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弯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70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1
为了解决当物品直线运行后需要转弯一定角度后继续运行到目的地,就需要一种转弯地方用来过度的网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转弯网带,通过弯头2使多根组装杆1相互连接,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的结构为乙字形结构,弯头2、第一固定杆3和第一连接杆6形成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第二固定杆4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凸字形结构,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左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右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左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右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使得新型转弯网带的整体结构为扇形。扇形。扇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转弯网带


[0001]本技术涉及传输带
,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新型转弯网带。

技术介绍

[0002]网带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存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线作业运输线,所以金属网带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是各行业自动装置和现代自动化流水线中比不可少的重要配件。
[0003]一般传送线上都会有转弯的地方,当物品直线运行后需要转弯一定角度后继续运行到目的地,就需要一种转弯地方用来过度的网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当物品直线运行后需要转弯一定角度后继续运行到目的地,就需要一种转弯地方用来过度的网带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转弯网带,通过弯头2使多根组装杆1相互连接,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的结构为乙字形结构,弯头2、第一固定杆3和第一连接杆6形成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第二固定杆4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凸字形结构,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左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右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左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右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使得新型转弯网带的整体结构为扇形,通过将组装杆1相互连接的两个第一连接杆6的连接点和第二连接杆7的连接点分别置于传送带的固定装置上的导向轮中间设有凹槽,凹槽内,使得传送带上的物品在运输到转弯网带上后能自行转弯运输。
[0005]一种新型转弯网带,其包括:组装杆1,所述组装杆1设置有多根,所述组装杆1相互连接形成网带,所述组装杆1包括有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所述弯头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其特征在于:多根组装杆1的两端均设有弯头2,通过弯头2使多根组装杆1相互连接,所述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的结构为乙字形结构,弯头2、第一固定杆3和第一连接杆6形成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第二固定杆4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凸字形结构,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左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右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左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右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
[0006]进一步的,组装杆1的直径为1.0~3.0mm。
[0007]进一步的,两两组装杆1相互连接时,中间形成有结构空腔卡槽5,所述组装杆1形成的结构空腔卡槽5可卡接传送带上的物品。
[0008]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6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杆7的长度。
[0009]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杆3和第一连接杆6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一固定杆3与第一连接杆6的夹角为10~60度。
[0010]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杆4与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之间分别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二固定杆4与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0~60度。
[0011]进一步的,组装杆1为不锈钢金属材质。
[0012]进一步的,新型转弯网带的转弯角度一般为90~270度。
[0013]进一步的,新型转弯网带的整体结构为扇形,扇形内侧弧度与扇形外侧弧度相同。
[0014]进一步的,弯头2的折弯方向与传送带的运输方向相反,并且通过折弯的方式可以避免剐蹭到传送带上的其他固定装置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转弯网带,通过弯头2使多根组装杆1相互连接,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的结构为乙字形结构,弯头2、第一固定杆3和第一连接杆6形成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第二固定杆4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凸字形结构,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左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右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左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右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使得新型转弯网带的整体结构为扇形,通过将组装杆1相互连接的两个第一连接杆6的连接点和第二连接杆7的连接点分别置于传送带的固定装置上的导向轮中间设有凹槽,凹槽内,使得传送带上的物品在运输到转弯网带上后能自行转弯运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转弯网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转弯网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9]组装杆1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空腔卡槽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
[00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转弯网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转弯网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2]一种新型转弯网带,其包括:组装杆1,所述组装杆1设置有多根,所述组装杆1相互连接形成网带,所述组装杆1包括有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所述弯头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其特征在于:多根组装杆1的两
端均设有弯头2,通过弯头2使多根组装杆1相互连接,所述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的结构为乙字形结构,弯头2、第一固定杆3和第一连接杆6形成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第二固定杆4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凸字形结构,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左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右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左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右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
[0023]所述组装杆1的直径为1.0~3.0mm。
[0024]所述两两组装杆1相互连接时,中间形成有结构空腔卡槽5,所述组装杆1形成的结构空腔卡槽5可卡接传送带上的物品。
[0025]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杆7的长度。
[0026]所述第一固定杆3和第一连接杆6之间形成有夹角A,所述第一固定杆3与第一连接杆6的夹角A为10~60度。
[0027]所述第二固定杆4与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之间分别形成有夹角B,所述第二固定杆4与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形成的夹角B角度为10~60度。
[0028]所述组装杆1为不锈钢金属材质。
[0029]所述新型转弯网带的转弯角度一般为90~270度。
[0030]所述新型转弯网带的整体结构为扇形,扇形内侧弧度与扇形外侧弧度相同。
[0031]所述弯头2的折弯方向与传送带的运输方向相反,并且通过折弯的方式可以避免剐蹭到传送带上的其他固定装置上。
[0032]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转弯网带,其包括:组装杆(1),所述组装杆(1)设置有多根,所述组装杆(1)相互连接形成网带,所述组装杆(1)包括有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所述弯头(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其特征在于:多根组装杆(1)的两端均设有弯头(2),通过弯头(2)使多根组装杆(1)相互连接,所述弯头(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的结构为乙字形结构,弯头(2)、第一固定杆(3)和第一连接杆(6)形成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6)、第二固定杆(4)和第二连接杆(7)形成凸字形结构,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左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凸字形结构右边的凹字形结构的面积,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左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小于连接在凹字形结构右边的凸字形结构的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转弯网带,其特征在于:组装杆(1)的直径为1.0~3.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转弯网带,其特征在于:两两组装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金属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