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具备该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672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具备该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片材后处理装置具备:处理托盘、后处理机构、排出辊对、束排出部件、装载托盘、片材按压部件、排出驱动部、托盘升降驱动部、片材按压驱动部、以及控制部。控制部在装载于处理托盘的片材束的张数A比规定张数A1少的情况下,在将装载托盘配置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使用排出辊对向装载托盘上排出片材束。在片材束的张数A为规定张数A1以上的情况下,在使装载托盘比基准位置上升的状态下使用束排出部件向装载托盘上排出片材束。使用束排出部件向装载托盘上排出片材束。使用束排出部件向装载托盘上排出片材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具备该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具备该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所述片材后处理装置对通过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纸张等片材实施规定的后处理。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使用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其能够执行装订处理及穿孔形成处理等后处理,其中,所述装订处理是将通过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了图像的多张片材(纸张)堆叠,并使堆叠的片材束对齐而用订书钉进行装订;所述穿孔形成处理是利用穿孔形成装置来形成穿孔(穿孔)。
[0003]在这样的片材后处理装置中具备:将实施了后处理的片材排出的排出辊对、以及装载通过排出辊对排出的片材的装载托盘。实施了后处理的片材或者片材束通过排出辊对排出到装载托盘上。
[0004]作为这样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一例,已知有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其具备使主排纸托盘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对该升降机构的升降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对升降机构进行控制,使主排纸托盘与纸张朝向主排纸托盘的排出同步地进行升降。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从装置主体排出的纸张形成有朝上或者朝下的卷曲,也能够防止对后续的纸张排出产生不良影响。
[0005]另外,作为向装载托盘上排出片材束的单元,已知有取代排出辊对而使用束排出部件的结构。具体而言,已知有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其具有用于将装订后的片材束从处理托盘排出的束爪带和束爪(束排出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具备该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所述片材后处理装置能够抑制排出片材束时的片材蜷曲、推出并且保持处理效率。(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具备:处理托盘,其接收规定张数的片材进行装载;后处理机构,其对装载于所述处理托盘的片材束实施规定的后处理;排出辊对,其由驱动辊和随着所述驱动辊从动地进行旋转的从动辊构成,将装载于所述处理托盘的所述片材束排出;束排出部件,其能够沿着所述处理托盘的装载面往复移动,将装载于所述处理托盘的所述片材束推出,进行排出;装载托盘,其相对于所述片材束的排出方向而言配置于所述处理托盘的下游侧,并装载通过所述排出辊对及所述束排出部件排出的所述片材束;
片材按压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排出辊对的下方,并能够在对装载于所述装载托盘的所述片材束的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部进行按压的按压位置和解除对所述片材束的按压的退避位置之间摆动;托盘升降驱动部,其使所述装载托盘升降;排出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排出辊对及所述束排出部件;片材按压驱动部,其使所述片材按压部件向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摆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托盘升降驱动部、所述排出驱动部、以及所述片材按压驱动部,所述片材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关于所述控制部,在装载于所述处理托盘的所述片材束的张数A比规定张数A1少的情况下,在将所述装载托盘配置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使用所述排出辊对将所述片材束向所述装载托盘上排出,在所述片材束的张数A为规定张数A1以上的情况下,在使所述装载托盘比所述基准位置上升的状态下使用所述束排出部件将所述片材束向所述装载托盘上排出。另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具备:上述结构的片材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与所述片材后处理装置连结,在所述片材上形成图像并且将形成图像后的所述片材向所述片材后处理装置输送。(三)有益效果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在片材束的张数多、重量重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束排出部件顺畅地排出片材束。