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542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洋钻井平台内燃机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柴油机,用汽设备、蓄热换热器、缸套水预热换热器、水箱、水泵,柴油机废气管接蓄热换热器组成烟气余热回收管路,缸套水预热换热器接柴油机缸套水组成缸套水预热换热回路,水箱、缸套水预热换热器、蓄热换热器、用汽设备组成循环水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缸套水对循环水进行预热后再输送到蓄热换热器,通过回收烟气余热进一步提高循环水的温度,使循环水形成湿蒸汽,提供给用汽设备使用;实现对大型柴油机余热的高效率回收,进一步提高柴油机节能性能。进一步提高柴油机节能性能。进一步提高柴油机节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钻井平台内燃机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洋石油平台动力系统设备分散、功率不一且工况多变,余热回收难度较大,国内对海洋石油平台余热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的研究少且需求迫切。
[0003]绿色、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目标。船舶柴油机在工作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以及缸套冷却水的直接排放,使得柴油机系统的能源整体利用效率降低。综合利用柴油机尾气,缸套冷却水的余热,迎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4]蓄热式换热器在很多工业过程中都有所应用。但是由于目前的蓄热材料的问题使得蓄热式换热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换热能力较差;相变蓄热材料化学稳定性较差;蓄热材料对换热器管道腐蚀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充分利用了大型柴油机大量高温排气的余热资源,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柴油机的高温排气通过该换热器后排到环境中的温度可以降低到120℃,有利于环保和节能,成本较低,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柴油机,用汽设备,所述柴油机设有废气管,所述用汽设备设有供汽管、回水管,还包括蓄热换热器、水箱、水泵,所述蓄热换热器设有烟气进、出口和第一循环水进、出口,所述水箱设有供、回水口;所述废气管与烟气进口连接;所述供水口与水泵连接,水泵与第一循环水进口连接,第一循环水出口与供汽管连接,回水管与回水口连接;所述水泵装设于供水口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出口连接引风机,还包括凝汽器,所述凝汽器设有凝汽进、出口,所述凝汽进口与回水管连接,凝汽出口与回水口连接,还包括汽水分离器、阀门A,所述汽水分离器设有进汽口、供汽口、排水口;所述进汽口与第一循环水出口连接,供汽口与供汽管连接;阀门A一端与进汽口连接,另一端与凝汽进口连接,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与第一循环水出口串联,位于凝汽器和阀门A的上游,使流体只能自第一循环水出口流向凝汽器和阀门A,所述第一循环水和截止阀之间连接有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柴油机设有第一缸套水进出口,还包括缸套水预热换热器,缸套水预热换热器设有第二缸套水进出口、第二循环水进出口;所述第一缸套水进出口分别与第二缸套水进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水进口与供水口连接,第二循环水出口与第一循环水进口连接。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循环水出口和第一循环水进口之间串联有流量计,所述蓄热换热器的换热管是封装有蓄热材料的螺旋换热管,所述柴油机废气管和烟气进口之间连接有消音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稳定性好,该蓄热式换热器实现了集蓄热与非蓄热式换热方式于一体的目标,使得换热器可以在柴油机负荷较小、热源不足的情况下仍可持续工作。2.整个余热回收系统所占空间小,将蓄热式换热器应用于海洋钻井平台节约了占地面积,满足海洋钻井平台的现场空间有限制的要求,有利于现场实施。3.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自来水首先在缸套水预热换热器中与缸套冷却水进行换热,被加热的自来水在蓄热式换热器中与柴油机高温烟气进行换热,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4.整个余热回收系统换热效果高效、节能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海洋钻井平台余热利用系统与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流程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蓄热式换热器整体示意图。
[0014]图中:1阀门,2阀门A,3压力表,4缸套水预热换热器,5截止阀,6蓄热换热器,7引风机,8凝汽器,9水泵,10温度计,11汽水分离器,12水箱,13减压阀,14流量计,15消音器,16柴油机,17废气管,18用汽设备,181供汽管,182回水管,121供水口,122回水口,61第一循环水进口,62第一循环水出口,63烟气进口,64烟气出口,161第一缸套水进口,162第一缸套水出口,41第二缸套水进口,42第二缸套水出口,43第二循环水进口,44第二循环水出口,111进汽口,112供汽口,113排水口,81凝汽进口,82凝汽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6]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柴油机16、蓄热换热器6、引风机7、水箱12、缸套水预热换热器4、消音器15、压力表3、温度计10、流量计14、水泵9、阀门A2、截止阀5以及管路中其他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1,其中,蓄热换热器6可设置为多台串联,以提高余热回收效率,图中为两台;温度计10为万象型双金属温度计;流量计14为涡轮流量计;压力表3位船用压力计;阀门1为配有金属硬密封的蝶阀。
[0017]柴油机16上设有废气管17、第一缸套水进出口161和162;废气管17上装设消音器15,用汽设备18上设有供汽管181、回水管182,蓄热换热器上设有烟气进出口63和64、第一循环水进出口61和62,缸套水预热换热器上设有第二缸套水进出口41和42、第二循环水进出口43和44,水箱上设有供回水口122和121。
[0018]蓄热换热器和缸套水预热换热器内部均设有两路换热管,其中,蓄热换热器中的一路换热管为烟气余热回收管,另一路为循环水管;缸套水预热换热器中的一路换热管为缸套水余热回收管,另一路也是循环水管;蓄热换热器中的烟气余热回收管中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蓄热换热器中的循环水管为螺旋换热管,穿插于蓄热材料中,高温烟气经过蓄热材料,将热能储存到蓄热材料中,低温的循环水流经螺旋换热管时再将蓄热材料中的热能吸收,实现余热回收和蓄热。
[0019]废气管、消音器、蓄热换热器中的烟气余热回收管、引风机依次连通组成烟气余热回收管路,消音器和蓄热换热器之间还装设有配有金属硬密封蝶阀的三通装置,用于余热回收系统停用时排出废气使用。
[0020]水箱供水口、水泵、缸套水预热换热器中的循环水管、蓄热换热器中的循环水管、供汽管、用汽设备、回水管、水箱回水口依次连通组成循环水回路,水泵提供水循环的动力。
[0021]第一缸套水出口、缸套水余热回收管、第一缸套水进口依次连通组成缸套水循环回路。
[0022]蓄热换热器的第一循环水进出口处分别装设压力计、温度计,用于获取管路中流体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及时监控系统工作状态;回水管和回水口之间的管路上串联凝汽器8和流量计,用于将管路中未完全冷凝的蒸汽冷凝后再输送到水箱同时计量管路中流体流量;第一循环水出口处装设截止阀5,截止阀5位单向截止阀,使管内流体只能从蓄热换热器流向用汽设备;截止阀5和用汽设备之间连接汽水分离器11,汽水分离器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柴油机,用汽设备,所述柴油机设有废气管,所述用汽设备设有供汽管、回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热换热器、水箱、水泵,所述蓄热换热器设有烟气进、出口和第一循环水进、出口,所述水箱设有供、回水口;所述废气管与烟气进口连接;所述供水口与水泵连接,水泵与第一循环水进口连接,第一循环水出口与供汽管连接,回水管与回水口连接;所述水泵装设于供水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出口连接引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凝汽器,所述凝汽器设有凝汽进、出口,所述凝汽进口与回水管连接,凝汽出口与回水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水分离器、阀门A,所述汽水分离器设有进汽口、供汽口、排水口;所述进汽口与第一循环水出口连接,供汽口与供汽管连接;阀门A一端与进汽口连接,另一端与凝汽进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海洋钻井平台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可谊田海庆徐增强郭强林日亿冯洪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