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88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包括底座,第一、二弹性板,第一、二连接盘,第一、二加强螺栓,强力缓冲柱、固定板、安装套筒。第一第二弹性板呈U形结构,第一弹性板的U形开口分别朝内且两块一组相对设置呈十字结构,第一连接盘设置在第一弹性板内侧下端,第二弹性板分别U形开口朝内设置在第一弹性板内,第一加强螺栓将第一弹性板、第一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连为一体,第二连接盘设置在第一弹性板内侧上端,第二加强螺栓将第一弹性板、第二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连为一体,强力缓冲柱设置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之间,固定板同时与第一弹性板及第二连接盘上方连接,安装套筒与固定板上表面连接。安装套筒与固定板上表面连接。安装套筒与固定板上表面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抗震与减震
,特别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软钢阻尼器是靠金属本身的屈服耗散能量,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塑性变形前软钢阻尼器先进入屈服,并在塑性阶段呈现出良好的滞回特性,以耗散大部分的地震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的目的。因此,作为软钢阻尼器其屈服荷载应较低,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低屈服点钢材所特有的材性,非常适介于制作软钢阻尼器。因此,低屈服点钢材自投放市场以来即刻受到抗震工作者的关注,用其制作各种形式的软钢阻尼器,并收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用低屈服点钢材可制作钢板屈服阻尼器、钢板减震墙、耗能支撑等。其中,钢板屈服阻尼器的构选简单,使用方便,它是用极低屈服点钢制作薄板,在共周边加设相当于翼缘的边框,两者之间焊接而成。
[0003]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软钢阻尼器忽略了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的夹角处和柱脚处的抗震减震问题,其梁柱节点的抗震减震问题,严重影响框架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其形变耗能大且方便与柱脚或梁柱节点进行固定,能大幅度增加框架结构的抗震缓冲性能。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包括底座、第一弹性板、第一连接盘、第一加强螺栓、第二弹性板、第二连接盘、第二加强螺栓、强力缓冲柱、固定板、安装套筒,底座上设有安装孔,第一弹性板呈U形结构,第一弹性板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连接臂Ⅰ和下连接臂Ⅰ,及连接在上连接臂Ⅰ与下连接臂Ⅰ之间的弧形连接臂Ⅰ,底座上设置有四块第一弹性板,第一弹性板的U形开口分别朝内且两块一组相对设置呈十字结构,每块第一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Ⅰ与底座相互铆接,第一连接盘是一块圆形板,第一连接盘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内侧靠下端位置且局部抵在四块第一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Ⅰ上表面,第二弹性板也呈U形结构,第二弹性板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连接臂Ⅱ和下连接臂Ⅱ,及连接在上连接臂Ⅱ与下连接臂Ⅱ之间的弧形连接臂Ⅱ,四块第二弹性板分别U形开口朝内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内,第二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Ⅱ内侧下表面与第一连接盘上表面相抵,第一加强螺栓贯穿第一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Ⅰ、第一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Ⅱ将第一弹性板、第一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连为一体,第二连接盘包括圆环形第一连接部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中并突出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部设有贯穿的连接孔,第二连接盘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内侧靠上端位置且第二连接盘的第一连接部夹在第一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Ⅰ下表面与第二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Ⅱ上表面之
间,第二加强螺栓贯穿第一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Ⅰ、第二连接盘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Ⅱ将第一弹性板、第二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连为一体,强力缓冲柱设置第二弹性板内侧的第一连接盘上表面与第二连接盘下表面之间,固定板同时连接在第一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Ⅰ及第二连接盘的第二连接部上方,安装套筒与固定板上表面连接,安装套筒内部设有插孔。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弹性板内侧表面和第二弹性板外侧表面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且第一缓冲空间呈U形,所述第二弹性板内侧表面内侧形成第二缓冲空间。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缓冲空间内部设有弹力球,弹力球嵌合在第二缓冲空间内并可在第二缓冲空间内滚动,所述弹力球是高强度橡胶材质制成的球体。