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575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果蔬采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包括背箱,所述背箱内壁顶端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背箱靠近挂钩内壁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背箱靠近安装板顶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背箱外表面的背面设置有封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背箱的内部固定连接一个吸风机,在吸风机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一个固定管,固定管通过连接管与收纳块固定连接,其中在收纳块的内部设置有裁断刀,在使用时,将成熟的葡萄放置在收纳块的内部,使用裁断刀将其裁断,同时通过吸风机的作用,能够将葡萄吸入背箱的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解决了人工采摘劳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果蔬采摘装置
,特别是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圆叶葡萄属于葡萄科圆叶葡萄亚属,具有许多品种,其起源于美国,是世界公认抗病性最强的葡萄品种,对葡萄生产常见的多种病虫害均表现高抗,甚至免疫,因此适合在我国湿热地区种植,它富含营养,其多酚类化合物及白藜芦醇等物质含量丰富,并具有令人愉悦的花、果香味,风味独特,由于其果实各种物质含量丰富,口感独特,食用后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在食用圆叶葡萄果实之后再食用其他欧亚种葡萄会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圆叶葡萄抗病性强,因此极少需要喷洒农药,管理成本低,很容易达到绿色无公害食品等级。
[0003]圆叶葡萄与其他欧亚种葡萄的成熟机制存在很大差异,即来自同一串葡萄的不同颗之间的成熟期存在差异,导致在同一时间,来自同一串葡萄的不同颗葡萄成熟程度不同,从完全成熟的到还没有开始成熟的都有存在,圆叶葡萄在成熟机制上的这一特点导致采收时无法整串同时采收,必须按成熟程度分类一颗颗采摘,先采收成熟的果实,目前多是采用人工的采摘方式进行采摘,这种采摘方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点:
[0004]人工一颗颗进行采摘,存在着采摘劳动量较大,且采摘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包括背箱,所述背箱内壁顶端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背箱靠近挂钩内壁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背箱靠近安装板顶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背箱外表面的背面设置有封门,所述背箱远离封门外表面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安装板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外表面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固定管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块,所述收纳块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顶面的中部开设安装孔,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裁断刀,所述裁断刀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
[0007]可选的,四个所述挂钩的高度均低于封门的高度,四个所述挂钩的高度均与安装板的外表面完全不接触。
[0008]可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小于固定管的直径,所述固定管贯穿通孔。
[0009]可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宽度不大于裁断刀的厚度,所述放置槽的深度大于裁断刀的高度。
[0010]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直径与安装孔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杆贯穿安装孔。
[0011]可选的,所述弹簧的内径不小于连接杆的直径,所述弹簧外表面的两侧分别与收纳块顶面以及连接杆顶端的底面相贴合。
[0012]可选的,所述连接管的材质为塑胶,所述连接管的内径略小于固定管与收纳块外表面的直径。
[0013]可选的,两个所述背带的材质均为布料,两个所述背带两端之间的距离均小于背箱的高度。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该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通过背箱的内部固定连接一个吸风机,在吸风机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一个固定管,在固定管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个连接管,在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收纳块,其中在收纳块的内部设置有裁断刀,在使用时,将成熟的葡萄放置在收纳块的内部,使用裁断刀将其裁断,同时通过吸风机的作用,能够将葡萄吸入背箱的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解决了人工采摘劳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0016]2、该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通过在背箱内壁的四周固定连接若干挂钩,在使用时,将所用的收集袋挂在挂钩上,以便于收集葡萄,同时在背箱的背面设置有封门,能够达到便于使用者,取出和更换收集袋的目的,其中在背箱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背带,方便使用者背起背箱,以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使用,且使整个装置的设计更加合理化。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背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收纳块装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收纳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背箱,2-背带,3-收纳块,4-连接管,5-固定管,6-挂钩,7-吸风机,8-安装板,9-封门,10-通孔,11-放置槽,12-安装孔,13-裁断刀,14-连接杆,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它包括有背箱1,背箱1内壁顶端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挂钩6,背箱1靠近挂钩6内壁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背箱1靠近安装板8顶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0,背箱1外表面的背面设置有封门9,背箱1远离封门1外表面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背带2,安装板8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吸风机7,吸风机7外表面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5,固定管5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连接管4远离固定管5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块3,收纳块3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壁顶面的中部开设安装孔12,放置槽11的内部设置有裁断刀13,裁断刀13外表面的顶端
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5。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27]四个挂钩6的高度均低于封门9的高度,四个挂钩6的高度均与安装板8的外表面完全不接触,在使用时,将所用的收集袋挂在挂钩6上,以便于收集葡萄,同时在背箱1的背面设置有封门9,能够达到便于使用者,取出和更换收集袋的目的,其中各部件之间完全不接触,达到为使用者预留足够操作空间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防止各部件之间产生运动干涉,另一方面能够达到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的目的。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29]通孔10的直径不小于固定管5的直径,固定管5贯穿通孔10,保证在安固定管5时,通孔10不会与固定管5之间产生影响,以达到固定管5可以顺利放置的目的,其中固定管5的存在,在操作人员使用吸风机7时,能够将葡萄通过吸风机7、固定管5吸到收集袋内。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31]放置槽11的宽度不大于裁断刀13的厚度,放置槽11的深度大于裁断刀13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放置裁断刀13,减少裁断刀13与放置槽11之间的摩擦,同时深度较深的放置槽11,便于裁断刀13收回,以方便操作人员将葡萄放置在收纳块3的内部。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0033]连接杆14的直径与安装孔12的直径相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箱(1),所述背箱(1)内壁顶端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挂钩(6),所述背箱(1)靠近挂钩(6)内壁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背箱(1)靠近安装板(8)顶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0),所述背箱(1)外表面的背面设置有封门(9),所述背箱(1)远离封门(9)外表面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背带(2),所述安装板(8)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吸风机(7),所述吸风机(7)外表面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5),所述固定管(5)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远离固定管(5)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块(3),所述收纳块(3)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内壁顶面的中部开设安装孔(12),所述放置槽(11)的内部设置有裁断刀(13),所述裁断刀(13)外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圆叶葡萄的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挂钩(6)的高度均低于封门(9)的高度,四个所述挂钩(6)的高度均与安装板(8)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李艳锋土旦吉热谢红江陶炼杨文渊南吉卓玛路贵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