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796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机架和楔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通过升降结构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拐角上可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的高度,所述第一转轴两端上固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轴两端上固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三转轴两端上固接有第三带轮,所述第四转轴两端上固接有第四带轮,通过对培育箱的位置进行调整,延长培育箱受到光照的时间。受到光照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选用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与基质互相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盘无土育苗。
[0003]但是现有的无土栽培装置,结构简单,单单通过光照进行升温,同时无法增加植株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从而使植株的生长周期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无土栽培装置无法增加植株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包括机架和楔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通过升降结构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拐角上可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的高度,所述第一转轴两端上固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转轴两端上固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三转轴两端上固接有第三带轮,所述第四转轴两端上固接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和所述第四带轮上配合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可转动的间隔安装有多个培育箱,所述传送带上固接有防护网;
[0007]所述支撑板上竖直固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长轴,所述立板上固接有电机,所述长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同轴线固接,所述长轴上固接有扇叶,所述长轴的另一端上可转动的安装连板,所述连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短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接有第一摩擦轮,所述第一短轴和所述长轴之间通过皮带联动,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上固接有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一摩擦轮可抵靠在所述第二摩擦轮上,所述连板顶部固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蜗杆、第三摩擦轮、第二短轴、蜗轮、万向联轴器、螺柱和内螺纹管,所述蜗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摩擦轮下方的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摩擦轮固接在所述蜗杆上,所述第一摩擦轮可抵靠在所述第三摩擦轮上,所述第二短轴可转动的竖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蜗轮固接在所述第二短轴顶端,所述蜗轮啮合在所述蜗杆上,所述第二短轴底端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与所述螺柱的顶端连接,所述螺柱底端螺
接在所述内螺纹管内,所述内螺纹管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
[0009]优选的,所述连板上水平固接有把手。
[0010]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11]S1:准备一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调整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的位置,令所述支撑板一侧斜面朝向东方,令所述支撑板另一侧斜面朝向西方;
[0012]S2:在所述培育箱内种植马铃薯;
[0013]S3: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长轴,所述长轴转动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所述扇叶转动时加速空气流动,提高所述培育箱处的通风效果;
[0014]S4:根据太阳的方位调整所述培育箱的位置,延长所述培育箱受到光照的时间;
[0015]调整所述培育箱的位置方法为:
[0016]S41:在早晨:
[0017]驱动所述第一摩擦轮抵靠在所述第二摩擦轮上,所述第一摩擦轮带动所述第二摩擦轮转动,所述第二摩擦轮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驱动所述传送带对所述培育箱运输,所述传送带运输所述培育箱至所述支撑板朝向东方的斜面上时,驱动所述第一摩擦轮脱离所述第二摩擦轮;
[0018]S42:在中午:
[0019]驱动所述第一摩擦轮抵靠在所述第二摩擦轮上,所述第一摩擦轮带动所述第二摩擦轮转动,所述第二摩擦轮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驱动所述传送带对所述培育箱运输,所述传送带运输所述培育箱至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之间时,驱动所述第一摩擦轮脱离所述第二摩擦轮;
[0020]S43:在下午:
[0021]驱动所述第一摩擦轮抵靠在所述第二摩擦轮上,所述第一摩擦轮带动所述第二摩擦轮转动,所述第二摩擦轮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驱动所述传送带对所述培育箱运输,所述传送带运输所述培育箱至所述支撑板朝向西方的斜面上时,驱动所述第一摩擦轮脱离所述第二摩擦轮;
