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631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所述可降解支架应用于颅内血管,是由高分子量可降解聚合物、可降解磁性纳米粒子和低分子量可降解聚合物形成的多层复合材料制成的,降解周期可控。其中,支架材料含有可降解磁性纳米粒子,开启外部的交变磁场,使得可降解磁性纳米粒子产生热效应,从而在内部对支架进行升温,加快支架降解速率和可降解磁性纳米粒子自降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颅内可降解支架的降解周期可控,升温方式具有时间、温度可控、对周围环境损伤小的特点。将内皮化后,支架的非必要降解周期从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技术和内科技术、外科技术一起并称为三大医学技术。相较于后两者,介入技术是一门新的技术,既独立于内外科技术之外,又和它们交叉并存、协同发展。介入技术以其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不同而分为心脏介入、外周介入和神经介入三大类。神经介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释放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治疗的一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临床治疗技术,它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既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放射治疗等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获得满意疗效。
[0003]随着人们对许多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理念的更新,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外对神经介入技术的研究十分热门,使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相较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支架是由高分子量可降解聚合物、可降解磁性纳米粒子和低分子量可降解聚合物形成的多层复合材料制成的,所述可降解支架用于制作颅内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颅内可降解支架至少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可降解磁性纳米粒子设置在中层,内层和外层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且所述外层的材料的分子量和结晶度高于所述内层的材料;使得通过中层材料升温后内层降解速率大于外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层和外层采用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为聚酯类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L-乳酸、聚D,L-乳酸、聚(L-乳酸/D,L-乳酸)、聚(乙交酯/丙交酯)、聚乙丙交酯、聚(L-乳酸/己内酯)、聚(乙交酯/己内酯)、聚(D,L-乳酸/己内酯)等上述物质中的一种材料或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材料选用数均分子量为80~100万的高分子量聚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材料选用数均分子量为5000~1万的低分子量聚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鹤赵古田张伶牛朗胡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浩衍鼎业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