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华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72526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0
本申请涉及护肤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精华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精华油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A组:第一基础油余量;第一润肤剂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华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护肤品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精华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精华油实质为油性的精华液,属于脂溶性产品,质地清爽不粘腻,更容易深入肌肤内部;其主要功效是减少皮肤干燥、软化肌肤。尤其适合在干燥季节,单独或混合护肤品进行使用。
[0003]相关技术中的精华油,其最主要的成分为脂类以及常用的具有抗衰功能的皮肤调理剂,通过普通的均质机混合均质获得。。常见的均质机,参照图1,主要包括储料罐2、输送泵机11、稳压腔12、均质阀13以及连通上述组成部分的输送管道5。在对物料进行均质时,将组成部分的物料统一导入储料罐2中,通过输送泵机11将储料罐2中的物料按照一定的速率和一定的压力输送至稳压腔12中,使稳压腔12内的压力保持在一个压力值范围内,对物料进行除菌处理,且将物料输送至均质阀13进行均质处理,从而完成了物料的均质处理。
[0004]原料成分和均质后产品粒径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在皮肤上的渗透性,仅仅只是利用原料成分自身的渗透性能,很难在皮肤上达到很好的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精华液在皮肤上的渗透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精华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华油,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A组:第一基础油余量;第一润肤剂2-40%;抑菌抗氧剂0.03-0.3%;B组:第二基础油2-40%;第二润肤剂2-36%;抗氧化剂0.06-2%;第一调理剂0.03-2%;第二调理剂0.03-2%;第三调理剂0.03-2%;第四调理剂0.03-5%;香精0.005-0.5%;所述第一基础油为非挥发性非硅油;
所述第二调理剂由0.3-1.5%的粉团扇藻叶状体提取物和余量的脂溶性油剂A组成;所述第三调理剂由0.01-0.1%的海茴香提取物和余量的脂溶性油剂B组成;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维生素E)和生育酚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基础油为精华油整体提供承载相。粉团扇藻叶状体提取物可作为皮肤调理剂,有活肤和润肤的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性可用于抗衰;另外,对透明质酸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可作为保湿剂。海茴香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活性,能抑制亚油酸的过氧化作用和络氨酸酶的活性,具有美白和抗衰作用。生育酚(维生素E)和生育酚乙酸酯为保湿剂和抗氧化剂,可保持胶原蛋白水平,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0008]由试验可知,包含粉团扇藻叶状体提取物的第二调理剂、包含海茴香提取物的第三调理剂和抗氧化剂复配后,相同时间内皮肤的弹性增加量更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透皮吸收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脂溶性油剂A为霍霍巴籽油,所述脂溶性油剂B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试验可知,可进一步提高相同时间内皮肤的弹性增加量更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透皮吸收量。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由质量份数比为(1-2):5的生育酚(维生素E)和生育酚乙酸酯组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试验可知,可进一步提高相同时间内皮肤的弹性增加量更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渗透吸收量。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础油由质量份数比为1:(0.85-1)的霍霍巴籽油和异十六烷组成;第一基础油为甘油三(乙基己酸)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试验可知,可进一步提高相同时间内皮肤的弹性增加量更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渗透吸收量。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调理剂为辅助剂、柔肤剂和抗炎剂中的至少两种,且必包含占第四调理剂60-88%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为全缘叶澳洲坚果籽油和野大豆油中的至少一种。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剂中,全缘叶澳洲坚果籽油的推展性及吸收性好,可以强化肌肤抵抗力,提升皮肤柔嫩感,并具有部分天然防晒能力。野大豆油可促进表皮生长,滋养皮肤,缓解皮肤干燥粗糙,提升皮肤柔嫩感。
[0017]由试验可知,可进一步提高相同时间内皮肤的弹性增加量更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渗透吸收量。
[0018]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剂由质量份数比为(6.5-6.8):1的缘叶澳洲坚果籽油和野大豆油组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试验可知,选优复配量的辅助剂可进一步提高相同时间内皮肤的弹性增加量更大,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渗透吸收量。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润肤剂由占精华油总量1-20%的角鲨烷、占精华油总量0.5-8%的白池花籽油和余量的油橄榄果油组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鲨烷是一种使用感极佳的动物油脂,对皮肤有较好的亲和性,和自身的皮脂膜可以融合,在肌肤表面形成天然的屏障。白池花籽油作为一种基础
油脂,可作为润肤剂和保湿剂使用,含有抗氧化作用的长链脂肪酸,其中的脱皮激素具有防止水分流失、再生皮肤的作用,是皮肤新陈代谢活化剂。油橄榄果油天然的润肤油脂,能够深度滋养肌肤;理想的按摩脂或护理产品的载体。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华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A组原料进行混合,同时进行加热,加热至60℃保温,搅拌至均匀后,降温至45℃一下,得到A相;S2:将B组原料加入A相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相;S3:将混合相通过不小于800目的滤网,得到过滤后料液;S4:将过滤后料液进行均质;所述步骤S1、S2可同时进行。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得更加澄清透明且均匀的滤后料液,可获得更好的均质效果。从试验可看出,通过过滤的精华油,使用后相同时间内的抗衰效果更好,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渗透量。
[002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华油生产设备,采用如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精华油,包括机体、储料罐以及输送管道,输送泵机、稳压腔、均质阀均包含于机体内,储料罐、输送泵机、稳压腔、均质阀均通过输送管道依次连通,还包括中转罐,所述输送管道连通均质阀出料端和中转罐,所述中转罐通过输送管道与储料罐连通。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物料进行均质时,首先将各组成部分的物料倒入储料罐中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机体内的输送泵机将储料罐中的物料按照一定的速率抽入稳压腔中,使稳压腔内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压力范围,物料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均质阀完成均质,完成均质后的物料重新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中转罐中,待物料全部完成均质后,将中转罐中的物料重新导入至储料罐中,并通过储料罐再次输送至机体内进行循环均质,直至达到所需的均质效果,从而实现了对物料的充分均质。
[0026]可以将产品的粒径达到100-200nm级别,大大提高精华油的渗透性能,同时提高了精华油的稳定性和保湿功效。
[0027]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罐周壁靠下的位置开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储料罐外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封闭套,当所述封闭套滑动至进气孔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华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A组:第一基础油 余量;第一润肤剂2-40%;抑菌抗氧剂0.03-0.3%;B组:第二基础油2-40%;第二润肤剂2-36%;抗氧化剂0.06-2%;第一调理剂0.03-2%;第二调理剂0.03-2%;第三调理剂0.03-2%;第四调理剂0.03-5%;香精0.005-0.5%;所述第一基础油为非挥发性非硅油;所述第二调理剂由0.3-1.5%的粉团扇藻叶状体提取物和余量的脂溶性油剂A组成;所述第三调理剂由0.01-0.1%的海茴香提取物和余量的脂溶性油剂B组成;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维生素E)和生育酚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华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油剂A为霍霍巴籽油,所述脂溶性油剂B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华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由质量份数比为(1-2):5的生育酚(维生素E)和生育酚乙酸酯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华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础油由质量份数比为1:(0.85-1)的霍霍巴籽油和异十六烷组成;第一基础油为甘油三(乙基己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华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调理剂为辅助剂、柔肤剂和抗炎剂中的至少两种,且必包含占第四调理剂60-88%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为全缘叶澳洲坚果籽油和野大豆油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华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剂由质量份数比为(6.5-6.8):1的缘叶澳洲坚果籽油和野大豆油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华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肤剂由占精华油总量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梦蝶黄刚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