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497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空心管连接的水雾发生装置、离子去除装置和水雾回收装置,离子去除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铜极板和石墨极板,铜极板与外接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石墨极板外接直流电源正极连接;水雾回收装置为筒状结构,水雾回收装置内部靠近上端开口位置处设置有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水雾回收装置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偏下设置有高导电性负电刀梁,高导电性负电刀梁尖端朝上放电,不锈钢网罩与外接的特高压直流电源正极连接,特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与高导电性负电刀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体处理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场吸附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等各项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我国目前水体污染问题,却日益加剧。尤其是干旱地区浓盐水的淡化处理回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类废水富含Na
+
、Ca
2+
、Cl-等其他离子,具有极高的含盐量,很难进行生化处理。而目前现存的多效蒸发、反渗透膜法及电渗析法等处理方式因处理量小、成本极高而未能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体处理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空心管连接的水雾发生装置、离子去除装置和水雾回收装置,水雾发生装置即为水雾发生器,离子去除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铜极板和石墨极板,铜极板与外接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石墨极板外接直流电源正极连接;水雾回收装置为筒状结构,上端贯通开口,下端封闭以便接受水滴,水雾回收装置内部靠近上端开口位置处设置有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水雾回收装置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偏下设置有绝缘支撑底座,绝缘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高导电性负电刀梁,高导电性负电刀梁尖端朝上放电,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与外接的特高压直流电源正极连接,特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与高导电性负电刀梁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0007]铜极板和石墨极板均平行于所述空心管且贴合空心管内壁设置。
[0008]铜极板和石墨极板之间间距为0.3mm-1mm,铜极板和石墨极板极板长度为15-20cm。
[0009]高导电性负电刀梁的尖端与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的中心位置对齐,且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平面最大直径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径相等,筒状结构管壁厚度为管径的1/400-1/100。
[0010]高导电性负电刀梁的刀梁刃口口径为0.1-0.15mm,刀长为1-2mm,刀梁距网罩顶端为25-35cm。
[001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基于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12]步骤1、将待处理废水注入水雾发生装置中,将废水雾化成高浓度水蒸气;
[0013]步骤2、待水蒸气通过水雾进气口沿装置管道扩散至水雾发生装置,对外接的直流电源通电,电源与极板之间电子的流动,使得石墨极板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铜极板得到电子
而带负电,从而水雾中混乱散布的正、负离子因异性电荷的吸引而被极板吸附达到饱和,实现废水脱盐处理;
[0014]步骤3、通电时间结束时,两极板电荷会互相中和,离子因失去电荷引力而脱离极板,实现解吸附效果;
[0015]步骤4、去除离子后的清洁水雾因空气浮力的作用沿装置管道从水雾进气口扩散至水雾回收装置内,对外接的特高压直流电源通电,高压静电场电晕放电,电离空气分子为正离子、负离子以及电子,正离子因电荷吸引而迁移,在带负电的刀梁顶端被中和,负离子沿电场线向半球形的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加速移动,移动途中与扩散至此的水雾碰撞,使得水雾而带负电,大量带负电荷水雾在正极处聚集成液滴,最终因重力作用下落至圆柱形水滴回收处,从而实现对废水的回收再利用。
[0016]本专利技术第二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0017]步骤2中对外接的直流电源通电,使电场强度为3.0
×
104—3.3
×
104V
·
m-1
,通电时间为30-40min。
[0018]步骤4中对外接的特高压直流电源通电时电源电压为30KV-80KV。
[0019]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由以下步骤制得:
[0020]步骤a、选取丝径为6-8μm的不锈钢丝网,在1.5-2%体积分数的H2O2中水浴1-2h去除表面油脂,取出膜后利用超纯水冲洗;
[0021]步骤b、制备电镀液:0.3-0.4mol/L硫酸、0.15-0.2mol/L乙二酸,0.15-0.2mol/L乙二醇,0.4-0.42mol/L苯胺、0.0015-0.002g/L十二烷基硫酸钠。
[0022]步骤c、修饰聚苯胺,采用循环伏安法三电极体系扫描电压为0.2-1.2v,扫幅0.05,扫描圈数400-500圈,制得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回收装置进行废水的处理及回收技术,以水雾发生装置对高浓度特种废水进行雾化处理,以电场诱导离子定向迁移对水雾中离子进行去除,以静电场水雾回收装置对清洁水雾进行回收,处理废水时,操作方便、装置结构简单、对环境污染程度小,处理过程中只需耗费电能,无需外加化学物质等其他方式即可实现难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同时也可同时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回收再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做到对水资源的节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中离子去除装置的;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中水雾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水雾发生器,2.直流电源,3.铜极板,4.石墨极板,5.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6.特高压直流电源,7.高导电性负电刀梁,8.绝缘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9]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依次通
过空心管连接的水雾发生装置、离子去除装置和水雾回收装置,水雾发生装置即为水雾发生器1,离子去除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铜极板3和石墨极板4,铜极板3与外接直流电源2负极连接,石墨极板4外接直流电源2正极连接;所述水雾回收装置为筒状结构,上端贯通开口,下端封闭以便接受水滴,水雾回收装置内部靠近上端开口位置处设置有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5,水雾回收装置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偏下设置有绝缘支撑底座8,绝缘支撑底座8上设置有高导电性负电刀梁7,高导电性负电刀梁7尖端朝上放电,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5与外接的特高压直流电源6正极连接,特高压直流电源6的负极与高导电性负电刀梁7连接。
[0030]铜极板3和石墨极板4均平行于所述空心管且贴合空心管内壁设置。
[0031]铜极板3和石墨极板4之间间距为0.3mm-1mm,铜极板3和石墨极板4极板长度为15-20cm。...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空心管连接的水雾发生装置、离子去除装置和水雾回收装置,水雾发生装置即为水雾发生器(1),离子去除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铜极板(3)和石墨极板(4),铜极板(3)与外接直流电源(2)负极连接,石墨极板(4)外接直流电源(2)正极连接;所述水雾回收装置为筒状结构,上端贯通开口,下端封闭以便接受水滴,水雾回收装置内部靠近上端开口位置处设置有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5),水雾回收装置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偏下设置有绝缘支撑底座(8),绝缘支撑底座(8)上设置有高导电性负电刀梁(7),高导电性负电刀梁(7)尖端朝上放电,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5)与外接的特高压直流电源(6)正极连接,特高压直流电源(6)的负极与高导电性负电刀梁(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极板(3)和石墨极板(4)均平行于所述空心管且贴合空心管内壁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极板(3)和石墨极板(4)之间间距为0.3mm-1mm,铜极板(3)和石墨极板(4)极板长度为15-2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电性负电刀梁(7)的尖端与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5)的中心位置对齐,且修饰聚苯胺的316L不锈钢网罩(5)平面最大直径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径相等,筒状结构管壁厚度为管径的1/400-1/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电性负电刀梁(7)的刀梁刃口口径为0.1-0.15mm,刀长为1-2mm,刀梁距网罩顶端为25-35cm。6.一种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特种废水处理及水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待处理废水注入水雾发生装置中,将废水雾化成高浓度水蒸气;步骤2、待水蒸气通过水雾进气口沿装置管道扩散至水雾发生装置,对外接的直流电源(2)通电,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中梁娜王涛曹昕郑兴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