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树脂膜和使用其的树脂层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13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树脂膜和使用所述聚酰胺树脂膜的树脂层合体,所述聚酰胺树脂膜通过使用具有如下主链的聚酰胺树脂从而使UV屏蔽功能得到改善:所述主链具有其中两种类型的聚酰胺链段交替的结构。酰胺链段交替的结构。酰胺链段交替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酰胺树脂膜和使用其的树脂层合体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在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2月0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14020号;于2019年02月0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14021号;于2019年06月0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66620号;于2019年12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173086号;和于2019年12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174355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改善UV屏蔽功能的同时可以确保至少足够水平的机械特性和优异的透明度的聚酰胺树脂膜和使用其的树脂层合体。

技术介绍

[0004]芳族聚酰亚胺树脂是主要具有无定形结构的聚合物,并且由于其刚性链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电特性和尺寸稳定性。因此,这些聚酰亚胺树脂被广泛用作用于电气/电子的材料。
[0005]然而,聚酰亚胺树脂在其使用方面具有许多限制,因为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酰胺树脂膜,包含:聚酰胺树脂,所述聚酰胺树脂包含通过第一聚酰胺链段和第二聚酰胺链段交替键合而形成的主链,所述第一聚酰胺链段包含第一芳族酰胺重复单元;所述第二聚酰胺链段包含具有与所述第一芳族酰胺重复单元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的第二芳族酰胺重复单元,其中对于厚度为45μm或更大且55μm或更小的试样,波长为388nm的紫外光的透射率为15%或更小,以及其中对于厚度为45μm或更大且55μm或更小的试样,根据ASTM E424测量的抗UV斜率(dT/dλ)在10%至80%透射率的范围内为0.25或更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所述第一芳族酰胺重复单元为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化学式1]在化学式1中,Ar1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亚杂芳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所述第二芳族酰胺重复单元为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化学式2]在化学式2中,Ar2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亚杂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所述主链包含由以下化学式3表示的交替重复单元:[化学式3]在化学式3中,A为所述第一聚酰胺链段,以及
B为所述第二聚酰胺链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所述第一聚酰胺链段包含第一芳族酰胺重复单元或由其构成的嵌段,以及所述第二聚酰胺链段包含第二芳族酰胺重复单元或由其构成的嵌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对于厚度为45μm或更大且55μm或更小的试样,根据ASTM D1003测量的雾度为3.0%或更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30000g/mol或更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的相对粘度(根据ASTM D 2196测量的)为45000cps或更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基于所述聚酰胺树脂中包含的全部重复单元,所述第二芳族酰胺重复单元的含量为5mol%至60mol%。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膜,其中基于所述聚酰胺树脂中包含的全部重复单元,由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60mol%至9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日焕太泳智朴谆龙朴永锡柳飞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