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91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实现接触体防转功能的结构复杂,需要配合部位多,且不能满足小型化、占用空间小、易于拆装、成本低、耐环境性强、重量轻的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座包括插座壳体、若干装针差分接触体、插座附件压板、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插座壳体与插座附件压板对扣固定,若干装针差分接触体轴向固定在插座壳体与插座附件压板内,在插座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座具有使接触体防转的功能,且结构使用零件少,节约成本及生产周期、耐环境性强、产品定位方式简单实用、能够实现高速差分信号的传输。分信号的传输。分信号的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


[0001]本技术属于差分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的接触体在对接时容易发生转动,影响信号的传输,另外现有的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不能满足小型化、占用空间小、易于拆装、成本低、耐环境性强、重量轻的需求,所以亟需一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新型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满足具有接触体防转功能,且具有小型化、占用空间小、易于拆装、成本低、耐环境性强、重量轻的特点的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若干装针差分接触体、插座附件压板、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插座壳体与插座附件压板对扣固定,若干装针差分接触体轴向固定在插座壳体与插座附件压板内,在插座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
[0005]所述插座壳体包括第一矩形基板、矩形定位块和对接凸圈,所述对接凸圈置于第一矩形基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矩形基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防转孔,所述第一防转孔为一侧带有第一防转键槽的圆形通孔,矩形定位块置于第一矩形基板下表面一侧,在矩形定位块的内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防转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半孔腔,装针差分接触体头端穿过第一防转孔,尾端置于第三半孔腔中,且在矩形定位块的左、右两端面上分别设有2个第四螺孔;在所述第一矩形基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定位组件的第五螺孔;r/>[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标准六角螺母、套筒和定位件,所述套筒置于第五螺孔的下方,定位件头部朝向穿过套筒并采用标准六角螺母进行固定,定位件末端设有定位孔。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对接凸圈内部的第一矩形基板上表面粘接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有用于装针差分接触体穿出的第三圆形通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插座附件压板包括矩形块状本体,在矩形块状本体上表面具有开口槽,在所述矩形块状本体内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第四半孔腔,所述第四半孔腔的顶端设有第二定位环槽,且在矩形块状本体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2个第六螺孔,在每个第六螺孔内通过安装标准螺钉Ⅰ与插座壳体实现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装针差分接触体包括接触体本体,在接触体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一环形凸台,在第一环形凸台前端设有沿接触体本体轴向向前端伸出的第一防转键,所述第一防转键与第一防转键槽相配合实现装针差分接触体的防转,第二定位环槽的末端面与第一环形凸台的末端面相接触,第一环形凸台的前端面与第一矩形基板的下表面相接触,实
第五螺孔;5-13-第二安装孔;5-2-矩形定位块;5-21-第三半孔腔;5-22-第四螺孔;5-3-对接凸圈;6-装针差分接触体;6-1-第一环形凸台;6-2-第一防转键;7-插座附件压板;7-1-矩形块状本体;7-11-第六螺孔;7-2-第四半孔腔;7-21-第二定位环槽;8-第一定位组件;8-1-标准六角螺母;8-2-套筒;8-3-定位件;8-31-定位孔;9-标准螺钉Ⅰ;10-密封垫;10-1-第三圆形通孔。
[0039]1-插头壳体;1-1第二矩形基板;1-11-第一圆形通孔;1-12-第二螺孔;1-13-第一安装孔;1-2-台阶型定位块;1-21-第一矩形块体;1-211-第二防转孔;1-211-1-第二防转键槽;1-22-第二矩形块体;1-221-第一半孔腔;1-222第一螺孔;1-3-对接凸块;2-装孔差分接触体;2-1-第二环形凸台;2-2-第二防转键;3-插头附件压板;3-1-外壳体;3-11-第二圆形通孔;3-12-第三螺孔;3-2-第三矩形块体;3-21-第二半孔腔;4-第二定位组件;4-1-标准螺钉Ⅱ;4-2-标准弹簧垫圈;4-3-铆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实施例
[0042]参照图1,一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5、若干装针差分接触体6、插座附件压板7、第一定位组件8;所述插座壳体5与插座附件压板7对扣固定,若干装针差分接触体6轴向固定在插座壳体5与插座附件压板7内,在插座壳体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8;
[0043]参照图4-图5,所述插座壳体5包括第一矩形基板5-1、矩形定位块5-2和对接凸圈5-3,所述对接凸圈5-3置于第一矩形基板5-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用于与对接凸块1-3相配合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对接,在所述第一矩形基板5-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防转孔5-11,所述第一防转孔5-11为一侧带有第一防转键槽5-11-1的圆形通孔,矩形定位块5-2置于第一矩形基板5-1下表面一侧,在矩形定位块5-2的内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防转孔5-11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半孔腔5-21,装针差分接触体6头端穿过第一防转孔5-11,尾端置于第三半孔腔5-21中,且在矩形定位块5-2的左、右两端面上分别设有2个第四螺孔5-22;
[0044]参照图2-图4,图8-图9,在所述第一矩形基板5-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定位组件8的第五螺孔5-12,所述第一定位组件8包括标准六角螺母8-1、套筒8-2和定位件8-3,所述套筒8-2置于第五螺孔5-12的下方,定位件8-3头部设有螺纹,且头部朝向穿过套筒8-2并采用标准六角螺母8-1进行固定,定位件8-3末端设有定位孔8-31。
[0045]参照图1,在所述对接凸圈5-3内部的第一矩形基板5-1上表面粘接固定有密封垫10,所述密封垫10上设有用于装针差分接触体6穿出的第三圆形通孔10-1。密封垫结构参照图10。
[0046]参照图6,所述插座附件压板7包括矩形块状本体7-1,在矩形块状本体7-1上表面具有开口槽,在所述矩形块状本体7-1内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第四半孔腔7-2,所述第四半孔腔7-2的顶端设有第二定位环槽7-21,且在矩形块状本体7-1的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2
个第六螺孔7-11,在每个第六螺孔7-11内通过安装标准螺钉Ⅰ9与插座壳体5实现固定,固定后的插座壳体5与插座附件压板7对扣固定后构成矩形结构,相对应位置的第三半孔腔5-21和第四半孔腔7-2构成将装针差分接触体6尾端包覆的完整孔腔体。
[0047]参照图7,所述装针差分接触体6包括接触体本体,在接触体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一环形凸台6-1,在第一环形凸台6-1前端设有沿接触体本体轴向向前端伸出的第一防转键6-2,所述第一防转键6-2与第一防转键槽5-11-1相配合实现装针差分接触体6的防转,第二定位环槽7-21的末端面与第一环形凸台6-1的末端面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若干装针差分接触体、插座附件压板、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插座壳体与插座附件压板对扣固定,若干装针差分接触体轴向固定在插座壳体与插座附件压板内,在插座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插座壳体包括第一矩形基板、矩形定位块和对接凸圈,所述对接凸圈置于第一矩形基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一矩形基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防转孔,所述第一防转孔为一侧带有第一防转键槽的圆形通孔,矩形定位块置于第一矩形基板下表面一侧,在矩形定位块的内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防转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半孔腔,装针差分接触体头端穿过第一防转孔,尾端置于第三半孔腔中,且在矩形定位块的左、右两端面上分别设有2个第四螺孔,在所述第一矩形基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定位组件的第五螺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标准六角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伟冯月一万初阳吴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