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752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该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包括电缆主体,电缆主体内设有两组内芯主体,两组内芯主体的表面均包裹有抗扭层,位于上侧的抗扭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编织层内设有多个加强线芯,位于下侧的抗扭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体,编织层和导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编织层和导体的外表面包裹有内保护层;本装置使得电缆主体在使用时,其在受到外力挤压时,不易损坏,抗压以及抗扭曲能力大大增加,使得电缆主体1的弯曲性能更好,从而使得电缆主体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不易经常更换,减少财力消耗,且能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且能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且能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世界上新一代油田钻井设备,目前我国大量生产这种钻井设备,除配套国内各类油田建设外大量出口此设备,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当今石油钻井的前沿技术与装备,是近代钻井装备的三大技术成果(交直流变频电驱系统和井下钻头增压系统)之一,顶部驱动装置都会配套使用有电缆。
[0003]现有的顶部驱动装置配套使用的电缆其抗拉弯曲性能较差,容易损坏,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由于电缆费用,长时间使用更换使得财力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顶部驱动装置配套使用的电缆其抗拉弯曲性能较差,容易损坏,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由于电缆费用,长时间使用更换使得财力损耗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内设有两组内芯主体,两组所述内芯主体的表面均包裹有抗扭层,位于上侧的所述抗扭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内设有多个加强线芯,位于下侧的所述抗扭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体,所述编织层和导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编织层和导体的外表面包裹有内保护层,所述内保护层的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裹有抗压层。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顶部驱动装置配套使用的电缆其抗拉弯曲性能较差,容易损坏,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由于电缆费用,长时间使用更换使得财力损耗较大的问题。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内芯主体均由三个芯丝组成,且三个芯丝呈螺旋状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强线芯设有六个,且六个加强线芯均匀分布在编织层内。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块内设有两个加强丝,两个所述加强丝的外表面均固定于连接块内。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抗压层和绝缘层之间通过纳米胶粘接,所述绝缘层和隔热层之间通过纳米胶粘接。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内芯主体和抗扭层的前端均贯穿电缆主体的前端并向外延伸。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方案中通过两个内芯主体均由三个芯丝组成,三个芯丝呈螺旋状固定连接,
且内芯主体外表面均包裹有的抗扭层,抗扭层的外表面包裹有编织层,使得编织层内为束绞加编织组合结构,中心层为束绞结构,外层为编织结构,提高了电缆的抗弯曲性能,使得电缆不易损坏。
[0014]2、本方案中通过设有的加强丝和加强线芯,使得电缆主体在进行弯曲时,不易折断损坏,使得电缆主体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从而不易经常更换,减少财力消耗。
[0015]3、本方案中通过设有的抗扭层和抗压层,使得电缆主体的抗压性能更好,同时扭曲性能大大增加,使得电缆主体在进行弯曲或者压力挤压时不易损坏,实用性极强,使得本装置中电缆主体能适用于更广阔的领域。
[0016]4、本方案中通过电缆主体内设有绝缘层和隔热层,使得本装置的绝缘以及隔热性更好,使得其再使用时安全性更高,不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中:1-电缆主体;2-抗压层;3-绝缘层;4-隔热层;5-内芯主体;6-加强线芯;7-编织层;8-连接块;9-加强丝;10-内保护层;11-导体;12-保护层;13-抗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5]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电缆主体1内设有两组内芯主体5,两组内芯主体5的表面均包裹有抗扭层13,位于上侧的抗扭层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7,编织层7内设有多个加强线芯6,位于下侧的抗扭层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12,保护层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体11,编织层7和导体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编织层7和导体11的外表面包裹有内保护层10,内保护层10的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4,隔热层4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3,绝缘层3的外表面包裹有抗压层2。
[0026]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本装置中电缆主体1起到电能或者信号传输的作用,抗压层2起到抗压的作用,使得电缆主体1的外表面在收到压力挤压时,不易对电缆主体1造成损坏,绝缘层3起到绝缘的作用,使得本装置使用时更安全,隔热层4起到隔热的作用,使得电缆主体1的内部不易由于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加强线芯6起到使内芯主体5更稳定的作用,编织层7使得内芯主体5的外表面更稳定,使得编织层7内为束绞加编织组合结构,中心层为束绞结构,外层为编织结构,提高了电缆的抗弯曲性能,使得电缆不易损坏,连接块8
起到连通两个内芯主体5之间的作用,加强丝9起到使得连接块8更稳固,从而使得两个内芯主体5之间连接稳固,同时使得电缆主体1弯曲性能更优,内保护层10起到保护导体11以及内芯主体5的作用,导体11起到传导的作用,保护层12起到隔离内芯主体5和导体11之间的作用,抗扭层13起到保护内芯主体5的作用,本装置使得电缆主体1在使用时,其在受到外力挤压时,不易损坏,抗压以及抗扭曲能力大大增加,使得电缆主体1的弯曲性能更好,从而使得电缆主体1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不易经常更换,减少财力消耗,配合顶部驱动装置使用时效果更好。
[0027]具体的请参阅图1,每组内芯主体5均由三个芯丝组成,且三个芯丝呈螺旋状固定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内芯主体5均由三个芯丝组成,且三个芯丝呈螺旋状固定连接的设置,使得内芯主体5不易损坏,更牢固,弯曲以及抗压性能大大增加。
[0029]具体的请参阅图1,加强线芯6设有六个,且六个加强线芯6均匀分布在编织层7内。
[0030]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加强线芯6设有六个,且六个加强线芯6均匀分布在编织层7内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弯曲时,内芯主体5不易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增加。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主体(1),所述电缆主体(1)内设有两组内芯主体(5),两组所述内芯主体(5)的表面均包裹有抗扭层(13),位于上侧的所述抗扭层(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7),所述编织层(7)内设有多个加强线芯(6),位于下侧的所述抗扭层(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12),所述保护层(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体(11),所述编织层(7)和导体(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编织层(7)和导体(11)的外表面包裹有内保护层(10),所述内保护层(10)的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4),所述隔热层(4)的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的外表面包裹有抗压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驱动装置用抗拉弯曲电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武忠沈清标林梓楠林梓烁李良文佘敏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鉴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