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35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底部呈阵列结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床体的顶部四个拐角处阵列设置有支杆,且支杆的外壁包裹有防护布,且防护布上设置有拉链,所述床体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预留槽,且预留槽内活动设置有垂直于床体的防脱板,所述床体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转板,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一俯仰调节组件,且俯仰调节组件驱动翻转板以转轴为基点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治疗床采用支杆和防护布的组合结构,可以对治疗床上的新冠肺炎病患营造隔离的独立空间,防止新冠肺炎病患排出的感染病毒四处飘散而造成周围群体感染的现象,有利于对新冠肺炎病患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床的安全性。提高了治疗床的安全性。提高了治疗床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该病毒正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需要借助治疗床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以提供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良好的休息环境,以及对医护人员提供便捷可行的治疗环境,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0003]现有的治疗床通常采用敞开式的结构,使得床上的病患与医护人员之间仅依靠医用防护服进行防护,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当医用防护服出现破损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呼出的有害气体极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从而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危险性,不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安全救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可以在床上营造相互密闭的空间,为医护人员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之间增加防护措施的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包括床体:
[0006]所述床体的底部呈阵列结构设置有支撑架;
[0007]所述床体的顶部四个拐角处阵列设置有支杆,且支杆的外壁包裹有防护布,且防护布上设置有拉链;
[0008]所述床体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预留槽,且预留槽内活动设置有垂直于床体的防脱板;
[0009]所述床体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转板,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一俯仰调节组件,且俯仰调节组件驱动翻转板以转轴为基点转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支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母带,所述防护布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子带;
[0012]通过魔术母带与魔术子带的对应粘贴,将支杆与防护布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俯仰调节组件包括一螺纹贯穿设置在床体上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球头,且球头与翻转板底部的球座活动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调节螺杆的底部设有插槽,且插槽内设置有垂直于调节螺杆的握杆。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预留槽的内壁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自由端与防脱板的底部弹性连接。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床体上贯穿设置有定位块,所述防脱板上设有定位槽;
[0021]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的对应卡接,将床体与防脱板连接。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接有万向自锁轮。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四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平行于床体的承载板,且承载板上设置有储存柜,且储存柜内活动设置有抽屉。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7]所述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螺杆,且安装螺杆与床体上的螺槽旋接。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9]该治疗床采用支杆和防护布的组合结构,可以在床体上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从而对治疗床上的新冠肺炎病患营造隔离的独立空间,防止新冠肺炎病患排出的感染病毒四处飘散而造成周围群体感染的现象,有利于对新冠肺炎病患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布与支杆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俯仰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床体与防脱板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例说明:
[0035]1、拉链;2、防护布;21、魔术子带;3、支杆;31、魔术母带;32、安装螺杆;4、翻转板;5、床体;51、预留槽;52、弹簧;6、俯仰调节组件;61、调节螺杆;62、球头;63、球座;64、握杆;7、支撑架;8、万向自锁轮;9、定位块;10、抽屉;11、储存柜;12、承载板;13、防脱板;13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7]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包括床体5:
[0038]床体5的底部呈阵列结构设置有支撑架7;
[0039]床体5的顶部四个拐角处阵列设置有支杆3,且支杆3的外壁包裹有防护布2,且防护布2上设置有拉链1;
[0040]床体5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预留槽51,且预留槽51内活动设置有垂直于床体5的防脱板13;
[0041]床体5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转板4,床体5上设置有一俯仰调节组件6,且俯仰调节组件6驱动翻转板4以转轴为基点转动。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新冠肺炎病患躺在床体5上,将防护布2包裹在支杆3的外侧,并
通过拉链1将防护布2闭合,使得防护布2与床体5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防止新冠肺炎病患排出的病毒四处飘散而造成群体感染的情况,然后将防脱板13从预留槽51内移出,使其裸露在外,在床体5的两侧形成防护,防止新冠肺炎病患从床体5上掉落下来,另一方面通过俯仰调节组件6的调节作用,可以驱动翻转板4使其在转轴(图中未示出)的转动作用下俯仰调节,改变翻转板4的俯仰角度,提供给新冠肺炎病患背部和头部依靠的支撑。
[0043]如图2所示,支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母带31,防护布2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子带21,通过魔术母带31与魔术子带21的对应粘贴,将支杆3与防护布2连接,可以对防护布2和支杆3的连接处起到稳定粘贴的作用,防止防护布2在支杆3上发生随意上下滑动的现象,提高了防护布2包裹的稳定性。
[0044]如图1和图3所示,俯仰调节组件6包括一螺纹贯穿设置在床体5上的调节螺杆61,调节螺杆61的顶部设置有球头62,且球头62与翻转板4底部的球座63活动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杆61使其贯穿床体5并带动球头62转动,使得球头62在球座63内旋转,即可将调节螺杆61的旋转驱动力转化为线性驱动力,从而推动翻转板4以转轴为基点进行俯仰旋转调节。
[0045]如图3所示,调节螺杆61的底部设有插槽(图中未示出),且插槽内设置有垂直于调节螺杆61的握杆64,用来提供给医护人员手掌握取的受力点,方便对俯仰调节组件6进行旋转操作。
[0046]如图4所示,预留槽51的内壁设置有弹簧52,且弹簧52的自由端与防脱板13的底部弹性连接,用来对防脱板13提供弹性支撑的作用,方便将防脱板13从预留槽51内移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包括床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5)的底部呈阵列结构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床体(5)的顶部四个拐角处阵列设置有支杆(3),且支杆(3)的外壁包裹有防护布(2),且防护布(2)上设置有拉链(1);所述床体(5)上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预留槽(51),且预留槽(51)内活动设置有垂直于床体(5)的防脱板(13);所述床体(5)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翻转板(4),所述床体(5)上设置有一俯仰调节组件(6),且俯仰调节组件(6)驱动翻转板(4)以转轴为基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母带(31),所述防护布(2)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子带(21);通过魔术母带(31)与魔术子带(21)的对应粘贴,将支杆(3)与防护布(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冠肺炎病患收治用专用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调节组件(6)包括一螺纹贯穿设置在床体(5)上的调节螺杆(61),调节螺杆(61)的顶部设置有球头(62),且球头(62)与翻转板(4)底部的球座(63)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冠肺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熹肖瑶刘诗晴贺泰来王佳豪刘国栋韩斐欧阳锡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