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改性多孔碳酸钙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4881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多孔碳酸钙的合成方法,将粉末状碳酸氢铵和氯化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有机胺球磨30~60 min,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得到多孔碳酸钙,然后利用质量分数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多孔碳酸钙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孔碳酸钙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性碳酸钙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碳酸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人们在材料科学方面的发展,碳酸钙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普通的碳酸钙与其他复合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中的无机物相比,具有较小的比表面,而且与有机聚合物相容性较差,所以将碳酸钙制备成纳米和多孔状态是水分有必要的。将碳酸钙制备成纳米多孔的碳酸钙可以高碳酸钙的比表面和孔隙率;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的主要原因是碳酸钙表面有亲水性强的羟基,整体呈碱性,导致碳酸钙成为一种亲水疏油的无机化合物,与有机高聚物不能很好地交联,在高聚物内部分散性差,导致材料间界面有缺陷,有时甚至使制品无法使用。多孔碳酸钙具有高的表面能,聚团效应更加突出,为了使具有良好性能的纳米碳酸钙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对多孔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成为了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补强填充改性材料。
[0003]目前制备多孔碳酸钙的方法大都采用共沉淀法,例如以碳酸钠和硝酸钙为反应物,聚苯乙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在室温水溶液制备了多孔碳酸钙颗粒,制备的碳酸钙微球为球霰石和方解石的混合晶体(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5,2:(337-381));也有利用醋酸钙和碳酸铵为原材料,在高速搅拌下,直接利用复分解制备多孔碳酸钙(应用化工,2017,46:(1078-1081))。但利用共沉淀法在制备多孔碳酸钙时极易出现团聚,并且形貌大小不易控制;室温下的固相反应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缺陷,因为在其反应过程中没有溶剂的参与,并且操作容易,反应设备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固相反应制备多孔碳酸钙,并对其进行改性的方法,使改性后的碳酸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大规模生产。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改性多孔碳酸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氯化钙作为钙源,碳酸铵为碳源,加入有机胺利用固相反应制备多孔碳酸钙,然后再利用硅烷改性剂水溶液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从而制备得到改性多孔碳酸钙。
[0006]一种改性多孔碳酸钙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将碳酸铵和氯化钙放入球磨罐中,氯化钙和碳酸铵的物质的量比为1:1~1:1.5,并且加入总质量为碳酸铵质量的1%~5%的三乙醇胺和乙醇胺,其中三乙醇胺与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球磨30~60 min,洗涤,在60 ℃下干燥,即可到多孔CaCO3;(2)改性:称取干燥后的多孔CaCO3,加入质量分数为1%~15%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水溶液,充分搅拌,然后静置室温下24 h,然后离心洗涤5次,洗涤过程中先用乙醇洗涤2次,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在100 ℃下干燥24 h,研磨成粉末状颗粒过120目筛,即可得到改性多孔碳酸钙;所得改性多孔碳酸钙的粒径在1-2 μm,平均孔径在100~120
ꢀÅ

[0007]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改性多孔碳酸钙的合成方法中,所述球磨的时间为50 min。
[0008]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改性多孔碳酸钙的合成方法中,所述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000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多孔碳酸钙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大规模生产;(2)本专利技术通过硅烷改性剂对多孔碳酸改性后,碳酸钙与有机聚合物之间能够通过化学键结合,使得两者具有更好的相容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0011]实施例1:合成:将碳酸铵和氯化钙放入体积为75 mL的球磨罐中,氯化钙和碳酸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 1.5,并且加入总质量为碳酸胺质量的2%的三乙醇胺和乙醇胺,其中三乙醇胺与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球磨60 min,洗涤5次,在60 ℃下干燥,即可到多孔CaCO3;改性:称取2.5 g干燥后的多孔CaCO3,加入质量分数为3%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水溶液50 mL,充分搅拌,然后静置室温下24 h,然后离心洗涤5次,洗涤过程中先用乙醇洗涤2次,然后在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在100 ℃下干燥24 h,研磨成粉末状颗粒过120目筛,即可得到粒径在1-2 μm,平均孔径在100~120
ꢀÅ
的改性多孔碳酸钙。
[0012]实施例2:合成:将碳酸铵和氯化钙放入体积为75 mL的球磨罐中,氯化钙和碳酸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5,并且加入总质量为碳酸胺质量的2%的三乙醇胺和乙醇胺,其中三乙醇胺与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球磨50 min,洗涤5次,在60 ℃下干燥,即可到多孔CaCO3;改性:称取2.5 g干燥后的多孔CaCO3,加入质量分数为1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水溶液50 mL,充分搅拌,然后静置室温下24 h,然后离心洗涤5次,洗涤过程中先用乙醇洗涤2次,然后在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在100 ℃下干燥24 h,研磨成粉末状颗粒过120目筛,即可得到粒径在1-2 μm,平均孔径在100~120
ꢀÅ
的改性多孔碳酸钙。
[0013]实施例3:合成:将碳酸铵和氯化钙放入体积为75 mL的球磨罐中,氯化钙和碳酸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5,并且加入总质量为碳酸胺质量的5%的三乙醇胺和乙醇胺,其中三乙醇胺与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球磨60 min,洗涤5次,在60 ℃下干燥,即可到多孔CaCO3;改性:称取2.5 g干燥后的多孔CaCO3,加入质量分数为5%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水溶液50 mL,充分搅拌,然后静置室温下24 h,然后离心洗涤5次,洗涤过程中先用乙醇洗涤2次,然后在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在100 ℃下干燥24 h,研磨成粉末状颗粒过120目筛,即可得到粒径在1-2 μm,平均孔径在100~120
ꢀÅ
的改性多孔碳酸钙。
[0014]实施例4:合成:将碳酸铵和氯化钙放入体积为75 mL的球磨罐中,氯化钙和碳酸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5,并且加入总质量为碳酸胺质量的3%的三乙醇胺和乙醇胺,其中三乙醇胺与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球磨50 min,洗涤5次,在60 ℃下干燥,即可到多孔CaCO3;
改性:称取2.5 g干燥后的多孔CaCO3,加入质量分数为1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水溶液50 mL,充分搅拌,然后静置室温下24 h,然后离心洗涤5次,洗涤过程中先用乙醇洗涤2次,然后在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在100 ℃下干燥24 h,研磨成粉末状颗粒过120目筛,即可得到粒径在1-2 μm,平均孔径在100~120
ꢀÅ
的改性多孔碳酸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多孔碳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将碳酸铵和氯化钙放入球磨罐中,氯化钙和碳酸铵的物质的量比为1:1~1:1.5,并且加入总质量为碳酸铵质量的1%~5%的三乙醇胺和乙醇胺,其中三乙醇胺与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球磨30~60 min,洗涤,在60 ℃下干燥,即可到多孔CaCO3;(2)改性:称取干燥后的多孔CaCO3,加入质量分数为1%~15%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水溶液,充分搅拌,然后静置室温下24 h,然后离心洗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祖赠马力谢新玲苏通明陈永梅林志钢龙明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