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伶专利>正文

一种牛养殖发酵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80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养殖发酵床,涉及发酵床技术领域,该牛养殖发酵床,包括牛舍,所述牛舍的正面设置有大门,所述牛舍内部与大门对应的中轴线位置为过道,所述牛舍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天窗,所述牛舍内部设置有与牛舍正面平行的围墙,前后相邻围墙的相对面且靠近牛舍侧面的位置设置有围栏和墙墩,所述围栏位于墙墩上方,前后相邻围墙的相对面且靠近过道的位置设置有围栏和栏门,所述围墙、围栏和栏门围成若干个左右对称的养殖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天窗、围墙、围栏、墙墩、地窗、地暖管、通风槽、风管和鼓风机,解决了发酵床养牛存在潮湿、通风效果不好和冬季温度低发酵速度慢的问题。酵速度慢的问题。酵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养殖发酵床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床
,具体为一种牛养殖发酵床。

技术介绍

[0002]发酵床是利用全新的农业养殖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学、生态学、发酵工程学原理的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殖方法,以活性功能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的“转换中枢”,实现养殖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很多人感觉发酵床养牛非常新鲜,省工又省力,其实发酵床已经推广了十几年了,近几年关于发酵床养殖的推广宣传要比前几年少了许多,现在用发酵床养殖的却越来越少,这就说明了发酵床本身的问题。
[0003]虽然发酵床养牛具有干净、卫生、柔软和保温的优点,但是发酵床比较潮湿且通风效果不好,牛非常容易患蹄部疾病;同时发酵床发酵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发酵床靠垫料里面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酵,我国冬季温度比较低,微生物活性降低,牛粪的分解速度比不上产生的速度,最后造成粪便堆积,因此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牛养殖发酵床,解决了发酵床养牛存在潮湿、通风效果不好和冬季温度低发酵速度慢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养殖发酵床,包括牛舍,所述牛舍的正面设置有大门,所述牛舍内部与大门对应的中轴线位置为过道,所述牛舍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天窗,所述牛舍内部设置有与牛舍正面平行的围墙,前后相邻围墙的相对面且靠近牛舍侧面的位置设置有围栏和墙墩,所述围栏位于墙墩上方,前后相邻围墙的相对面且靠近过道的位置设置有围栏和栏门,所述围墙、围栏和栏门围成若干个左右对称的养殖区,所述牛舍两侧靠近地面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地窗,所述牛舍的两侧对应地窗的位置处设置有窗门,所述养殖区的地下设置有地暖管,所述地暖管的两端分别与牛舍内部设置的采暖炉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接,所述养殖区的地面上设置有若干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内部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的进风端与牛舍内部设置的鼓风机出风口连接。
[0008]所述地暖管呈S形排列,且地暖管的出水走向为由大门向内、由牛舍两侧向中间设置,所述通风槽包括预埋螺纹管、安装板和盖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竖直且互相平行的支撑板,所述风管设置在支撑板的中间,所述盖板设置在支撑板和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盖板和安装板通过螺栓与预埋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表面套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位于盖板和安装板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牛舍内墙与围墙和墙墩之间的距离为0.3至0.5米,若干所述地窗等
距设置,所述窗门为平移门。
[0010]优选的,所述栏门打开方向为向远离大门方向旋转打开,所述过道的宽度不小于栏门的宽度。
[0011]优选的,所述墙墩的高度至少为0.3米,所述地窗距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0.2米。
[0012]优选的,所述地暖管设置为靠近过道位置密度小、靠近牛舍两侧位置密度大的设置方式,所述地暖管为湿式地暖。
