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54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包括外侧半月板本体、第一骨块、第二骨块和韧带连接体;外侧半月板本体呈O形且下底面为平面,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分别连接于外侧半月板本体的前角和后角;所述韧带连接体包括前韧带连接体和后韧带连接体,其中前韧带连接体包括前半月板胫骨韧带和中半月板胫骨韧带,后韧带连接体由后半月板胫骨韧带单独构成,其中所述前半月板胫骨韧带、中半月板胫骨韧带和后半月板胫骨韧带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外侧半月板周围与胫骨连接的半月板胫骨韧带作为韧带连接体,可以更加仿生地重建类似天生半月板的解剖稳定性和恢复它与胫骨之间的连接可以适合所有的常用半月板移植方法。合所有的常用半月板移植方法。合所有的常用半月板移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

技术介绍

[0002]请参阅图1,为人体膝关节骨骼、半月板和韧带示意图。如图1所示,膝关节由股骨5下端、胫骨4上端和髌骨6,以及其它附属结构如髌韧带7等组成。其中半月板位于胫骨4和股骨5之间的胫骨4上方,分为内侧半月板20和外侧半月板10,是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半月板具有传导分散载荷、吸收震荡、改善股骨5与胫骨4的形态匹配、润滑关节、协助维持膝关节的前后方向及旋转稳定性等重要功能,承受压力、剪切力、张力等负荷,因此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
[0003]半月板部分切除和全切除是治疗半月板损伤,尤其是白区和红白区损伤常见的治疗手段,截至2014年,美国和欧洲每年接受治疗的病例达150万以上。中长期临床随访结果证实半月板全切术后会出现过早的、进行性的关节软骨退变,并最终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半月板缝合和修复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半月板组织得以保留,愈合后的半月板组织可以保留较完整的生物力学功能,但是,并不是所有半月板撕裂可以进行缝合。
[0004]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则能够改善伴有严重损伤及缺失半月板的膝关节的功能和缓解半月板切除术后的疼痛、肿胀等症状。目前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通常包括外侧半月板本体和前后角连接骨桥。其中外侧半月板本体为同种异体半月板组织,前后角连接骨桥为异体胫骨平台制备而成,且呈长方形,固定连接在外侧半月板本体的前后角之间。但是每个人的半月板的位置和大小有个性化差异,采用固定连接的骨桥不利于对移植后半月板前后角的位置进行符合接受半月板移植患者的调整。此外,该移植结构主要依靠内侧的前后角连接骨桥与胫骨进行固定,半月板体部的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0005]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外侧半月板移植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的固定结构的匹配度和半月板移植术中重建半月板周围稳定性的可靠性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前后角分离的骨块结构以及带有韧带连接体的人膝关节同种异体外侧半月板移植物。
[0007]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包括外侧半月板本体、第一骨块、第二骨块和韧带连接体;所述外侧半月板本体呈O形且下底面为平面,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分别连接于外侧半月板本体的前角和后角;韧带连接体包括前韧带连接体和后韧带连接体,其中前韧带连接体包括前半月板胫骨韧带和中半月板胫骨韧带,前韧带连接体长度占外侧半月板外缘长度的三分之二,后韧带连接体由后半月板胫骨韧带单独构成,其中所述前半月板胫骨韧带、中半月板胫骨韧带和后半月板胫骨韧带分离;后韧带连接体从外侧半月板本体边缘延伸且长度占据外侧半月板外缘长度的四分之一。
[0008]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中,优选地,外侧半月板本体、
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韧带连接体均由人同种异体组织制成。
[0009]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中,优选地,外侧半月板本体两端头分别为前角和后角,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分别由前角和后角连接的胫骨骨组织部分制成,韧带连接体由与外侧半月板与胫骨形成骨性连接的半月板胫骨韧带制成。
[0010]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中,优选地,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均为方块形、圆柱形或长方形,且由软骨、软骨下骨与骨组成。
[0011]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中,优选地,进行Key-Hole骨桥固定术中,胫骨平台外侧髁间嵴处开设有长方形的骨槽,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修整成长方形并插入骨槽内固定。
[0012]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中,优选地,进行骨栓固定术中,胫骨顶部开设有切面,切面上钻有两个圆柱状的骨道,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修整成圆柱形并分别插入两个骨道内固定。
[0013]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中,优选地,进行无骨块固定术中,前角和后角内拉有编织线,编织线两端嵌入胫骨内固定。
[0014]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中,优选地,外侧半月板本体前后径取值范围为20mm至70mm,外侧半月板本体左右径取值范围为20mm至50mm;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宽度介于5mm至20mm,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长度介于5mm至35mm,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厚度介于5mm至30mm。
[0015]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中,优选地,前角和后角内外缘分别为游离缘和滑膜缘,游离缘厚度介于1至2mm,滑膜缘厚度介于4至20mm。
[0016]实施本技术的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前后角带有互相分离的骨块方式,可依据半月板的变异对其半月板前后角的固定位置作必要的调整;第一骨块和第二骨块分离的方式使得移植物可以适合现在所有三种外侧半月板移植的手术方法,而且每种手术方法都更容易达到半月板的解剖位置的重建和固定,能够更好适应于不同患者半月板的位置和大小的个性化差异;并且本技术利用与外侧半月板本体自然连接的韧带连接体将移植的半月板与患者的胫骨上部连接固定,可以达到天生半月板与胫骨之间的连接方式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人体膝关节骨骼图;
[0018]图2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的移植示意图;
[0020]图4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可适用于骨槽固定移植方法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可适用于无骨块的半月板本体前、后角编织固定的移植方法的示意图。
[0022]图中:1、外侧半月板本体;11、前角;12、后角;13、游离缘; 14、滑膜缘;21、第一骨块;22、第二骨块;3、韧带连接体;31、前韧带连接体;32、后韧带连接体;4、胫骨;41、切面;42、骨道;43、骨槽;44、编织线;5、股骨;6、髌骨;7、髌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2,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包括外侧半月板本体1、第一骨块21、第二骨块22和韧带连接体3。其中外侧半月板本体1呈O型且下底面为平面。外侧半月板本体1两端头分别为前角11和后角12,第一骨块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半月板本体(1)、第一骨块(21)、第二骨块(22)和韧带连接体(3);所述外侧半月板本体(1)呈O形且下底面为平面,所述第一骨块(21)和第二骨块(22)分别连接于外侧半月板本体(1)的前角(11)和后角(12);韧带连接体(3)包括从所述外侧半月板本体(1)边缘延伸的前韧带连接体(31)和后韧带连接体(32),其中前韧带连接体(31)长度占所述外侧半月板本体(1)弧形外缘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后韧带连接体(32)长度占所述外侧半月板本体(1)弧形外缘长度的四分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外侧半月板本体(1)、第一骨块(21)和第二骨块(22)、韧带连接体(3)均由人同种异体组织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半月板本体(1)由人同种异体的外侧半月板制成,所述第一骨块(21)和第二骨块(22)分别由与该外侧半月板前角和后角连接的胫骨骨组织部分制成,所述前韧带连接体(31)由与该外侧半月板及胫骨形成韧带性连接的前半月板胫骨韧带和部分中半月板胫骨韧带制成,所述后韧带连接体(32)由与该外侧半月板及胫骨形成骨性连接的后半月板胫骨韧带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块(21)和第二骨块(22)均由软骨、软骨下骨与骨组成。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家阔原福贞沈飞谢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