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639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属于树洞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树洞清理;S2、消毒处理;S3、填充树洞;S4、固化;S5、移植新树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通过气囊来实现防腐剂的涂膜和树洞的封闭,气囊通过密封弧板与进气通道连通,通过气泵向气囊内通气,从而使得气囊扩展开来,将树洞的洞口堵住,并且喷嘴通过密封弧板与进液通道连通,杀菌消毒防腐剂经过喷嘴向树洞内喷洒实现防腐后将聚氨酯泡沫的树洞填充物逐步填补于树洞中,待聚氨酯泡沫将树洞填满后停止,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不会受到树洞和表面坑坑洼洼的限制,并且喷洒和充气结合在一起,减少贯穿数木的管道,避免伤害增加。避免伤害增加。避免伤害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古树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一些大树及名木古树由于长期处于恶化环境影响下,树体腐朽越来越严重,在树干上形成各种各样的树洞或树坑。这些树洞内由于存在大量腐烂的木质部,经过长期雨水的浸蚀,使树体的木质部和髓部逐渐腐烂,输导组织遭到破坏,破坏了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运转,降低了树体的坚固性和抗折能力,遇到大风大雨或车辆碰撞等外力作用下,容易折断死亡、伤及行人或堵塞道路。大树尤其是名木古树,不但对其所处的生态结构、景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着更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因此,寻求一种操作简单、用之有效的树洞修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0003]传统的树洞修补方法是先清理树洞后用硫酸铜等药液消毒,然后用砖瓦、石子、混泥土等材料填充洞内,洞口外层用水泥封填,由于砂浆、水泥硬化后,膨胀收缩性小,而树体仍会生长,树体与填充物很难结合在一起,达不到加固树体的目的,而且水泥封口易出现裂缝,出现水泥脱落,外部水汽易进入树洞,加重腐生菌分解洞内腐朽木质,失去树洞修补的意义,而且水泥坚硬又属碱性,对周边接触的活组织细胞增生愈合起着阻碍和伤害作用。
[0004]近年来,也有不少新的补树洞的技术出现,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710242758.X公开了一种利用双层气囊修补树洞的方法,外层气囊进行防腐黏胶处理,内层气囊充气填充满树洞,该专利技术虽然操作简单、快捷,填补时不受树洞空间大小的限制,但是由于很多树洞都是不规则的形状,而该气囊为圆柱形,气囊和树洞的贴合存在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不会受到树洞和表面坑坑洼洼的限制,并且喷洒和充气结合在一起,减少贯穿数木的管道,避免伤害增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树洞清理:用清理工具将树洞内的枯腐层彻底清除干净,并刮去洞口边缘的腐烂部分,直到露出新鲜组织;S2、消毒处理:在所述树洞内放置尺寸合适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与外部的杀菌消毒防腐剂箱和气泵相接,支撑装置抽取杀菌消毒防腐剂喷洒在树洞的内壁上,每隔30min喷洒一次,总共喷洒3次;S3、填充树洞:支撑装置展开后覆盖的洞口,将聚氨酯泡沫的树洞填充物逐步填补于树洞中,待聚氨酯泡沫将树洞填满后停止;S4、固化:待聚氨酯泡沫初步固化后,将凸出树洞口的树洞填充物切掉,将表层刮平,对填充中间体的外表面进行光滑处理;
S5、移植新树皮;制备面积大于树洞口的仿真树皮模板,将填充物覆盖在树皮模板,待并填充物干燥之后去除树皮模板,仿真树皮贴合在支撑装置和聚氨酯泡沫的外部。
[0007]进一步地,支撑装置包括主杆、副杆、侧板、气囊和喷嘴,副杆沿主杆的周面环绕的固定,并在副杆的端口上安装有通道转换装置。
[0008]进一步地,主杆和副杆均为中空的不锈钢筒状结构,并且主杆和副杆连通的内部被隔板分隔为两个独立通道,分别为进气通道和进液通道。
[0009]进一步地,通道转换装置包括套环和密封弧板,套环套在副杆端口上,密封弧板与套环活动连接,密封弧板绕套环旋转,用于封闭进气通道或进液通道。
[0010]进一步地,副杆位于树洞口的端口上固定侧板,侧板的两侧加工有内凹的凹槽,在凹槽内放置气囊,气囊通过密封弧板与进气通道连通。
