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电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93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电线连接器,包括公头、与公头相配合的母头、公外壳、母外壳、第一缠绕柱和第二缠绕柱,所述公头和母头整体均呈圆柱体型,所述公头内固定设置有插针,所述母头内固定设置有用于插针插入的插座,所述公外壳套于公头的圆柱面,且公外壳的内壁与公头的圆柱面相互螺纹连接,所述母外壳套于母头的圆柱面,且母外壳的内壁与母头的圆柱面相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缠绕柱的侧面绕周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缠绕柱设于公外壳内,所述第二缠绕柱的侧面绕周开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设于母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重复使用、不易损坏电线的优点。不易损坏电线的优点。不易损坏电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电线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普遍用于电线的连接,现有的部分连接器将电线的电芯与连接器内的端子焊接之后,为了防止电线从端子上扯掉,通过在外壳内灌注环氧树脂,来增加电线与端子之间的拉力,该方案的缺陷在于零件用环氧树脂连成一起后,难以再次分开重复使用;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在外壳内设计抱箍结构,将电线通过抱箍固定在外壳内,其缺陷在于可能会损坏的电线外层,当抱箍锁紧后,抱箍边缘容易陷入电线的外壳,拉扯电线时,电线的外层容易在抱箍陷入处撕开,影响电线的导电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不易损坏电线的抗拉电线连接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抗拉电线连接器,包括公头和与公头相配合的母头,所述公头和母头整体均呈圆柱体型,所述公头内固定设置有插针,所述母头内固定设置有用于插针插入的插座,本技术还包括公外壳、母外壳、第一缠绕柱和第二缠绕柱,所述公外壳套于公头的圆柱面,且公外壳的内壁与公头的圆柱面相互螺纹连接,所述母外壳套于母头的圆柱面,且母外壳的内壁与母头的圆柱面相互螺纹连接;
[0006]所述第一缠绕柱的侧面绕周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缠绕柱设于公外壳内,所述第二缠绕柱的侧面绕周开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设于母外壳内。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公螺帽和母螺帽,所述公螺帽套于公头的圆柱面,且在公螺帽与公头之间卡设有第一胀圈,所述母螺帽套于母头的圆柱面,所述母螺帽与母头之间卡设有第二胀圈,所述公螺帽与母螺帽相互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入线管和第二入线管,所述第一入线管螺合在公外壳远离母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入线管螺合在母外壳远离公外壳的一端。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公外壳内,且第一密封圈卡设在第一缠绕柱和第一入线管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母外壳内,且第二密封圈卡设在第二缠绕柱和第二入线管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公螺帽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母螺帽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防滑纹。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公外壳与公螺帽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母外壳与母螺帽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两根电线中的其中一根穿过公外壳,然后将该电线的芯线与插针电性焊接以后,将电线缠绕在第一螺旋槽内,接着将第一缠绕柱
放入公外壳内,并将公外壳与公头螺纹连接,此时拉扯电线,电线受到的拉力等于电线与第一缠绕柱之间的摩擦力,也就是说电线受到的拉力被抵消在第一螺旋槽内,由于第一缠绕柱抵在公外壳的底端,故插针与电线焊接处不会受到拉力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避免了撕开电线外层的可能性,不易损坏电线,同时也可以重复使用;
