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敏芳专利>正文

一种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539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UAP安全模块、物理层安全模块、网络层安全模块、系统层安全模块和数据库安全模块;所述UAP安全模块包括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单元、网络数据流单元和访问控制单元;所述物理层安全模块包括机房保障单元、设备冗余和链路备份单元和主机集群热备单元;所述网络层安全模块包括访问控制单元、防火墙单元和传输加密单元;所述系统层安全模块包括防病毒系统建设单元和漏洞扫描单元;所述机房保障单元包括监测传感器、报警器、监测传感器电源和备用电力输出系统,所述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机房的环境,保证机房环境达到要求,所述报警器被配置为自动告警和灭火的消防系统来确保火情及时发现并消除,所述备用电力输出系统被配置双路冗余电路、UPS电源以及汽油发电机来保证机房电力供应的持续性,使机房内的设备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保障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的业务连续性。业务连续性。业务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企业信息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许多水利工程的财务、审计等管理均是由传统的核算会计进行核算,各个水利公司的信息都是信息孤岛、分散管理的模式,很多都是由事后监管的,由人员跑腿的,由现场财务检查,财务分散核算等模式,如此进行信息或者企业信息管理,会造成信息管理部及时,标准不统一,审核效率较慢等缺点,无法对企业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如何针对各个不同企业人员或者企业信息进行有效快速的监测,保证信息及时透明,这是进行企业信息监测的难点。现有技术中,进行信息集中监测时,往往会存在集中监测设备的断电或者由于监测设备数据存储不够及时导致信息的丢失,造成企业信息监测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一种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所述系统包括UAP安全模块、物理层安全模块、网络层安全模块、系统层安全模块和数据库安全模块;所述UAP安全模块包括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单元、网络数据流单元和访问控制单元;所述物理层安全模块包括机房保障单元、设备冗余和链路备份单元和主机集群热备单元;所述网络层安全模块包括访问控制单元、防火墙单元和传输加密单元;所述系统层安全模块包括防病毒系统建设单元和漏洞扫描单元;所述机房保障单元包括监测传感器、报警器、监测传感器电源和备用电力输出系统,所述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机房的环境,保证机房环境达到要求,所述报警器被配置为自动告警和灭火的消防系统来确保火情及时发现并消除,所述备用电力输出系统被配置双路冗余电路、UPS电源以及汽油发电机来保证机房电力供应的持续性,使机房内的设备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保障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0004]所述的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漏水检测传感器、烟雾监测传感器至少之一。
[0005]所述的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所述监测传感器电源接收主电源或备用电力输出系统输出的电力,进行变换输出给监测传感器。
[0006]所述的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所述监测传感器电源包括:开关管M1-M42,电容C1-C4,电阻R1-R2,可调电阻R3,电流源I1;开关管M1-开关管M6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1的可控端分别连接开关管M1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2的可控端、开关管M9的可控端、开关管M10的可控端、开关管M23的可控端、开关管M35的可控端、开关管M36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39的可控端,开关管M1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8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8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7的可控端,开关管M8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电流源I1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另一端连接开关管M7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7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7的第一非可控端还连接开关
管M16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31的可控端;开关管M2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5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5的可控端、开关管M19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0的可控端,开关管M15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3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1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1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管M12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30的可控端;开关管M4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的可控端,开关管M4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9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0的可控端,开关管M9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3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4的可控端;开关管M5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6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10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0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0的第二非控端还连接开关管M12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6的第二非可控端分别连接开关管M14的第一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18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3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4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9的可控端,开关管M11-M14的第二非可控端均连接开关管M16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6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17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17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8的可控端,开关管M17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1的可控端、开关管M22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4的可控端,开关管M19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0的可控端,开关管M19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1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1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1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2的可控端,开关管M18的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6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18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20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5可控端和开关管M32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0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2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2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3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23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4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6的可控端,开关管M24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5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2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M6的第一非可控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M26的可控端,开关管M26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输出电源Vout、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管M31的可控端,可调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管M27-M28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27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8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8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27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5的第三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2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9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4的可控端,开关管M29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0的第二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31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1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40-M41的可控端、开关管M43的可控端,开关管M31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32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5的可控端,开关管M32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3的可控端,开关管M32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34-M38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34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5的第二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3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4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3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3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35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5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6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39的可控端,开关管M3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9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开关管M40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M40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
关管M40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41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43的可控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M36的第二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41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41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UAP安全模块、物理层安全模块、网络层安全模块、系统层安全模块和数据库安全模块;所述UAP安全模块包括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单元、网络数据流单元和访问控制单元;所述物理层安全模块包括机房保障单元、设备冗余和链路备份单元和主机集群热备单元;所述网络层安全模块包括访问控制单元、防火墙单元和传输加密单元;所述系统层安全模块包括防病毒系统建设单元和漏洞扫描单元;所述机房保障单元包括监测传感器、报警器、监测传感器电源和备用电力输出系统,所述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机房的环境,保证机房环境达到要求,所述报警器被配置为自动告警和灭火的消防系统来确保火情及时发现并消除,所述备用电力输出系统被配置双路冗余电路、UPS电源以及汽油发电机来保证机房电力供应的持续性,使机房内的设备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保障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的业务连续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漏水检测传感器、烟雾监测传感器至少之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电源接收主电源或备用电力输出系统输出的电力,进行变换输出给监测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企业信息监测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电源包括:开关管M1-M42,电容C1-C4,电阻R1-R2,可调电阻R3,电流源I1;开关管M1-开关管M6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1的可控端分别连接开关管M1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2的可控端、开关管M9的可控端、开关管M10的可控端、开关管M23的可控端、开关管M35的可控端、开关管M36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39的可控端,开关管M1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8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8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7的可控端,开关管M8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电流源I1的一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另一端连接开关管M7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7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7的第一非可控端还连接开关管M16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31的可控端;开关管M2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5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5的可控端、开关管M19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0的可控端,开关管M15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3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1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1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管M12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30的可控端;开关管M4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的可控端,开关管M4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9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0的可控端,开关管M9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3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4的可控端;开关管M5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6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10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0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0的第二非控端还连接开关管M12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6的第二非可控端分别连接开关管M14的第一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18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3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4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9的可控端,开关管M11-M14的第二非可控端均连接开关管M16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16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17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17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8的可控端,开关管M17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1的可控端、开关管M22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4的可控端,开关管M19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0的可控端,开关管M19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1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1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1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2的可控端,开关管M18的的第一非可控端连
接开关管M6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18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20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5可控端和开关管M32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0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2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2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3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23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4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6的可控端,开关管M24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5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2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M6的第一非可控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M26的可控端,开关管M26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2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输出电源Vout、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管M31的可控端,可调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管M27-M28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27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8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28的第二非可控端,开关管M27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5的第三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2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29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14的可控端,开关管M29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0的第二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31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1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40-M41的可控端、开关管M43的可控端,开关管M31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32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25的可控端,开关管M32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3的可控端,开关管M32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34-M38的第一非可控端连接输入电源Vin,开关管M34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5的第二非可控端和开关管M3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4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3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3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35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5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6的可控端和开关管M39的可控端,开关管M35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39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管M39的第二非可控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开关管M40的第一非可控端,开关M40的第二非可控端接地,开关管M40的可控端连接开关管M41的可控端和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芳杨鹏陈广杰魏竹明朱孝静吕珊珊姜剑火霞李传阳胡琳宋斌李钟宁崔赛飞宋赞赞朱瑞孙志平郭涛王晓娟国欣曹琳马克赵娟刘媛胥超路瑶高群立赵静郭娟孙文策李万煜
申请(专利权)人:李敏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