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476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2
本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托盘、承载定位杆、承载盒、压力盒及导线,底座托盘上设过线孔,底座托盘下端面与承载定位杆连接,承载盒为倒置的“∏”字形空心柱状结构,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托盘上端面连接,压力盒嵌于承载盒内,侧表面与承载盒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导嵌于承载定位杆内,且其一端与压力盒连接,另一端位于承载定位杆外侧。本新型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安装施工作业的难度,且安装定位方式灵活,定位准确,承载能力强,不易异位,有效解决隧道超挖安装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减少压力盒运行中受到侧向作用力,并提高隧道压力检测精度。并提高隧道压力检测精度。并提高隧道压力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线缆,确切的是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隧道修建过程中,对围岩压力以及衬砌间接触压力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以实现实时动态管理,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目前在围岩压力的测量中最常用的监测仪器是压力盒,因此如何快捷方便的安装压力盒,并保证压力盒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成为隧道施工动态管理的关键。
[0003]在目前常用的压力盒安装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将压力盒焊在挂网钢筋上;二是在测点钻孔锚入钢筋,用铁丝将压力盒绑扎在钢筋上。这两种方法虽然常用,但是存在诸多缺点:如使用焊接固定方式,焊接高温会造成压力盒的标定系数发生变化,造成测量不准确;使用钢筋绑扎,在喷射高压的混凝土的冲击下可能会异位;隧道施工中长遇到超挖现象,影响压力盒的安装。此外压力盒周围的混凝土在凝固硬化过程中会对压力盒的侧面产生侧向力,导致一些情况下监测到的压力为负值,严重影响了压力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0004]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安装保护装置以解决压力盒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减少混凝土对压力盒侧向受力的影响,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力线缆布线设备。该新型较传统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安装施工作业的难度,且安装定位方式灵活,定位准确,承载能力强,不易异位,有效解决隧道超挖安装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减少压力盒运行中受到侧向作用力,在提高隧道压力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本新型的抗损能力和有效的延长了本新型的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托盘、承载定位杆、承载盒、压力盒及导线,其中底座托盘为圆形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承载定位杆连接并同轴分布,承载盒为“∏”字柱状槽体结构,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托盘上端面连接并同轴,其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其轴线垂直分布的过线孔,压力盒嵌于承载盒内并与承载盒同轴分布,且压力盒上端面高出承载盒上端面0—10毫米,侧表面与承载盒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导线至少一条,其一端与压力盒连接,另一端通过过线孔位于承载盒外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托盘下端面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的承载凸台,所述承载凸台内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的连接螺孔,并通过连接螺孔与承载定位杆前端面连接,所述承载托盘上端面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并呈闭合环状结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深度为底座托盘厚度的1/4—3/4,且所述承载盒下端面嵌于定位槽内并通过定位槽与底座托盘相互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上端面另压盖,所述压盖包覆在定位槽上端面并与承载盒外表面相抵。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盒下端面与承载盒底部间通过至少一个碟形弹簧相互连接,压力盒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压力盒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条,并通过弹性密封条与承载盒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定位杆、承载盒外表面均设连接螺纹,且所述承载定位杆、承载盒上端面、下端面位置均设弹性密封端盖。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定位杆上另设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包覆在承载定位杆外并与承载定位杆同轴分布,且定位板上端面与底座托盘下端面平行分布,并通过至少三条调节螺栓连接,且所述定位板直径为底座托盘下端面直径的0.5—3倍,所述调节螺栓环绕承载定位杆轴线均布并与承载定位杆轴线平行分布,且每条调节螺栓外均包覆一条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与调节螺栓同轴分布,其两端分别与定位板上端面及底座托盘下端面相抵。
[0013]本新型较传统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安装施工作业的难度,且安装定位方式灵活,定位准确,承载能力强,不易异位,有效解决隧道超挖安装问题;另一方面有效减少压力盒运行中受到侧向作用力,在提高隧道压力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本新型的抗损能力和有效的延长了本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横断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托盘1、承载定位杆2、承载盒3、压力盒4及导线5,其中底座托盘1为圆形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承载定位杆2连接并同轴分布,承载盒3为“∏”字柱状槽体结构,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托盘1上端面连接并同轴,其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其轴线垂直分布的过线孔6,压力盒4嵌于承载盒3内并与承载盒3同轴分布,且压力盒4上端面高出承载盒3上端面0—10毫米,侧表面与承载盒3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导线5一端与压力盒4连接,另一端通过过线孔6位于承载盒3外侧。
[0016]其中,所述底座托盘1下端面设与底座托盘1同轴分布的承载凸台17,所述承载凸台17内设与底座托盘1同轴分布的连接螺孔16,并通过连接螺孔16与承载定位杆2前端面连接,所述承载托盘1上端面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并呈闭合环状结构的定位槽7,所述定位槽7深度为底座托盘1厚度的1/4—3/4,且所述承载盒3下端面嵌于定位槽7内并通过定位槽7与底座托盘1相互连接。
[0017]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定位槽7上端面另压盖8,所述压盖8包覆在定位槽7上端面并与承载盒3外表面相抵。
[0018]需要说明的,所述的压力盒4下端面与承载盒3底部间通过至少一个碟形弹簧9相互连接,压力盒4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压力盒4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条10,并通过弹性密封条10与承载盒3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9]此外,所述的承载定位杆2、承载盒3外表面均设连接螺纹11,且所述承载定位杆2、承载盒3上端面、下端面位置均设弹性密封端盖12。
[0020]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承载定位杆2上另设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包覆在承载定位杆2外并与承载定位杆2同轴分布,且定位板13上端面与底座托盘1下端面平行分布,并通过至少三条调节螺栓14连接,且所述定位板13直径为底座托盘1下端面直径的0.5—3倍,所述调节螺栓14环绕承载定位杆2轴线均布并与承载定位杆2轴线平行分布,且每条调节螺栓14外均包覆一条预紧弹簧15,所述预紧弹簧15与调节螺栓14同轴分布,其两端分别与定位板13上端面及底座托盘1下端面相抵。
[0021]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按照一下步骤进行:
[0022](1)可以预先订制好一批与压力盒相适应的底座托盘和承载定位杆,其中承载定位杆的长度可根据测点位置围岩101的开挖情况及格栅钢架102的立架情况进行选取;
[0023](2)将承载定位杆和底座托盘连接在一起,连接时可通过螺纹直接连接,或在完成螺纹连接后在对定位支撑件与底座托盘进行焊接,然后对承载盒和承载盒前端面连接,并在通过压盖对承载盒连接结构进行强化定位;
[0024](3)将压力盒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托盘、承载定位杆、承载盒、压力盒及导线,其中所述底座托盘为圆形板状结构,其下端面与承载定位杆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承载盒为“∏”字柱状槽体结构,其下端面通过螺栓与底座托盘上端面连接并同轴,其侧表面设至少一条与其轴线垂直分布的过线孔,所述压力盒嵌于承载盒内并与承载盒同轴分布,且所述压力盒上端面高出承载盒上端面0—10毫米,侧表面与承载盒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线至少一条,其一端与压力盒连接,另一端通过过线孔位于承载盒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托盘下端面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的承载凸台,所述承载凸台内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的连接螺孔,并通过连接螺孔与承载定位杆前端面连接,所述底座托盘上端面设与底座托盘同轴分布并呈闭合环状结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深度为底座托盘厚度的1/4—3/4,且所述承载盒下端面嵌于定位槽内并通过定位槽与底座托盘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接触压力监测中压力盒安装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业飞郑金雷许永泰李小军何继华姜潇许彪王后高武俊杰张文凤周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