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三维数字化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498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三维数字化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块,用于在网页客户端进行三维场景的选择、漫游、放大、缩小等鼠标操作功能;地下管网设施可视化模块,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地下隐蔽工程范围内的智能化三维可编辑模型,将地下隐蔽工程的设施、设备,以直观、三维立体化、局部微观精确化的方式表达;对象编码模块,用于实现对象的编码;对象与图纸资料关联模块,实现电厂运维的基础数据集成,提供技术最先进的通用一体化数据集成途径。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整合电厂各业务单元,实现系统的跨域异构、打破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提高电厂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提高电厂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化三维数字化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厂地下管网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化三维数字化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电企业通过部署各种基础的信息系统(如:SIS、MIS/ERP、OA、企业邮箱、门禁监控系统、生产两票等),完成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并解决初步的信息化数据采用和应用,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有”与“无”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如何优化提高设备管理效率,降低投资,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有效解决人员缺少、生产成本偏高等成为电厂智慧化的下阶段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三维数字化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视化三维数字化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0005]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块,用于在网页客户端进行三维场景的选择、漫游、放大、缩小等鼠标操作功能,在三维场景中可进行距离测量以进行设施、设备、管道之间的距离量算,在三维场景中拉选任意切面、显示电厂的断面分析图,以查看设施、设备、管道等对象的坐标、属性等数据,查看电厂地下设施,查看选中的挂线、设备对应的属性数据、图片、电子建设图纸等,使模型与数据综合展示,实现对管线、设备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0006]地下管网设施可视化模块,用于以现场实际管道、设备、建筑物为准,按照电厂图纸资料,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地下隐蔽工程范围内的智能化三维可编辑模型,将地下隐蔽工程的设施、设备,以直观、三维立体化、局部微观精确化的方式表达;
[0007]对象编码模块,用于以电厂已有的编码导则为基础,实现对象的编码,涵盖土建建筑、结构、总图、水工、电缆桥架、通风、热工、通讯、消防等各专业地下设备/设施(仅涉及地下管网部分的设备设施及系统);
[0008]对象与图纸资料关联模块,使用数据智能提取引擎,对已收集的各项工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出图纸文档中的工程对象信息,创建图纸文档对象与工程对象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图纸文件进行数据及文本挖掘,将导入到系统中的图纸文档从普通的电子文件变成带有活化的工程对象信息的图纸文档,以实现电厂运维的基础数据集成,提供技术最先进的通用一体化数据集成途径。
[0009]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数字化电厂的建设,可整合电厂各业务单元,实现系统的跨域异构、打破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依靠网络技术已面向服务生产为基础,将电厂各业务流程连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优势、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提高电厂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1]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厂已建设完成的地下管网系统,通过三维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为载体,采用工业设计软件对全厂地下隐蔽工程和地上建筑外观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地下管网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的基础应用和业务应用,包括: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块、地下管网设施可视化模块、对象编码模块、对象与图纸资料关联模块。
[0012]其中,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块实现快速访问二维图纸/三维信息化模型数据进行信息检索,查询和管理功能。地下管网设施可视化模块实现以三维模型为核心的可视化地下隐蔽工程信息(三维模型、工程图纸和文件等)的集成化和关联性的管理;对象编码模块以设备设施的编码信息作为对象的核心信息,以属性的方式与对象进行关联;对象与图纸资料关联模块用于图纸文档对象与工程对象间的关联关系管理。
[0013]1)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块
[0014]该功能实现在网页客户端进行三维场景的选择、漫游、放大、缩小等鼠标操作功能。在三维场景中进行距离测量,方便设施、设备、管道之间的距离量算。在三维场景中拉选任意切面,显示电厂的断面分析图,可以查看设施、设备、管道等对象的坐标、属性等数据,方便电厂地下设施的查看。方便的查看选中的挂线、设备对应的属性数据、图片、电子建设图纸等,使模型与数据综合展示,实现对管线、设备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0015]2)地下管网设施可视化模块
[0016]以现场实际管道、设备、建筑物为准,按照电厂图纸资料,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地下隐蔽工程范围内的智能化三维可编辑模型,将地下隐蔽工程的设施、设备,以直观、三维立体化、局部微观精确化的方式表达。
[0017]3)对象编码模块
[0018]平台以电厂已有的编码导则为基础,实现对象的编码,涵盖土建建筑、结构、总图、水工、电缆桥架、通风、热工、通讯、消防等各专业地下设备/设施(仅涉及地下管网部分的设备设施及系统)。
[0019]4)对象与图纸资料关联模块
[0020]平台使用强大数据智能提取引擎,对已收集的各项工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出图纸文档中的工程对象信息,创建图纸文档对象与工程对象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图纸文件进行数据及文本挖掘,将导入到系统中的图纸文档从普通的电子文件变成带有活化的工程对象信息的图纸文档,缩短了用户检索文档所花费的时间,同时也增强了工程全生命周期内文档的粘合性,将其中无序、独立的文档转变成一个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网。实现电厂运维的基础数据集成,提供技术最先进的通用一体化数据集成途径。
[0021]本专利技术中的三维数字化系统基于工程对象的三维数字化设计以kks编码为基础,将二维图纸、设备厂家资料及部分由现场测绘取得的数据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地下管网的三维建模,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的信息化模型可以准确、直观的将地下管网总貌及细节呈现在眼前,将kks编码与三维信息化模型及相关设计、施工信息进行信息整合,利用数字化电厂信息管理平台发布供电厂人员查看。
[0022]通过三维信息模型集成隐蔽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建立起可视化的设备数据
库,实现三维数字化移交等功能。应用于地下管网显示、场景显示,可提高劳动效率、规范资料和数据管理。
[0023]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传统电厂的生产运营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提升机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经营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24]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数字化电厂的建设,可整合电厂各业务单元,实现系统的跨域异构、打破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依靠网络技术已面向服务生产为基础,将电厂各业务流程连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优势、进行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提高电厂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三维数字化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块,用于在网页客户端进行三维场景的选择、漫游、放大、缩小等鼠标操作功能,在三维场景中可进行距离测量以进行设施、设备、管道之间的距离量算,在三维场景中拉选任意切面、显示电厂的断面分析图,以查看设施、设备、管道等对象的坐标、属性等数据,查看电厂地下设施,查看选中的挂线、设备对应的属性数据、图片、电子建设图纸等,使模型与数据综合展示,实现对管线、设备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地下管网设施可视化模块,用于以现场实际管道、设备、建筑物为准,按照电厂图纸资料,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地下隐蔽工程范围内的智能化三维可编辑模型,将地下隐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芳刘铁苗齐建平徐志强胡大龙姚金元范二利王尚禹段立国赵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