另外,通过在使装载托盘从基准位置上升的状态下排出片材束,从而能够抑制在片材束的张数多的情况下尤其容易发生的片材束的前端向下方蜷曲(卷曲)。另一方面,在片材束的张数少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排出辊对进行重视处理效率(生产率)的排出动作。另外,作为驱动排出辊对的驱动马达而能够使用驱动转矩小的廉价的马达,也有助于降低片材后处理装置的成本。另外,通过在将装载托盘配置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排出片材束,从而在片材束的张数少、不易发生片材束的前端向下方蜷曲(卷曲)的情况下,能够缩短装载托盘的升降动作所需的时间。另外,通过具备上述结构的片材后处理装置,从而获得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抑制了片材束的蜷曲并且缩短了装载托盘的升降动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生产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包含图像形成装置200及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5的图像形成系统S的概要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5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图2中的处理托盘8附近的剖面放大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5中的突出驱动部131的结构的立体图,是表示突出部件13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5中的突出驱动部131的结构的立体图,是表示突出部件13处于突出位置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5中的排出驱动部90及桨板驱动部161的结构
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5的排出辊对73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表示片材后处理装置5的控制路径的一例的框图。图9A是用于说明片材束的张数与处理效率(生产率)的关系的图,是表示片材束的张数少的情况的图。图9B是用于说明片材束的张数与处理效率(生产率)的关系的图,是表示片材束的张数多的情况的图。图10是表示从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5中的处理托盘8向装载托盘11排出片材束的动作的控制例的流程图。图11是片材后处理装置5的处理托盘8附近的侧视剖面图,是表示使用束排出部件81排出片材束P2的状态的图。图12是片材后处理装置5的处理托盘8附近的侧视剖面图,是表示使用排出辊对73排出片材束P2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包含图像形成装置200及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5的图像形成系统S的概要图。图像形成系统S具备图像形成装置200及片材后处理装置5。
[0011]图像形成装置200例如是具备打印(印刷)、扫描(图像读取)、传真发送等功能的单色对应的所谓的多功能一体机。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0在主体部201的上表面载置有原稿输送部203。在原稿输送部203的下方且主体部201的内部具备图像读取部204。装载于原稿输送部203的原稿的图像、或者在图像读取部204上表面的未图示的接触玻璃上载置的原稿的图像被图像读取部204读取。
[0012]图像形成装置200还具备:片材供给部205、片材输送部206、曝光部207、图像形成部208、转印部209、定影部210、片材排出部211、中继部212以及主体控制部213。
[0013]片材供给部205收纳多张片材P,并在印刷时将片材P逐张分离并送出。片材输送部206将从片材供给部205送出的片材P向转印部209及定影部210输送,并且将定影后的片材P向片材排出部211或者中继部212分配。曝光部207向图像形成部208照射基于图像数据进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其具备:处理托盘,其接收规定张数的片材进行装载;后处理机构,其对装载于所述处理托盘的片材束实施规定的后处理;排出辊对,其由驱动辊和随着所述驱动辊从动地进行旋转的从动辊构成,将装载于所述处理托盘的所述片材束排出;束排出部件,其能够沿着所述处理托盘的装载面往复移动,将装载于所述处理托盘的所述片材束推出,进行排出;装载托盘,其相对于所述片材束的排出方向而言配置于所述处理托盘的下游侧,并装载通过所述排出辊对及所述束排出部件排出的所述片材束;片材按压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排出辊对的下方,并能够在对装载于所述装载托盘的所述片材束的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部进行按压的按压位置和解除对所述片材束的按压的退避位置之间摆动;托盘升降驱动部,其使所述装载托盘升降;排出驱动部,其驱动所述排出辊对及所述束排出部件;片材按压驱动部,其使所述片材按压部件向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摆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托盘升降驱动部、所述排出驱动部、以及所述片材按压驱动部,所述片材后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关于所述控制部,在装载于所述处理托盘的所述片材束的张数A比规定张数A1少的情况下,在将所述装载托盘配置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使用所述排出辊对将所述片材束向所述装载托盘上排出,在所述片材束的张数A为规定张数A1以上的情况下,在使所述装载托盘比所述基准位置上升的状态下使用所述束排出部件将所述片材束向所述装载托盘上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谷隆志岩本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