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04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钻完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包括表层套管,所述表层套管侧壁上设有预留窗口,底端连接有浮鞋;表层套管内置斜向器,所述斜向器与表层套管之间通过连接于表层套管底部的端部定位连接;所述斜向器中部设有中心流道,所述中心流道的直径与钻杆相匹配,且中心流道上方连接外部钻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井后直接采用常规钻具大角度开窗造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约钻井时间和成本。间和成本。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钻完井
,涉及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低渗透超浅层油田的部分油层埋深小于200米,由于表层黄土层地质松软,无法进行造斜作业,需要下套管封固,导致水平井造斜率超出了常规钻井装备的造斜能力,水平井开发受到限制,而采用大规模直井和普通定向井进行开发,钻井成本高,储层控制面积小,单井产量低、产量衰减快,达不到经济、高效开发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超浅层油藏常规钻井技术无法实现高造斜率水平井建井的问题,提供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及造斜方法,以实现垂深少于200米的超浅层油藏水平井开发。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5]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包括表层套管,所述表层套管侧壁上设有预留窗口,底端连接有浮鞋;表层套管内底端上方设有端部定位装置,所述端部定位装置为内部中空的环状结构,其上端设有45
°
内倒角;还包括斜向器,所述斜向器包括从上至下的三段式结构,分别为上段、中段及下段,上段为含有斜面的造斜体,中段为柱状结构,下段伸入至端部定位装置中,斜向器内还设有贯通上段、中段及下段的中心流道,所述中心流道的直径与外部钻杆相匹配;其中, 端部定位装置的内径与斜向器的下段外径相匹配,端部定位装置的外径、斜向器的上段、中段的外径与表层套管内径相匹配。
[0006]所述表层套管与浮鞋之间通过浮鞋连接端通过螺纹连接;端部定位装置位于浮鞋连接端上方。
[0007]所述表层套管与端部定位装置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08]所述斜向器的下段与端部定位之间还通过密封圈密封。
[0009]所述中心流道上方设有与用于与钻杆连接的连接螺纹。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1]本技术固井后直接采用常规钻具大角度开窗造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约钻井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造斜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表层套管,2.钻杆,3.预留窗口,4.连接螺纹,5.斜向器,6.中心流道,7.端部定位装置,8.密封圈,9.浮鞋连接端,10.浮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包括表层套管1,所述表层套管1侧壁上设有预留窗口3,底端连接有浮鞋10;表层套管1内底端上方设有端部定位装置7,所述端部定位装置7为内部中空的环状结构,其上端设有45
°
内倒角;还包括斜向器5,所述斜向器5包括从上至下的三段式结构,分别为上段、中段及下段,上段为含有斜面的造斜体,中段为柱状结构,下段伸入至端部定位装置7中,斜向器5内还设有贯通上段、中段及下段的中心流道6,所述中心流道6的直径与外部钻杆2相匹配;其中, 端部定位装置7的内径与斜向器5的下段外径相匹配,端部定位装置7的外径、斜向器5的上段、中段的外径与表层套管1内径相匹配。
[0017]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0018]初始状态时,预留窗口3通过易钻材料填充。使用时,按正常下套管作业程序,将表层套管1和浮鞋10组成的套管柱下入井底,此处井底深度要超过黄土层20米,然后钻杆2通过连接斜向器5下如井内,斜向器5通过端部定位装置7与表层套管1连接。然后通过内插管法固井作业,固井完成后,将钻杆2反转脱扣,取出。固井作业完成,水泥浆侯凝48小时后,从井口直接下入造斜钻头,通过斜向器5的导向作用,钻头直接从预留窗口3开窗侧钻,完成大角度造斜。完钻后,斜向器5通过下入打捞工具回收,重复利用。
[0019]实施例2
[002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
[0021]所述表层套管1与浮鞋10之间通过浮鞋连接端9通过螺纹连接;端部定位装置7位于浮鞋连接端9上方。所述表层套管1与端部定位装置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斜向器5的下段与端部定位之间还通过密封圈8密封。所述中心流道6上方设有与用于与钻杆2连接的连接螺纹4。
[0022]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0023]初始状态时,预留窗口3通过易钻材料填充。使用时,按正常下套管作业程序,将表层套管1和浮鞋10组成的套管柱下入井底,此处井底深度要超过黄土层20米,然后钻杆2通过连接螺纹4连接斜向器5下如井内,斜向器5通过端部定位装置7与表层套管1连接,密封圈8密封斜向器5与端部定位装置7的间隙。然后通过内插管法固井作业,固井完成后,将钻杆2反转脱扣,取出。固井作业完成,水泥浆侯凝48小时后,从井口直接下入造斜钻头,通过斜向器5的导向作用,钻头直接从预留窗口3开窗侧钻,完成大角度造斜。完钻后,斜向器5通过下入打捞工具回收,重复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浅层水平井表层预斜套管柱结构,包括表层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套管(1)侧壁上设有预留窗口(3),底端连接有浮鞋(10);表层套管(1)内底端上方设有端部定位装置(7),所述端部定位装置(7)为内部中空的环状结构,其上端设有45
°
内倒角;还包括斜向器(5),所述斜向器(5)包括从上至下的三段式结构,分别为上段、中段及下段,上段为含有斜面的造斜体,中段为柱状结构,下段伸入至端部定位装置(7)中,斜向器(5)内还设有贯通上段、中段及下段的中心流道(6),所述中心流道(6)的直径与外部钻杆(2)相匹配;其中, 端部定位装置(7)的内径与斜向器(5)的下段外径相匹配,端部定位装置(7)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军于小龙展转盈李雨桐王仙仙马彬杨全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