[0013]同理,将另一根电线穿过母外壳,然后将该电线的线芯与插座电性焊接以后,将该电线缠绕在第二螺旋槽内,接着将第二缠绕柱放入母外壳内,并将母外壳与母头螺纹连接,拉扯该电线时,电线受到的拉力等于电线与第二缠绕柱之间的摩擦力,也就是说电线受到的拉力被抵消在第二螺旋槽内,由于第二缠绕柱抵在母外壳的底端,故插座与电线焊接处不会受到拉力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避免了撕开电线外层的可能性,不易损坏电线,同时也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
[0018]公头1,插针11,第一胀圈12,
[0019]母头2,插座21,第二胀圈22,
[0020]公外壳3,母外壳4,
[0021]第一缠绕柱5,第一螺旋槽51,
[0022]第二缠绕柱6,第二螺旋槽61,
[0023]公螺帽71,母螺帽72,
[0024]第一入线管81,第二入线管82,
[0025]第一密封圈91,第二密封圈92,第三密封圈93,第四密封圈9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抗拉电线连接器,包括公头1、与公头1相配合的母头2、公外壳3、母外壳4、第一缠绕柱5、第二缠绕柱6、公螺帽71、母螺帽72、第一入线管81、第二入线管82、第一密封圈91和第二密封圈92,公头1和母头2整体均呈圆柱体型,公头1内固定设置有插针11,母头2内固定设置有用于插针11插入的插座21,公外壳3套于公头1的圆柱面,也就是公头1有一部分位于公外壳3内,且公外壳3的内壁与公头1的圆柱面相互螺纹连接;母外壳4套于母头2的圆柱面,也就是说母头2有一部分位于母外壳4内,且母外壳4的内壁与母头2的圆柱面相互螺纹连接。
[0027]公螺帽71套于公头1的圆柱面,且在公螺帽71与公头1之间卡设有第一胀圈12,母螺帽72套于母头2的圆柱面,公外壳3与公螺帽71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密封圈93,使公外壳3与公螺帽71之间实现密封,第一胀圈12使公螺帽71卡在公头1的圆柱面上,使公螺帽71可以绕着其中心轴转动,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沿着公螺帽71的中心轴移动;母螺帽72与母头2之间卡设有第二胀圈22,公螺帽71与母螺帽72相互螺纹连接,第二胀圈22使母螺帽72卡在母头2的圆柱面上,使母螺帽72可以绕着其中心轴转动,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沿着公螺帽71的中
心轴移动,这样的设置利于公螺帽71与母螺帽72之间的相互螺纹连接;母外壳4与母螺帽72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密封圈94,使母外壳4与母螺帽72之间实现密封。
[0028]公螺帽7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母螺帽7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防滑纹,利于手动转动时防滑。
[0029]第一缠绕柱5的侧面绕周开设有第一螺旋槽51,第一缠绕柱5设于公外壳3内,将两根电线中的其中一根穿过公外壳3,然后将该电线的芯线与插针11电性焊接以后,将电线缠绕在第一螺旋槽51内,接着将第一缠绕柱5放入公外壳3内,并将公外壳3与公头1螺纹连接,此时拉扯电线,电线受到的拉力等于电线与第一缠绕柱5之间的摩擦力,也就是说电线受到的拉力被抵消在第一螺旋槽51内,由于第一缠绕柱5抵在公外壳3的底端,故插针11与电线焊接处不会受到拉力影响,该原理类似于:将线缠绕在一固定的圆柱体上,拉扯线的一端,由于线与该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力等于线所受到的拉力,所以线的另一端不易被拉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避免了撕开电线外层的可能性,不易损坏电线,同时也可以重复使用。
[0030]第二缠绕柱6的侧面绕周开设有第二螺旋槽61,第二设于母外壳4内;将另一根电线穿过母外壳4,然后将该电线的线芯与插座21电性焊接以后,将该电线缠绕在第二螺旋槽61内,接着将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电线连接器,包括公头和与公头相配合的母头,所述公头和母头整体均呈圆柱体型,所述公头内固定设置有插针,所述母头内固定设置有用于插针插入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外壳、母外壳、第一缠绕柱和第二缠绕柱,所述公外壳套于公头的圆柱面,且公外壳的内壁与公头的圆柱面相互螺纹连接,所述母外壳套于母头的圆柱面,且母外壳的内壁与母头的圆柱面相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缠绕柱的侧面绕周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缠绕柱设于公外壳内,所述第二缠绕柱的侧面绕周开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设于母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螺帽和母螺帽,所述公螺帽套于公头的圆柱面,且在公螺帽与公头之间卡设有第一胀圈,所述母螺帽套于母头的圆柱面,所述母螺帽与母头之间卡设有第二胀圈,所述公螺帽与母螺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森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