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419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的一侧放置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根第一支撑柱,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侧连接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另一端套接有传送齿轮,所述传送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碎机箱,且搅碎机箱与工作台的顶端另一侧之间相连接,所述搅碎机箱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在挤压机构的作用下,收料箱与底座之间固定,防止在挤压板在向下挤压时,收料箱会出现偏移,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工作,带动连接在电动伸缩杆下方的挤压板向收料箱内部进行挤压,使收料箱内部的建筑物木料能够快速的挤压凝聚。压凝聚。压凝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技术中大都是采用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再对破碎完成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但是现有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工作场所灰尘满天,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工作场所灰尘满天,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大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的一侧放置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根第一支撑柱,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侧连接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另一端套接有传送齿轮,所述传送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碎机箱,且搅碎机箱与工作台的顶端另一侧之间相连接,所述搅碎机箱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顶端铰链连接有盖体,所述搅碎机箱的一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内部一侧磁性连接有磁铁,所述收料箱的顶端安装有挤压机构,且挤压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收料箱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底座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其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大小略小于收料箱口处的大小,且挤压板能够正常进入到收料箱的内部,所述搅碎机箱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防尘机构,所述收料箱的一侧安装有抽取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关于底座的中轴线呈对称,且底座与连接柱之间呈平行。
[0008]优选的,所述防尘机构的内部包括有通风管,其通风管与搅碎机箱的内部一侧之间为嵌合连接,且通风管的内部嵌合连接有电动扇,所述通风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箱,其集气箱的顶端开设有通风口,且集气箱的两侧内部分别螺纹连接有T型螺纹杆,所述集气箱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与T型螺纹杆的表面之间为活动套接,所述T型螺纹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C型夹板,所述C型夹板的内部顶端活动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内部嵌合连接有过滤网,所述隔板的底端放置有棉布,且棉布与C型夹板的内部底端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T型螺纹杆关于集气箱的中轴线呈对称,所述隔板与搅碎机箱之间呈
平行。
[0010]优选的,所述抽取机构的内部包括有L型板,且L型板与收料箱的内部底端之间相连接,所述收料箱的一侧嵌合连接有两个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遮板,所述遮板的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与收料箱的顶端一侧之间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遮板与收料箱之间呈平行。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在挤压机构的作用下,收料箱与底座之间固定,防止在挤压板在向下挤压时,收料箱会出现偏移,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工作,带动连接在电动伸缩杆下方的挤压板向收料箱内部进行挤压,使收料箱内部的建筑物木料能够快速的挤压凝聚,在防尘机构的作用下,搅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通过电动扇的工作,将灰尘吸入到通风管的内部,灰尘经过集气箱内的棉布的第一次过滤,剩下的经过过滤网的第二次过滤,使剩下的灰尘对外部环境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在抽取机构的作用下,挤压好的在建筑物木料凝聚后,可通过遮板向上移动,打开收料箱的一侧,便于取出收料箱内部L型板上挤压好的建筑物木料。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防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抽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收料箱;2、工作台;3、第一支撑柱;4、支撑架;5、电动机;6、传送带;7、传送齿轮;8、搅碎机箱;9、进料口;10、盖体;11、出料口;12、磁铁;13、挤压机构;1301、底座;1302、第二支撑柱;1303、连接柱;1304、电动伸缩杆;1305、挤压板;14、防尘机构;1401、通风管; 1402、电动扇;1403、集气箱;1404、T型螺纹杆;1405、固定环;1406、固定件;1407、C型夹板;1408、隔板;1409、过滤网;1410、棉布;1411、通风口;15、抽取机构;1501、L型板;1502、滑槽;1503、滑块;1504、连接块;1505、遮板;150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所示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防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抽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收料箱1,收料箱1的一侧放置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根第一支撑柱3,工作台2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电动机5的一侧连接有传送带6,且传送带6的另一端套接有
传送齿轮7,传送齿轮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碎机箱8,且搅碎机箱8与工作台2的顶端另一侧之间相连接,搅碎机箱8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9,且进料口9的顶端铰链连接有盖体10,搅碎机箱8的一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11,且出料口11的内部一侧磁性连接有磁铁12,收料箱1的顶端安装有挤压机构13,且挤压机构13的内部包括有底座1301,底座1301与收料箱1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底座1301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302,第二支撑柱1302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03,其连接柱1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304,且电动伸缩杆1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305,挤压板1305的大小略小于收料箱1口处的大小,且挤压板1305能够正常进入到收料箱1的内部,搅碎机箱8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防尘机构14,收料箱1的一侧安装有抽取机构15,挤压板1305的大小吻合收料箱1口处的大小,不会受出料口11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有收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箱(1)的一侧放置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根第一支撑柱(3),所述工作台(2)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的一侧连接有传送带(6),且传送带(6)的另一端套接有传送齿轮(7),所述传送齿轮(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碎机箱(8),且搅碎机箱(8)与工作台(2)的顶端另一侧之间相连接,所述搅碎机箱(8)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9),且进料口(9)的顶端铰链连接有盖体(10),所述搅碎机箱(8)的一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11),且出料口(11)的内部一侧磁性连接有磁铁(12),所述收料箱(1)的顶端安装有挤压机构(13),且挤压机构(13)的内部包括有底座(1301),所述底座(1301)与收料箱(1)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底座(1301)的顶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302),所述第二支撑柱(1302)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03),其连接柱(1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304),且电动伸缩杆(1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305),所述挤压板(1305)的大小略小于收料箱(1)口处的大小,且挤压板(1305)能够正常进入到收料箱(1)的内部,所述搅碎机箱(8)的顶端另一侧安装有防尘机构(14),所述收料箱(1)的一侧安装有抽取机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1302)关于底座(1301)的中轴线呈对称,且底座(1301)与连接柱(1303)之间呈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14)的内部包括有通风管(1401),其通风管(1401)与搅碎机箱(8)的内部一侧之间为嵌合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涛孟祥港徐晓楠王淇刘明全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