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488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包括,机架;前向引导单元,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上;对电缆进行限位引导;后向引导单元,设置在机架上,与前向引导单元相对;牵引单元,设置在机架中部,正对前向引导单元,将电缆从前向引导单元输送到后向引导单元中;打标单元,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后向引导单元内,对穿过后向引导单元的电缆进行打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放线和布线的过程中同步的对线缆进行输送和打标操作,可以大大的降低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大的降低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大的降低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新的电网脉络在不断产生,电缆沟道内部放置了大量的电缆,再加上日后进行维护维修时很难区分,电缆打印机能够在不同规格的电缆上进行打印,能够将改线的各类信息打印在电缆本体上,这样有利于日后电力抢修、抢险、维护,减少电缆查找和识别时间。
[0003]国内外现有针对电缆本体打标的设备主要有激光打标机、油墨喷涂机、油墨点喷机等,然而他们的操作环境一般是在厂房内,受环境影响小。而实际施工现场目前没有能同时输送电缆并定距离打标识的输送打标系统,多是靠人为的方式对电缆进行标识,这样增加了劳动力的同时降低了施工作业效率。目前市面上急需一款能对电缆进行输送的同时进行定距离打标识的系统,并能减轻劳动强度并且释放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可以在放线和布线的过程中同步的对线缆进行输送和打标操作,可以大大的降低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包括,
[0007]机架;
[0008]前向引导单元,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上;对电缆进行限位引导;
[0009]后向引导单元,设置在机架上,与前向引导单元相对;
[0010]牵引单元,设置在机架中部,正对前向引导单元,将电缆从前向引导单元输送到后向引导单元中;
[0011]打标单元,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后向引导单元内,对穿过后向引导单元的电缆进行打标。
[0012]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单元包括,
[0013]相对设置的两个牵引带,两个牵引带设置在机架上,两个牵引带的相对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两端分别指向前向引导单元和后向引导单元。
[0014]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单元还包括,
[0015]可控伸缩杆,可控伸缩杆的两端设置在两个牵引带的固定座上;两个所述牵引带的底座均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两个所述牵引带通过在机架上滑动控制两个相对面之间的间隙。
[001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牵引带通过滑杆设置在机架上,两个牵引带在可控伸缩杆的伸缩变化下在滑杆上移动。
[0017]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单元还包括,
[0018]连杆,两端设置在机架上;
[0019]凸杆,设置在连杆上,其轴线与滑杆的轴线垂直;
[0020]轴承,外套在凸杆的外表面;
[0021]齿轮盘,与轴承的外环固接,齿轮盘的盘面平行与滑杆的轴线;
[0022]所述滑杆为两根;两根所述滑杆的两端均可滑动的设置在架上;两根滑杆分别与两个牵引带固接;
[0023]两个滑杆的相对面上均设有齿带;两条齿带与齿轮盘啮合。
[0024]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单元还包括定位杆,
[0025]所述定位杆的两端与机架固接,所述定位杆平行于滑杆,两个所述牵引带均与定位杆的上表面接触。
[0026]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带包括,
[0027]底座,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
[0028]环形传送带,设置在底座上;
[0029]伺服电机,与环形传送带的一个转轴连接,固定的设置在底座上。
[0030]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带还包括转接组件,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接件的输入轴连接,所述转接件的输出轴与环形传送带的转轴连接。
[0031]进一步地,所述打标单元包括,
[0032]伺服电缸,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垂直于前向引导单元和后引导单元的连线;
[0033]打标喷头,设置在伺服电缸的另一端上,喷头对通过后向引导单元的电缆进行打标。
[0034]进一步地,还包括打印控制系统,所述打印控制系统包括,
[0035]控制电路,与打标单元电连接;
[0036]显示屏,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0037]数据接口,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003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39]可以在线缆施工现场对线缆进行输送,降低施工劳动强度,同时可以在输送的过程中对线缆进行打标处理,实现线缆的标识。
[0040]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41]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42]图1为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4]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45]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6]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7]图6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8]图中:1.机架;2.前向引导单元;3.后向引导单元;411.底座;412.环形传送带;413.伺服电机;414.转接组件;42.可控伸缩杆;43.滑杆;44.连杆;45.凸杆;46.轴承;47.齿轮盘;48.齿带;49.定位杆;51.伺服电缸;52.打标喷头;6.间隙;7.显示屏;8.数据接口;9.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50]实施例:
[0051]如图1至图6所示,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包括,
[0052]机架1;
[0053]前向引导单元2,设置在机架1的一端上;对电缆进行限位引导;
[0054]后向引导单元3,设置在机架1上,与前向引导单元2相对;
[0055]牵引单元,设置在机架1中部,正对前向引导单元2,将电缆从前向引导单元2输送到后向引导单元3中;
[0056]打标单元,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后向引导单元3内,对穿过后向引导单元3的电缆进行打标。
[0057]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可以在线缆施工现场对线缆进行输送,降低施工劳动强度,同时可以在输送的过程中对线缆进行打标处理,实现线缆的标识。
[0058]在本实施例中前引导单元采用两根平行并列的圆管9作为限位的装置,同时可以在圆管9表面外套转筒,从而降低电缆与圆管9之间的摩擦力。同理后向引导单元3也采用两组圆管9进行限位引导,同时两组可以将电缆更好的进行限制,从而使得打标可以更为的精确。
[0059]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单元包括,
[0060]相对设置的两个牵引带,两个牵引带设置在机架1上,两个牵引带的相对面之间留有间隙6,间隙6的两端分别指向前向引导单元2和后向引导单元3。
[0061]通过牵引带实现对电缆的牵引,实现电缆的输送。
[0062]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单元还包括,
[0063]可控伸缩杆42,可控伸缩杆42的两端设置在两个牵引带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前向引导单元,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上;对电缆进行限位引导;后向引导单元,设置在机架上,与前向引导单元相对;牵引单元,设置在机架中部,正对前向引导单元,将电缆从前向引导单元输送到后向引导单元中;打标单元,设置在机架上,位于后向引导单元内,对穿过后向引导单元的电缆进行打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牵引带,两个牵引带设置在机架上,两个牵引带的相对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两端分别指向前向引导单元和后向引导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单元还包括,可控伸缩杆,可控伸缩杆的两端设置在两个牵引带的固定座上;两个所述牵引带的底座均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两个所述牵引带通过在机架上滑动控制两个相对面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牵引带通过滑杆设置在机架上,两个牵引带在可控伸缩杆的伸缩变化下在滑杆上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本体现场打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单元还包括,连杆,两端设置在机架上;凸杆,设置在连杆上,其轴线与滑杆的轴线垂直;轴承,外套在凸杆的外表面;齿轮盘,与轴承的外环固接,齿轮盘的盘面平行与滑杆的轴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德伦夏荣魏林吴文勤肖霖邱创黄文谦王梅黄加一刘恒王幸张曦艾洪康昊天何剑楠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