气喷嘴连通于所述外燃气支管,所述预混烧嘴外壳顶部设有混合燃气出口,所述预混烧嘴外壳的侧壁设有多个喷嘴侧面空气入口,底壁设有多个喷嘴空底部气入口。
[0020]优选地,所述外部蒸汽系统包括:
[0021]外部蒸汽环管,所述外部蒸汽环管套设于所述混合筒体上,所述外部蒸汽环管上设有外部蒸汽入口,所述外部蒸汽入口与第一蒸汽管道连通;
[0022]多个外部蒸汽支管,所述多个外部蒸汽支管的轴向沿所述混合筒体的径向设置,所述多个外部蒸汽支管沿圆周方向均布地连通于所述外部蒸汽环管,每个所述外部蒸汽支管上设有多个外部蒸汽喷孔。
[0023]优选地,所述内部中心蒸汽系统包括:
[0024]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空气入口至所述混合筒体内下部,所述蒸汽管的另一端设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入口连通于第三蒸汽管道;
[0025]内部三叉蒸汽管,所述内部三叉蒸汽管设于所述蒸汽管的所述一端,所述呢噢不三叉蒸汽管的中心设有液体喷嘴,所述颞部三叉蒸汽管上设有多个内蒸汽喷孔。
[0026]优选地,所述内部蒸汽系统还包括液体高压接口,所述液体高压接口可拆卸地连通于所述液体喷嘴,并连通于高压液体管道。
[0027]优选地,所述旋流蒸汽系统包括:
[0028]旋流蒸汽环管,所述旋流蒸汽环管套设于所述混合筒体下段,所述旋流蒸汽环管的底部设有旋流蒸汽入口,所述旋流蒸汽入口连通于第二蒸汽管道;
[0029]多个旋流蒸汽喷嘴,所述多个旋流蒸汽喷嘴均布于所述旋流蒸汽环管上;
[0030]多个文丘里混合管,每个所述文丘里混合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混合筒体的侧壁至内部,且每个所述文丘里混合管的另一端连通于一个所述旋流蒸汽喷嘴。
[0031]优选地,每个所述文丘里混合管的轴向与所述混合筒体的轴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10
°
~85
°
;每个所述文丘里混合管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10
°
~85
°

[0032]优选地,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文丘里混合管之间设有一个旋流片,所述旋流片连接于所述混合筒体的内壁;
[0033]所述旋流片与所述混合筒体的轴向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10
°
~85
°
,且与水平方向形成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为10
°
~85
°

[0034]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联合燃烧器,其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燃烧处理不同组分的排放废气/液体时,按照不同组分/不同压力的排放废气,通过采用不同烧嘴燃烧进行燃烧处理,对不同组分的排放废气通过管道控制蒸汽;用高热值的可燃气易燃烧、易控制等优势,伴烧排放废气低热值不易控制的气体;采用高压排放废气或蒸汽,高速喷射出的气体吸入大量的空气参与燃烧;采用文丘里混合管喷嘴引射大量的空气进入排放废气中加速燃烧,降低火焰长度,增加火焰刚性;减少有害气体焚烧时使用其它燃料拌烧;将可燃液体通
过喷嘴雾化喷入混合腔内,通过容易控制的可燃气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将雾化的可燃液滴在高温下瞬间点燃,在高温区域混合燃烧。具有节约能源、运行成本、减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合物排放等有害燃烧产物排放的技术特点。
[0035]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6]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37]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联合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联合燃烧器的俯视图;
[0039]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联合燃烧器除外部蒸汽系统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联合燃烧器除外部蒸汽系统的部分的俯视图;
[0041]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联合燃烧器中外部预混燃气烧嘴的结构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体(9),所述混合筒体(9)的底部设有空气入口(2);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13),所述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13)用于向所述混合筒体(9)的外部提供排放废气燃气;外部蒸汽系统(19),所述外部蒸汽系统(19)用于向所述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13)的燃气喷出处提供蒸汽;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所述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用于向所述混合筒体(9)的内部提供排放废气燃气;内部中心蒸汽系统,所述内部中心蒸汽系统用于向所述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的燃气喷出处提供蒸汽;旋流蒸汽系统,所述旋流蒸汽系统用于向所述混合筒体(9)内部提供旋流蒸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包括:废气燃气管,所述废气燃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混合筒体(9)的侧壁至其内部,所述废气燃气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放废气入口(7),所述排放废气入口(7)连通于第一排放废气燃气管道;内双燃气环管(14),所述内双燃气环管(14)位于所述混合筒体(9)的内下部,且连通于所述废气燃气管的所述一端;多个内部燃气喷嘴(15),所述多个内部燃气喷嘴(15)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所述内双燃气环管(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排放废气燃气系统(13)包括:外燃气环管(10),所述外燃气环管(10)套设于所述混合筒体(9)的顶部,所述外燃气环管(10)连通于第二排放废气燃气管道;多个外燃气支管(11),所述多个外燃气支管(11)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混合筒体(9)的轴向,所述多个外燃气支管(11)沿周向均布地连通于所述外燃气环管(10),每个所外燃气支管(11)上设有多个外部预混燃气烧嘴(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预混燃气烧嘴(12)包括燃气喷嘴(26)和预混烧嘴外壳(24),所述预混烧嘴外壳(24)罩设于所述燃气喷嘴(26)上,所述燃气喷嘴(26)连通于所述外燃气支管(11),所述预混烧嘴外壳(24)顶部设有混合燃气出口(27),所述预混烧嘴外壳(24)的侧壁设有多个喷嘴侧面空气入口(25),底壁设有多个喷嘴底部空气入口(2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蒸汽系统(19)包括:外部蒸汽环管(20),所述外部蒸汽环管(20)套设于所述混合筒体(9)上,所述外部蒸汽环管(20)上设有外部蒸汽入口,所述外部蒸汽入口与第一蒸汽管道连通;多个外部蒸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文杰周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融茂福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