[0013]优选的,所述鼓风机设置在牛舍内壁的背面对应过道的位置处,若干所述通风槽与围墙平行且等距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盖板内壁设置有与支撑板垂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牛养殖发酵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天窗、围墙、围栏、墙墩、地窗、地暖管、通风槽、风管和鼓风机,围墙和墙墩与牛舍墙体分开,之间增加一段距离,改变传统一体结构,增加通风效果和低温时的保温效果;地窗和天窗一下一上设置,结合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流通效果好;天窗设置为全开状态,保持正常的空气和氧气供应,可以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开启和关闭窗门和大门,调节通风效果和牛舍内部温度;地暖管用于冬季低温时对养殖区垫料加热,保证温度能够满足微生物发酵,鼓风机通过风管和通风槽对垫料内部进行吹风,提高氧气含量,改善通风,综合便能降低垫料的湿度,达到发酵床的温度和湿度可控的效果,解决了发酵床养牛存在潮湿、通风效果不好和冬季温度低发酵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地暖管和通风槽俯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通风槽侧剖图。
[0022]图中:1、牛舍;2、大门;3、天窗;4、围墙;5、围栏;6、墙墩;7、栏门;8、地窗;9、窗门;10、地暖管;11、采暖炉;12、通风槽;121、预埋螺纹管;122、安装板;123、盖板;124、支撑板;125、螺栓;126、支撑块;127、支撑杆;13、风管;14、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牛养殖发酵床,包括牛舍1,牛舍1的顶棚为斜顶,同样的侧墙高度斜顶能够增加牛舍1内部空间,同时斜顶方便雨雪天气排水,牛舍1的正面设置有大门2,牛舍1内部与大门2对应的中轴线位置为过道,方便养殖场
工人和牛群进出,牛舍1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天窗3,圆形全开天窗3保证牛舍1内部正常养殖的空气供应,牛舍1内部设置有与牛舍1正面平行的围墙4,前后相邻围墙4的相对面且靠近牛舍1侧面的位置设置有围栏5和墙墩6,围栏5方便空气左右流通,围栏5位于墙墩6上方,前后相邻围墙4的相对面且靠近过道的位置设置有围栏5和栏门7,此处可设置木板作为活动挡板,挡住垫料不进入过道,围墙4、围栏5和栏门7围成若干个左右对称的养殖区,牛舍1两侧靠近地面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地窗8,地窗8对应垫料,方便通风和降低湿度,牛舍1的两侧对应地窗8的位置处设置有窗门9,养殖区的地下设置有地暖管10,地暖管10的两端分别与牛舍1内部设置的采暖炉1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接,采暖炉11采用电热水炉,在温度较低的时候为发酵床升温,养殖区的地面上设置有若干通风槽12,通风槽12的内部设置有风管13,风管13的进风端与牛舍1内部设置的鼓风机14出风口连接,过道上的风管13表面直接安装盖板123即可,风管13包括干路和支路,干路在过道上,支路在通风槽12的内部,干路和支路连通,干路连接鼓风机14,支路管道上有出气孔,风管13内的空气经过支撑板124和盖板123到达通风槽12的外部,对垫料进行通风除湿加氧。
[0025]地暖管10呈S形排列,且地暖管10的出水走向为由大门2向内、由牛舍1两侧向中间设置,室外温度比较低时,牛舍1内部靠近四周温度相对中央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养殖发酵床,包括牛舍(1),所述牛舍(1)的正面设置有大门(2),所述牛舍(1)内部与大门(2)对应的中轴线位置为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舍(1)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天窗(3),所述牛舍(1)内部设置有与牛舍(1)正面平行的围墙(4),前后相邻围墙(4)的相对面且靠近牛舍(1)侧面的位置设置有围栏(5)和墙墩(6),所述围栏(5)位于墙墩(6)上方,前后相邻围墙(4)的相对面且靠近过道的位置设置有围栏(5)和栏门(7),所述围墙(4)、围栏(5)和栏门(7)围成若干个左右对称的养殖区,所述牛舍(1)两侧靠近地面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地窗(8),所述牛舍(1)的两侧对应地窗(8)的位置处设置有窗门(9),所述养殖区的地下设置有地暖管(10),所述地暖管(10)的两端分别与牛舍(1)内部设置的采暖炉(1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连接,所述养殖区的地面上设置有若干通风槽(12),所述通风槽(12)的内部设置有风管(13),所述风管(13)的进风端与牛舍(1)内部设置的鼓风机(14)出风口连接;所述地暖管(10)呈S形排列,且地暖管(10)的出水走向为由大门(2)向内、由牛舍(1)两侧向中间设置,所述通风槽(12)包括预埋螺纹管(121)、安装板(122)和盖板(123),所述安装板(122)上设置有竖直且互相平行的支撑板(124),所述风管(13)设置在支撑板(124)的中间,所述盖板(1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伶黄利管彦昆
申请(专利权)人:邓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