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36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包括现浇混凝土构件、螺栓预埋件、金属板、螺栓、型钢、角钢、外脚手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限位板。金属板、型钢、角钢、限位板为一体式结构并固定在现浇混凝土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可免除外围护结构设置洞口即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或现浇混凝土构件内侧无需型钢锚固,除了螺栓预埋件需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内外,金属板、型钢、角钢、限位板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后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外,且螺栓为可拆出周转构件,金属板、型钢、角钢、限位板形成的整体可以运输吊装重复利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大大降低风险系数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增加效益、减少劳动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隐患的发生。隐患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现浇混凝土结构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脚手架体系按楼层高度、建筑复杂程度可主要分为落地式、悬挑式、外爬式等。在传统的悬挑式现浇混凝土结构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脚手架搭设工艺中,将悬挑式脚手架型钢平台与主体外围护结构连接或深入外围护结构内锚固时,根据相应要求,由于型钢需设置在外围护结构内并锚固不少于型钢悬挑长度1.25倍的长度,故预制外墙、预制柱等其他构件在工厂制作时需要在上述部位设置洞口,该工艺不仅影响后续悬挑钢平台楼层的砌筑、机电、装修等工序的实施,而且固定型钢的预埋件设置在结构内对结构有一定影响、拆除钢平台需要动火作业、增加安全风险同时增加劳动力投入、延长工期、增加施工成本且影响后续工序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减少劳动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风险系数低的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
[0004]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包括现浇混凝土构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外脚手架、螺栓预埋件、金属板、螺栓、型钢、角钢、限位板;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安装在现浇混凝土构件外侧面顶部;所述外脚手架安装在现浇混凝土构件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外侧,所述螺栓预埋件为多根预埋在现浇混凝土构件内且其内部设有内螺纹的膨胀管,螺栓预埋件口部与外界连通;所述金属板贴合在现浇混凝土构件外侧面上,在金属板上正对螺栓预埋件口部的位置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螺栓由金属板外侧穿过安装孔后旋入螺栓预埋件内孔中与螺栓预埋件螺纹连接,将金属板固定在现浇混凝土构件外侧面上;所述型钢横截面呈工字型,型钢的一端固定在金属板外侧面上,另一端反向伸出;所述角钢为两块分别固定在型钢与金属板形成的夹角上的直角弯板;所述限位板为两块平行固定在金属板外侧面上并分别贴合在型钢两侧的U型金属板,限位板卡合在型钢侧面的槽体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型钢、角钢、限位板都与金属板外侧面通过焊接固定,型钢与角钢通过焊接固定,型钢、角钢、限位板、金属板通过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可缩短钢平台安装时间,同时便于运输与装配。
[0007]进一步地,所述角钢的截面呈L型或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三种形状都有两个互相垂直并可分别与型钢及金属板分别贴合固定,以增强钢平台的稳定性。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角钢的其中一直角面贴合并固定在型钢上,另一直角面贴合并固定在金属板外侧面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螺栓预埋件、金属板、螺栓、型钢、角钢、限位板都由金属材料制成。比如钢材。
[0009]进一步地,为防止外脚手架水平滑动,在型钢顶部设有多个安装套管,所述外脚手架每根钢管底部一对一的插接在安装套管内。
[0010]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金属板上缘与型钢上缘的距离为金属板高度的三分之一以上,以增加整体受力性能。当然金属板上缘与型钢上缘的距离不限于为金属板高度的三分之一以上,具体高度应按照受力计算进行设置,所述方案为优选方案。
[0011]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型钢、角钢、限位板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可缩短钢平台安装时间,同时便于运输与装配。
[0012]本技术的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或现浇混凝土结构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合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现浇混凝土构件的外侧面为V型转角面;所述V型转角面为阳角面或阴角面,对应的配合安装在现浇混凝土构件V型转角面上的金属板也为V型转角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型钢与金属板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或钝角。
[00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可免除外围护结构设置洞口即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或现浇混凝土构件内侧无需型钢锚固,除了螺栓预埋件需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内外,金属板、型钢、角钢、限位板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后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安装在混凝土构件外,且螺栓为可拆除周转构件,金属板、型钢、角钢、限位板形成的整体可以运输吊装重复利用,采用本技术将大大降低风险系数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增加效益、减少劳动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金属板、型钢、角钢、限位板所形成的一体式结构的侧立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金属板、型钢、角钢、限位板所形成的一体式结构的正立面安装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所述角钢、螺栓、预埋螺栓拆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现浇混凝土构件及金属板安装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型钢与金属板安装示意图;
[0025]图8为采用本技术所述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的施工步骤流程图;
[0026]图中所示:1-现浇混凝土构件、2-螺栓预埋件、3-金属板、4-螺栓、5-型钢、6-角钢、7-外脚手架、8-装配式混凝土构件、9-限位板、10-安装套管、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8]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
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包括现浇混凝土构件1、螺栓预埋件2、金属板3、螺栓4、型钢5、角钢6、外脚手架7、装配式混凝土构件8、限位板9。所述螺栓预埋件2为多根预埋在现浇混凝土构件1内且其内部设有内螺纹的膨胀管(螺栓预埋件2外侧为向外膨胀的环形凸起或锥形体),螺栓预埋件2口部与外界连通(螺栓预埋件2口部与现浇混凝土构件1外侧面齐平)。所述金属板3贴合在现浇混凝土构件1外侧面上,在金属板3上正对螺栓预埋件2口部的位置设有多个安装孔11(优选为六个,均布在金属板3的六个方位)。所述螺栓4由金属板3外侧穿过安装孔后旋入螺栓预埋件2内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包括现浇混凝土构件(1)、装配式混凝土构件(8)、外脚手架(7);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构件(8)安装在现浇混凝土构件(1)外侧面顶部;所述外脚手架(7)安装在现浇混凝土构件(1)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8)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预埋件(2)、金属板(3)、螺栓(4)、型钢(5)、角钢(6)、限位板(9);所述螺栓预埋件(2)为多根预埋在现浇混凝土构件(1)内且其内部设有内螺纹的膨胀管,螺栓预埋件(2)口部与外界连通;所述金属板(3)贴合在现浇混凝土构件(1)外侧面上,在金属板(3)上正对螺栓预埋件(2)口部的位置设有多个安装孔(11);所述螺栓(4)由金属板(3)外侧穿过安装孔后旋入螺栓预埋件(2)内孔中与螺栓预埋件(2)螺纹连接,将金属板(3)固定在现浇混凝土构件(1)外侧面上;所述型钢(5)横截面呈工字型,型钢(5)的一端固定在金属板(3)外侧面上,另一端反向伸出;所述角钢(6)为两块分别固定在型钢(5)与金属板(3)形成的夹角上的直角弯板;所述限位板(9)为两块平行固定在金属板(3)外侧面上并分别贴合在型钢(5)两侧的U型金属板,限位板(9)卡合在型钢(5)侧面的槽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自持型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5)、角钢(6)、限位板(9)都与金属板(3)外侧面通过焊接固定,型钢(5)与角钢(6)通过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剑杨广海张骥李德昌汤金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