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21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2
提供能够利用压缩部抑制吸收体的走样并且改善肌肤触感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0)具有吸收体(40)和压缩吸收体(40)而成的压缩部(80)。吸收体(40)具有吸收芯(40a)和包覆吸收芯(40a)的芯包层(40b)。压缩部(80)呈格子状形成于吸收体(40)。在吸收性物品,在俯视时与压缩部(80)重叠的区域中,设置有吸收芯(40a)的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40b)与吸收芯(40a)接合的接合部(36a)和吸收芯(40a)的肌肤面侧的芯包层(40b)与吸收芯(40a)不接合的非接合部(35b)。(35b)。(35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体具有压缩部。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尿布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尿这样的液体的吸收体。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在吸收体上形成有格子状的压缩槽。通过在吸收体上形成压缩槽,从而其弯曲刚性提高,维持吸收体的保形性。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47189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利用压缩部(压花)提高吸收体的刚性。因此,当在吸收体上形成格子状的压缩部时,容易维持吸收体的保形性。然而,另一方面,吸收体的刚性变高,肌肤触感有时会下降。
[0007]因此,期望能够利用压缩部抑制吸收体的走样并且改善肌肤触感的吸收性物品。
[0008]一个方案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和压缩所述吸收体而成的压缩部。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收芯和包覆所述吸收芯的芯包层。所述压缩部呈格子状形成于所述吸收体。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在俯视时与所述压缩部重叠的区域中,设置有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与所述吸收芯接合的接合部和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不与所述吸收芯接合的非接合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从肌肤面侧观察到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0010]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从非肌肤面侧观察到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0011]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俯视图。
[0012]图4是沿着图1的4A-4A线的吸收性物品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3]图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压缩部的图案的图。
[0014]图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压缩部的图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1)实施方式的概要
[0016]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事项。
[0017]一个方案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和压缩所述吸收体而成的压缩部,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收芯和包覆所述吸收芯的芯包层,所述压缩部呈格子状形成于所述吸收体,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在俯视时与所述压缩部重叠的区域中,设置有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与所述吸收芯接合的接合部和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不与所
述吸收芯接合的非接合部。
[0018]由于在吸收体上形成有格子状的压缩部,所以吸收体的弯曲刚性提高,容易维持吸收体的保形性。特别是在俯视时与压缩部重叠的区域中设置有接合部,比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的至少一部分与吸收芯接合。利用这种格子状的压缩部,容易维持吸收体的保形性,并抑制吸收体的走样。
[0019]另一方面,在俯视时与压缩部重叠的区域中设置有非接合部,比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芯包层的至少一部分不与吸收芯接合。因此,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从压缩部浮起,难以感觉到由肌肤面侧的压缩部产生的凹凸,所以能够改善肌肤触感。
[0020]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压缩部形成于所述吸收体的肌肤面侧和非肌肤面侧,形成在所述吸收体的肌肤面侧的所述压缩部的深度大于形成在所述吸收体的非肌肤面侧的所述压缩部的深度。
[0021]在吸收体上形成压缩部时,肌肤面侧的芯包层较深地伸长,所以恢复为原来的状态的力更容易起作用。由此,肌肤面侧的芯包层容易相对于吸收芯成为非接合。因此,肌肤面侧的芯包层容易向表面片侧返回,所以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从压缩部浮起,难以感觉到由肌肤面侧的压缩部产生的凹凸,能够进一步改善肌肤触感。
[0022]另一方面,在吸收体上形成压缩部时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不怎么伸长,所以容易维持与吸收芯接合的状态。
[0023]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的伸长率小于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的伸长率。
[0024]由于肌肤面侧的芯包层的伸长率小于比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的伸长率,所以肌肤面侧的芯包层即使暂时伸长也容易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即,在吸收体上形成压缩部时,在厚度方向上按压吸收芯和芯包层后,肌肤面侧的芯包层容易返回到原来的状态。由此,肌肤面侧的芯包层容易相对于吸收芯成为非接合,肌肤面侧的芯包层容易从吸收芯的压缩部浮起。因此,更难以感觉到由肌肤面侧的压缩部产生的凹凸,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肌肤触感。
[0025]另一方面,由于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的伸长率比较高,所以在吸收体上形成压缩部时与吸收芯一起变形,容易维持与吸收芯接合的状态。
[0026]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在所述吸收芯与所述芯包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剂,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小于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所述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
[0027]由于能够附着在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上的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较小,所以肌肤面侧的芯包层容易相对于吸收芯成为非接合,另外,在肌肤面侧,吸收体难以变硬。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吸收体的肌肤触感。
[0028]另一方面,由于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与吸收芯用较大的单位面积重量的粘接剂牢固地接合,所以容易维持吸收体的保形性。
[0029]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在所述吸收体的由格子状的所述压缩部包围的单元中,所述吸收芯的最大厚度相对于所述单元的最大长度之比为0.09以上。
[0030]吸收芯的最大厚度相对于单元的最大长度之比越大,意味着相对于单元的尺寸的、吸收芯的凸出越大。通过使该比为0.09以上,从而牢固地形成格子状的压缩部,容易维
持吸收体的保形性。
[0031]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在所述吸收体的由格子状的所述压缩部包围的单元中,所述吸收芯的最大厚度相对于所述单元的最大长度之比为0.16以下。
[0032]通过使该比为0.16以下,从而单元的吸收芯不会过度凸出,所以能够抑制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从吸收芯脱离。由此,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与吸收芯牢固地接合,所以抑制吸收体的走样的效果提高。
[0033]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与所述吸收芯的非接合区域大于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与所述吸收芯的非接合区域。
[0034]由于比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与吸收芯的非接合区域的面积较小,即接合区域较大,所以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与吸收芯牢固地接合。因此,容易维持吸收体的保形性。
[0035]另一方面,由于比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芯包层与吸收芯的非接合区域较大,所以芯包层及其肌肤面侧的表面片从压缩部浮起,难以感觉到由肌肤面侧的压缩部产生的凹凸,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肌肤触感。
[0036]根据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压缩部形成于所述吸收体的肌肤面侧和非肌肤面侧,在所述压缩部的区域中,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和所述吸收芯不接合的非接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将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和所述吸收芯接合的接合区域相向地设置。
[0037]由此,在吸收体的非肌肤面侧牢固地形成压缩部,并且在吸收体的肌肤面侧形成芯包层与吸收芯不接合的非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以及压缩所述吸收体而成的压缩部,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收芯和包覆所述吸收芯的芯包层,所述压缩部呈格子状形成于所述吸收体,其中,在所述吸收性物品,在俯视时与所述压缩部重叠的区域中,设置有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与所述吸收芯接合的接合部和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不与所述吸收芯接合的非接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压缩部形成于所述吸收体的肌肤面侧和非肌肤面侧,形成在所述吸收体的肌肤面侧的所述压缩部的深度大于形成在所述吸收体的非肌肤面侧的所述压缩部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芯包层的伸长率小于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芯包层的伸长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吸收芯与所述芯包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剂,比所述吸收芯靠肌肤面侧的所述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小于比所述吸收芯靠非肌肤面侧的所述粘接剂的单位面积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吸收体的由格子状的所述压缩部包围的单元中,所述吸收芯的最大厚度相对于所述单元的最大长度之比为0.09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部芳久中岛广嗣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