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强力缓冲柱是一条弹簧,弹簧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与第一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Ⅰ上表面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是圆形结构的橡胶板,橡胶板通过胶水与固定板及上连接臂Ⅰ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下部设有垫块,垫块是矩形的金属块,垫块位于四块第一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Ⅰ内侧与第一连接盘下表面形成矩形空间内。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柱,且固定板通过连接柱与连接孔之间螺纹连接。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加强螺栓和第二加强螺栓均设有八组,每块第一弹性板与第一连接盘及对应的第二弹性板通过两组第一加强螺栓连接定位,每块第一弹性板与第二连接盘及对应的第二弹性板通过两组第二加强螺栓连接定位。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套筒是由两块弧形板对接组成,弧形板包括弧形主体及连接在弧形主体两端用于对接的固定耳,固定耳与弧形主体之间平滑过渡一体成型,固定耳上设有螺栓孔,锁紧螺栓穿过相对固定耳上的螺栓孔将两块弧形板对接成一体结构。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套筒内侧设有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设置有两组并对接形成完整的圆形结构,所述缓冲垫圈与柱脚或梁柱节点的连接处相互接触。
[0015]本技术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底座上部设置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之前均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一弹性板大于带二弹性板,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的连接处上部安装第二连接盘而下部安装第一连接盘,U形结构设置的第一弹性板、第二弹性板呈十字形结构设置,且两组弹性板之间形成双重缓冲空间,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之间设置强力缓冲柱,大大增加了其形变耗能的性能,同时上部设置安装套筒方便与柱脚或梁柱节点进行固定,大大增加框架结构的抗震缓冲性能。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
钢阻尼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的侧向局部剖视图;
[0019]图3为软钢阻尼器的第二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软钢阻尼器的第一弹性板、第二弹性板与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软钢阻尼器的安装套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1-底座,2-第一弹性板,3-第二弹性板,4-第一加强螺栓,5-第一连接盘,6-下连接臂Ⅰ,7-下连接臂Ⅱ,8-上连接臂Ⅱ,9-弧形连接臂Ⅱ,10-弧形连接臂Ⅰ,11-上连接臂Ⅰ,12-安装孔,13-固定板,14-安装套筒,15-插孔,16-橡胶垫,17-固定耳,18-锁紧螺栓,19-第二加强螺栓,20-第一缓冲空间,21-弹力球,22-第二缓冲空间,23-强力缓冲柱,24-垫块,25-第二连接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弹性板(2)、第一连接盘(5)、第一加强螺栓(4)、第二弹性板(3)、第二连接盘(25)、第二加强螺栓(19)、强力缓冲柱(23)、固定板(13)、安装套筒(14),底座(1)上设有安装孔(12),第一弹性板(2)呈U形结构,第一弹性板(2)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连接臂Ⅰ(11)和下连接臂Ⅰ(6),及连接在上连接臂Ⅰ(11)与下连接臂Ⅰ(6)之间的弧形连接臂Ⅰ(10),底座(1)上设置有四块第一弹性板(2),第一弹性板(2)的U形开口分别朝内且两块一组相对设置呈十字结构,每块第一弹性板(2)的下连接臂Ⅰ(6)与底座(1)相互铆接,第一连接盘(5)是一块圆形板,第一连接盘(5)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2)内侧靠下端位置且局部抵在四块第一弹性板(2)的下连接臂Ⅰ(6)上表面,第二弹性板(3)也呈U形结构,第二弹性板(3)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连接臂Ⅱ(8)和下连接臂Ⅱ(7),及连接在上连接臂Ⅱ(8)与下连接臂Ⅱ(7)之间的弧形连接臂Ⅱ(9),四块第二弹性板(3)分别U形开口朝内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2)内,第二弹性板(3)的下连接臂Ⅱ(7)内侧下表面与第一连接盘(5)上表面相抵,第一加强螺栓(4)贯穿第一弹性板(2)的下连接臂Ⅰ(6)、第一连接盘(5)及第二弹性板(3)的下连接臂Ⅱ(7)将第一弹性板(2)、第一连接盘(5)及第二弹性板(3)连为一体,第二连接盘(25)包括圆环形第一连接部(26)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26)中并突出第一连接部(26)的第二连接部(27),第二连接部(27)中部设有贯穿的连接孔(28),第二连接盘(25)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2)内侧靠上端位置且第二连接盘(25)的第一连接部(26)夹在第一弹性板(2)的上连接臂Ⅰ(11)下表面与第二弹性板(3)的上连接臂Ⅱ(8)上表面之间,第二加强螺栓(19)贯穿第一弹性板(2)的上连接臂Ⅰ(11)、第二连接盘(25)的第一连接部(26)及第二弹性板(3)的上连接臂Ⅱ(8)将第一弹性板(2)、第二连接盘(25)及第二弹性板(3)连为一体,强力缓冲柱(23)设置第二弹性板(3)内侧的第一连接盘(5)上表面与第二连接盘(25)下表面之间,固定板(13)同时连接在第一弹性板(2)的上连接臂Ⅰ(11)及第二连接盘(25)的第二连接部(27)上方,安装套筒(14)与固定板(13)上表面连接,安装套筒(14)内部设有插孔(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板(2)内侧表面和第二弹性板(3)外侧表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华春阳茜韦鸿梅潘伟覃正华陈新良龙语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