[0011]进一步地,副杆剩余的端口上套有喷嘴,喷嘴通过密封弧板与进液通道连通。
[0012]进一步地,主杆的端口穿出古树,进气通道和进液通道管道分别与杀菌消毒防腐剂箱和气泵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通过气囊来实现防腐剂的涂膜和树洞的封闭,气囊通过密封弧板与进气通道连通,通过气泵向气囊内通气,从而使得气囊扩展开来,将树洞的洞口堵住,并且喷嘴通过密封弧板与进液通道连通,杀菌消毒防腐剂经过喷嘴向树洞内喷洒实现防腐后将聚氨酯泡沫的树洞填充物逐步填补于树洞中,待聚氨酯泡沫将树洞填满后停止,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不会受到树洞和表面坑坑洼洼的限制,并且喷洒和充气结合在一起,减少贯穿数木的管道,避免伤害增加。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道转换装置机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展开状态图。
[0015]图中:1、支撑装置;11、主杆;12、副杆;13、侧板;14、气囊;15、喷嘴;2、通道转换装置;21、套环;22、密封弧板;3、隔板;31、进气通道;32、进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树洞清理:用清理工具将树洞内的枯腐层彻底清除干净,并刮去洞口边缘的腐烂部分,直到露出新鲜组织;步骤二、消毒处理:在所述树洞内放置尺寸合适的支撑装置1,支撑装置1与外部的杀菌
消毒防腐剂箱和气泵相接,支撑装置1抽取杀菌消毒防腐剂喷洒在树洞的内壁上,每隔30min喷洒一次,总共喷洒3次;步骤三、填充树洞:支撑装置1展开后覆盖的洞口,将聚氨酯泡沫的树洞填充物逐步填补于树洞中,待聚氨酯泡沫将树洞填满后停止;步骤四、固化:待聚氨酯泡沫初步固化后,将凸出树洞口的树洞填充物切掉,将表层刮平,对填充中间体的外表面进行光滑处理;步骤五、移植新树皮;制备面积大于树洞口的仿真树皮模板,将填充物覆盖在树皮模板,待并填充物干燥之后去除树皮模板,仿真树皮贴合在支撑装置1和聚氨酯泡沫的外部。
[0018]请参阅图2,支撑装置1包括主杆11、副杆12、侧板13、气囊14和喷嘴15,副杆12沿主杆11的周面环绕的固定,并在副杆12的端口上安装有通道转换装置2,副杆12的数量以及长度根据需求设置,让支撑装置1正好放置于树洞内,并且副杆12位于树洞口的端口是处于齐平的状态。
[0019]主杆11和副杆12均为中空的不锈钢筒状结构,并且主杆11和副杆12连通的内部被隔板3分隔为两个独立通道,分别为进气通道31和进液通道32,利用隔板3将主杆11和副杆12内部进行分割,同时不会影响两者之间通道的独立性。
[0020]请参阅图3,通道转换装置2包括套环21和密封弧板22,套环21套在副杆12端口上,密封弧板22与套环21活动连接,密封弧板22绕套环21旋转,用于封闭进气通道31或进液通道32,密封弧板22正好可以将进气通道31或进液通道32任意端口封闭,主杆11的端口穿出古树,进气通道31和进液通道32管道分别与杀菌消毒防腐剂箱和气泵连接,通过改变不同部位的副杆12的进气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树洞清理:用清理工具将树洞内的枯腐层彻底清除干净,并刮去洞口边缘的腐烂部分,直到露出新鲜组织;S2、消毒处理:在所述树洞内放置尺寸合适的支撑装置(1),支撑装置(1)与外部的杀菌消毒防腐剂箱和气泵相接,支撑装置(1)抽取杀菌消毒防腐剂喷洒在树洞的内壁上,每隔30min喷洒一次,总共喷洒3次;S3、填充树洞:支撑装置(1)展开后覆盖的洞口,将聚氨酯泡沫的树洞填充物逐步填补于树洞中,待聚氨酯泡沫将树洞填满后停止;S4、固化:待聚氨酯泡沫初步固化后,将凸出树洞口的树洞填充物切掉,将表层刮平,对填充中间体的外表面进行光滑处理;S5、移植新树皮;制备面积大于树洞口的仿真树皮模板,将填充物覆盖在树皮模板,待并填充物干燥之后去除树皮模板,仿真树皮贴合在支撑装置(1)和聚氨酯泡沫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树树洞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1)包括主杆(11)、副杆(12)、侧板(13)、气囊(14)和喷嘴(15),副杆(12)沿主杆(11)的周面环绕的固定,并在副杆(12)的端口上安装有通道转换装置(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树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华张冀仲崇松苏政军
申请(专利权)人:繁茂古树名木保护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