[0022]S44:太阳落山后,驱动所述第一摩擦轮抵靠在所述第二摩擦轮上,所述第一摩擦轮带动所述第二摩擦轮转动,所述第二摩擦轮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驱动所述传送带对所述培育箱运输,所述传送带运输所述培育箱至所述长轴下方,所述传送带运输所述防护网至所述培育箱上方。
[0023]优选的,S1还包括下列步骤:
[0024]启动所述电机并驱动所述第一摩擦轮抵靠在所述第三摩擦轮上,所述第一摩擦轮驱动所述第三摩擦轮转动,所述第三摩擦轮转动带动所述蜗杆转动,所述蜗杆转动驱动所述蜗轮转动,所述蜗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短轴转动,所述第二短轴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带动所述螺柱转动,所述螺柱转动驱动所述内螺纹管沿轴向移动,所述内螺纹管沿轴向移动会改变所述支撑板底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所述支撑板底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改变会改变所述培育箱受光照的角度。
[002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通过驱动第一摩擦轮带动第二摩擦轮转动,第二摩擦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第三带轮转动,第三带轮转动驱动传送带对培育箱运输,对
培育箱的位置进行调整,延长培育箱受到光照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及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0]图中:机架1、支撑板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第四转轴6、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第三带轮9、第四带轮10、传送带11、防护网12、培育箱13、立板14、长轴15、扇叶16、连板17、第一短轴18、第一摩擦轮19、第二摩擦轮20、蜗杆21、第三摩擦轮22、第二短轴23、蜗轮24、万向联轴器25、螺柱26、内螺纹管27、电机28、复位弹簧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楔形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一侧铰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支撑板(2)的另一侧通过升降结构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拐角上可转动的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和第四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4)和所述第三转轴(5)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转轴(3)和所述第四转轴(6)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转轴(4)和所述第三转轴(5)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转轴(3)和所述第四转轴(6)的高度,所述第一转轴(3)两端上固接有第一带轮(7),所述第二转轴(4)两端上固接有第二带轮(8),所述第三转轴(5)两端上固接有第三带轮(9),所述第四转轴(6)两端上固接有第四带轮(10),所述第一带轮(7)、所述第二带轮(8)、所述第三带轮(9)和所述第四带轮(10)上配合安装有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可转动的间隔安装有多个培育箱(13),所述传送带(11)上固接有防护网(12);所述支撑板(2)上竖直固接有立板(14),所述立板(14)上可转动的安装有长轴(15),所述立板(14)上固接有电机(28),所述长轴(15)一端与所述电机(28)的输出端同轴线固接,所述长轴(15)上固接有扇叶(16),所述长轴(15)的另一端上可转动的安装连板(17),所述连板(17)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短轴(18),所述第一转轴(18)上固接有第一摩擦轮(19),所述第一短轴(18)和所述长轴(15)之间通过皮带(23)联动,所述第三转轴(5)的一端上固接有第二摩擦轮(20),所述第一摩擦轮(19)可抵靠在所述第二摩擦轮(20)上,所述连板(17)顶部固接有复位弹簧(29),所述复位弹簧(29)的顶端固接在所述支撑板(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蜗杆(21)、第三摩擦轮(22)、第二短轴(23)、蜗轮(24)、万向联轴器(25)、螺柱(26)和内螺纹管(27),所述蜗杆(2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摩擦轮(19)下方的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第三摩擦轮(22)固接在所述蜗杆(21)上,所述第一摩擦轮(19)可抵靠在所述第三摩擦轮(22)上,所述第二短轴(23)可转动的竖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蜗轮(24)固接在所述第二短轴(23)顶端,所述蜗轮(24)啮合在所述蜗杆(21)上,所述第二短轴(23)底端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25)与所述螺柱(26)的顶端连接,所述螺柱(26)底端螺接在所述内螺纹管(27)内,所述内螺纹管(27)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机架(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17)上水平固接有把手(30)。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S1:准备一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调整马铃薯种苗无土栽培装置的位置,令所述支撑板(2)一侧斜面朝向东方,令所述支撑板(2)另一侧斜面朝向西方;S2:在所述培育箱(13)内种植马铃薯;S3:启动所述电机(28),所述电机(28)带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继军李玉红何建栋张涛丁虎银王伟何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西吉县恒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