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00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包括:第一汇流母线、第二汇流母线、第三汇流母线、第一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二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三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一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三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一母线接地刀闸、第二母线接地刀闸、第三母线接地刀闸、第一母线避雷器、第二母线避雷器、第三母线避雷器、第一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第二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第三进线主变压器间隔、多个出线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是一种不完全三母线结构变电站主接线方式,使故障停电范围小,处理方式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扩展,网架结构清晰,运行方式灵活。运行方式灵活。运行方式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行业电网规划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是指由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母线和电缆等电气设备,按一定顺序连接的,用以表示生产、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电路,电气主接线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代表了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直接影响着变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选择,对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的作用。
[0003]目前大多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多采用二分之三接线方式, 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多数采用单母线分段或双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单母线分段接线具有简单、经济、方便的特点,适用于110kV,220kV 馈线为4回的变电站;双母线分段接线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调度灵活,扩建方便,便于试验,适用于110kV,220kV馈线在6回以上的变电站。
[0004]上述接线方式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5]1、如图1所示,对于双母或双母分段接线方式:
[0006]母线“N-1-1”故障时,全部出线失电,末端电网失压。正常运行方式时双回线路分别连接不同母线,例如L1连接母线#1M-A运行,线路L2连接母线#2M,若母线#2M检修,需将母线#2M所带出线倒换至母线#1M-A上运行,此时如母线#1M-A发生故障将同时切除全部出线。若双回线路L1、L2所接为电网末端变电站或发电厂,如图2所示的双回线放射式开式电网结构,将直接导致变电站或发电厂全停事故。
[0007]母线“N-2”故障,全部出线失电,末端电网失压。如果母线#2M检修,需将母线#2M所带出线倒换至母线#1M-A上运行,该工况下母线#1M-A电源变压器G01故障,全部出线将失去电源点,双回及以上数量出线同时失电,末端电网失压。
[0008]将线路双回线接入不同的母线段,可避免在任一母线检修情况下在运母线故障导致两条线路全停风险,但由于双回线路使用同一线路走廊,出线方向需要保持同向,线路馈出时势必与其他间隔出线间隔交跨,如图3所示,交跨点发生故障将导致多条交跨线路故障跳闸,且受线路交叉跨越距离限制,设备区域占地面积大,现场构架布置复杂;线路出线采用电缆方式布局,工程投资大、存在运行事故风险,馈线较多时难以实现。
[0009]变压器“N-1-1”故障,全部出线失电,末端电网失压。当某一母线变压器故障或检修,例如母线#2M电源主变压器G02故障,母联断路器QM1自动合闸,使主变压器G02所供出线通过母联断路器QM1转供到母线#1M-A 上,该工况下母线#1M-A电源变压器G01故障,全部出线将失去电源点,双回及以上数量出线同时失电,末端电网失压。
[0010]变压器“N-2”故障,全部出线失电,末端电网失压。当某一母线变压器故障时或检修,例如母线#2M电源主变压器G02故障,母联断路器QM1自动合闸,使主变压器G02所供出线通过母联断路器QM1转供到母线#1M-A 上,该工况下最严重N-2故障为母线发生故障,例如母线#1M-A故障,由主变压器G01所供母线#1M-A、母线#2M全部出线跳闸失电,双回及以上数
量出线同时失电,末端电网失压。
[0011]2、二分之三接线方式具有供电可靠性高、任意一台短路器故障跳闸不影响正常设备正常运行的特点,但母线“N-1-1”故障、变压器“N-1-1”故障时依然会造成双回及以上数量出线同时失电,末端电网失压。此外每个出线间隔需配置1.5台断路器,成本较双母或双母分段接线方式更高。
[0012]随着近年来断路器制造工艺、运行维护水平的大幅提升,断路器故障率、停运检修时间均大幅减少,对于采用双回线设计的出线的低电压等级线路而言,停运一回线路不会导致联络中断,因此采用灵活、可靠的接线方式可以减少断路器投入、避免投资浪费。
[0013]为满足接线方式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衡量指标,综合考虑设备投资、现场施工难度、走廊通道占用数量、工程实用价值,有必要对现有接线方式的不足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安全可靠、方式灵活的新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接线方式可靠性和灵活差问题。
[001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6]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包括:第一汇流母线、第二汇流母线、第三汇流母线、第一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二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三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一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三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一母线接地刀闸、第二母线接地刀闸、第三母线接地刀闸、第一母线避雷器、第二母线避雷器、第三母线避雷器、第一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第二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第二进线主变压器间隔、多个出线间隔;所述第一母联断路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二汇流母线,所述第二母联断路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三母联断路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一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三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与所述第三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母线接地刀闸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母线接地刀闸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三母线接地刀闸与所述第三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母线电避雷器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母线避雷器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三母线避雷器与所述第三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二汇流母线,所述第二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三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每一所述出线间隔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中的任意两个连接。
[0017]进一步:若至少两个所述出线间隔连接至同一变电站,则每一所述出线间隔的两端连接的汇流母线不同。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相互平行设置。
[0019]进一步,所述第一母联断路器间隔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第一接地刀闸、第二接地刀闸、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
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母线,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分别串联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两端;所述第二母联断路器间隔包括:第二断路器、第三隔离开关、第四隔离开关、第三接地刀闸、第四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汇流母线、第二汇流母线、第三汇流母线、第一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二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三母联断路器间隔、第一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三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一母线接地刀闸、第二母线接地刀闸、第三母线接地刀闸、第一母线避雷器、第二母线避雷器、第三母线避雷器、第一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第二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第三进线主变压器间隔、多个出线间隔;所述第一母联断路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二汇流母线,所述第二母联断路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三母联断路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一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三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与所述第三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母线接地刀闸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母线接地刀闸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三母线接地刀闸与所述第三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母线避雷器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母线避雷器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三母线避雷器与所述第三汇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二汇流母线,所述第二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三进线主变压器间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每一所述出线间隔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中的任意两个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若至少两个所述出线间隔连接至同一变电站,则每一所述出线间隔的两端连接的汇流母线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和所述第三汇流母线相互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联断路器间隔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第一接地刀闸、第二接地刀闸、第一电流互感器和第二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母线,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接地刀闸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地刀闸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分别串联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两端;所述第二母联断路器间隔包括:第二断路器、第三隔离开关、第四隔离开关、第三接地刀闸、第四接地刀闸、第三电流互感器和第四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四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三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母线,所述第四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三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四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三接地刀闸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接地刀闸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四电流互感器分别串联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两端;所述第三母联断路器间隔包括:第三断路器、第五隔离开关、第六隔离开关、第五接地
刀闸、第六接地刀闸、第五电流互感器和第六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三断路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六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母线,所述第六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汇流母线,所述第五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六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隔离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五接地刀闸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接地刀闸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五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六电流互感器分别串联在所述第三断路器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包括:第一电压互感器单元、第七隔离开关和第七接地刀闸,所述第七隔离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汇流母线,所述第七接地刀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七接地刀闸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包括:第二电压互感器单元、第八隔离开关和第八接地刀闸,所述第八隔离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洋刘志远叶涛邹洪森陆洪建安燕杰王玄之尹琦云王思崔鹏李磊杜巍赵希洋杨晨朱颖唐鑫侯亮林恒陈瑞徐天书秦有苏张思齐杨稼祥仇利辉白明俊杨子婧李伟张璞靳武许云龙马杨孟腾龙刘亮黄欣李敏陈昊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