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板及风冷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27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板及风冷箱体,风冷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冷板和下冷板,电池模组位于上冷板上方,上冷板表面具有散热用冲压孔组,冲压孔组按照电池模组的分布进行排布,下冷板表面冲压形成有扰流凸筋,上冷板和下冷板通过钎焊连接形成具有风冷流道的风冷板,冷却空气通过风冷流道进行传送,经由冲压孔组吹至电池模组底部,然后向着电池模组四周流动,实现强制对流冷却模组,风冷箱体包括上述风冷板。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风冷板及风冷箱体能够减少冷却液和导热胶的使用,减轻了风冷板的重量,从而降低了箱体的重量,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和热量回收问题,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包热能利用率,降低了箱体制造成本。造成本。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板及风冷箱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板及风冷箱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各大整车厂都建立了各自的电池PACK工厂,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中热管理系统更是重中之重。
[0003]现有方案中,动力电池包箱体100'内冷却系统主要是采用液冷板解决动力电池包散热问题,先将边框组件200'使用MIG方式焊接,然后上液冷板310'和下液冷板320'通过钎焊连接,再将液冷板组件300'与边框通过FSW方式焊接,最后将上盖100'与箱体400'使用FDS热熔自攻丝技术连接。
[0004]其中液冷板300'是采用乙二醇水溶液和水冷的冷却方式:具体是使用体积分数50%的乙二醇水溶液作为冷却介质,从进水嘴330'流入液冷板组件300',模组上的热量传输到液冷板组件300'上,液冷板组件300'热量传入到冷却液上,冷却液由出水嘴340'流出,带走模组传送带热量,同时模组与液冷板300'之间需要打一层导热胶作为降低接触热阻的介质。
[0005]这样一来,冷却液和导热胶的使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电池包的重量,降低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冷板及风冷箱体,减少冷却液和导热胶的使用,减轻了风冷板的重量,从而降低了箱体的重量,能够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和热量回收问题,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包热能利用率,降低了箱体制造成本。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冷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冷板和下冷板,电池模组位于上冷板上方,上冷板表面具有散热用冲压孔组,冲压孔组按照电池模组的分布进行排布,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具有风冷流道,冷却空气通过风冷流道进行传送,经由冲压孔组吹至电池模组底部,然后向着电池模组四周流动,实现强制对流冷却模组。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冷板和下冷板通过钎焊方式连接在一起,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至少形成两组平行布置的风冷流道,每一组风冷流道的布置方向与相应冲压孔组的排布方向对应。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气嘴,在上冷板侧端安装有至少两个进气嘴,分别与相应风冷流道的入口相通。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每一组风冷流道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风冷出口,风冷出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电池模组底部。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下冷板表面冲压形成有扰流凸筋,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风冷流道的高度为H,扰流凸筋的高度为h,其中H>h。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扰流凸筋具有拔模角度α,α的角度范围为0~180
°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冷却空气沿着风冷流道的布置方向流动,流体撞击到扰流凸筋后,一部分经由风冷出口倾斜向上吹出,然后通过冲压孔组朝着电池模组底部传送,并向电池模组四周分散,形成对流;另一部分沿着扰流凸筋的两侧和上平面继续水平向前流动,在扰流凸筋的尾部形成扰流。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冷箱体,包括由相应边框散件组装在一起后通过MIG焊接固定形成的边框组件,还包括上盖以及风冷板,风冷板装入边框组件内并与边框组件通过搅拌焊连接,上盖安装在风冷板上方并通过FDS热熔自攻方式与边框组件四周连接。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盖内部具有可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空腔,上盖尾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一端延伸至容纳空腔内部,另一端连接一中转单元。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冷却空气由进气嘴流入风冷板,经过风冷流道、风冷出口和冲压孔组后传送至电池模组底部,并向电池模组四周分散,形成对流,将电池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排气管带走。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风冷板及风冷箱体能够减少冷却液和导热胶的使用,减轻了风冷板的重量,从而降低了箱体的重量,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和热量回收问题,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包热能利用率,降低了箱体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现有方案边框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方案液冷板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方案液冷板组件与边框组件连接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方案上盖和箱体连接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风冷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风冷板中上冷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风冷板及风冷箱体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风冷板及风冷箱体中冷却空气流动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0'、上盖,200'、边框组件,300'、液冷板组件,310'、上液冷板,320'、下液冷板,330'、进水嘴,340'、出水嘴,400'、箱体,100、上盖,110、容纳空腔,200、边框组件,300、风冷板,310、上冷板,311、冲压孔组,312、进气嘴,320、下冷板,321、扰流凸筋,400、风冷流道,410、风冷出口,50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一种风冷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冷板310和下冷板320,上冷板310表面具有散热用冲压孔组311,电池模组位于上冷板310上方,冲压孔组311按照电池模组的分布进行排布。
[0021]上冷板310和下冷板320之间具有风冷流道400,冷却空气经由风冷流道400传送,然后通过冲压孔组311吹至电池模组底部,然后向着电池模组四周流动,实现强制对流冷却模组。
[0022]上冷板310和下冷板320通过钎焊方式连接在一起,上冷板310和下冷板320之间至少形成两组平行布置的风冷流道400,每一组风冷流道400的布置方向与相应冲压孔组311的排布方向对应。
[0023]在上冷板310侧端还安装有至少两个进气嘴312,分别与相应风冷流道400的入口相通。在每一组风冷流道40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风冷出口410,风冷出口410的出风方向朝向电池模组底部。
[0024]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在下冷板320表面冲压形成有扰流凸筋321,上冷板310和下冷板320之间风冷流道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冷板和下冷板,电池模组位于上冷板上方,上冷板表面具有散热用冲压孔组,冲压孔组按照电池模组的分布进行排布,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具有风冷流道,冷却空气通过风冷流道进行传送,经由冲压孔组吹至电池模组底部,然后向着电池模组四周流动,实现强制对流冷却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板,其特征在于,上冷板和下冷板通过钎焊方式连接在一起,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至少形成两组平行布置的风冷流道,每一组风冷流道的布置方向与相应冲压孔组的排布方向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嘴,在上冷板侧端安装有至少两个进气嘴,分别与相应风冷流道的入口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组风冷流道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风冷出口,风冷出口的出风方向朝向电池模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板,其特征在于,下冷板表面冲压形成有扰流凸筋,上冷板和下冷板之间风冷流道的高度为H,扰流凸筋的高度为h,其中H>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板,其特征在于,扰流凸筋具有拔模角度α,α的角度范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纽维科精密制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