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418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空调器,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蒸发器、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一级冷凝器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一级冷凝器的出口与二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在第一节流装置和二级冷凝器之间还设置有闪蒸器,闪蒸器的进口管路与第一节流装置连通、闪蒸器的液体出口管路与二级冷凝器连通,闪蒸器的气体出口管路与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且液体出口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六节流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相比于一次节流和二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制热量、制冷量、制热性能系数和制冷性能系数。制热性能系数和制冷性能系数。制热性能系数和制冷性能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空调能耗在建筑总能耗的占比较大,如何进一步提高空调性能系数,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已经成为空调行业的趋势。常规的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存在着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受限,制冷量和制热量较小,而压缩功耗却不低,系统的性能系数进一步提高很困难。一次节流制冷循环采用一次节流,这种循环方式的节流程度有限,导致蒸发温度不能达到低温工况,系统无法适应低温工况下的制热。此外,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采用单冷凝器,存在着冷凝压力、冷却出水温度、冷却出风温度单一,导致系统功能单一,不够多样化。
[000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存在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受进水流量温度影响,冷凝压力不足,制热量小的问题;并且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蒸发压力较高,蒸发温差较小,吸热制冷量小的问题;以及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运行环境温度范围小,无法适应低环境温度工况制热的问题;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性能系数较低的问题;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冷凝压力、出水温度、出风温度单一导致系统功能单一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存在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制热/制冷性能系数低的问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空调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包括:
[0006]压缩机和蒸发器,还包括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一级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入口连接、且在所述一级冷凝器和所述二级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
[0007]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二级冷凝器之间还设置有闪蒸器,所述闪蒸器的进口管路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通、所述闪蒸器的液体出口管路与所述二级冷凝器连通,所述闪蒸器的气体出口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连通,且所述液体出口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六节流装置。
[0008]优选地,还包括能够通入所述一级冷凝器中的一级进水管,所述一级进水管将水通入所述一级冷凝器中并与所述一级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管路进行换热,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出口端连接一级出水管,所述一级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或,
[0009]所述进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和/或,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并联管路,所述并联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一级冷凝器、另一端连通所述二级冷凝器,且所述并联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和/或,所述气体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
[0010]优选地,还包括能够通入所述二级冷凝器中的二级进水管,所述二级进水管将水通入所述二级冷凝器中并与所述二级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管路进行换热,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出口端连接二级出水管,在所述二级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11]优选地,当同时包括一级进水管和二级出水管时,还包括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一端连通所述二级出水管、另一端连通所述一级进水管,且在所述旁通管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0012]优选地,当包括第一控制阀时,所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阀;和/或当包括第二控制阀时,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磁阀;和/或当包括第三控制阀时,所述第三控制阀为电磁阀。
[0013]优选地,所述一级冷凝器能够通过风冷的方式进行放热降温,所述二级冷凝器能够通过风冷的方式进行放热降温。
[0014]优选地,经过所述二级冷凝器制热后的风还能被导通进入所述一级冷凝器中被进行二级加热。
[0015]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单元、第二压缩单元和第三压缩单元,所述补气口位于所述第二压缩单元和所述第三压缩单元之间,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中间换热器和第一支路,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设置在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中,同时第一压缩单元的出口管路也连通至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中,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的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二压缩单元的进口,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贯穿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并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内部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且所述第一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
[0016]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单元、第二压缩单元和第三压缩单元,所述补气口位于所述第二压缩单元和所述第三压缩单元之间,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中间换热器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设置在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并连通至所述第一压缩单元的出口至所述第二压缩单元的进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贯穿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并与所述第二支路在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内部进行换热,且所述第二支路上还设置有第四节流装置。
[0017]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单元、第二压缩单元和第三压缩单元,所述补气口位于所述第二压缩单元和所述第三压缩单元之间,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压缩单元的出口至所述第二压缩单元的进口之间的管路上,且所述第三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五节流装置和第四控制阀。
[0018]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回热器,所述回热器设置在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上,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贯穿所述回热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之间的管路也贯穿所述回热器、并与所述二级冷凝
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贯穿所述回热器的管段进行换热。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串联连接的冷凝器,且在两个冷凝器之间设置节流装置,从而能够有效形成二次节流以及二级冷凝,并且通过在第二节流装置和二级冷凝器之间设置的闪发器和第六节流装置,能够有效实现三次节流和补气增焓,本技术采用双冷凝中间节流的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循环高低温系统,相比于一次节流和二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在相同蒸发压力、过热度、过冷度和制冷剂循环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二级冷凝器释放一次节流后制冷剂潜热和显热,进入蒸发器前的制冷剂过冷度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蒸发量,蒸发吸热制冷量和制冷性能系数与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系统相比具有极大的提高,由于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循环高低温系统的冷凝散热量更大,还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制热量和制热性能系数。
[0022]2.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和蒸发器(6),还包括一级冷凝器(2)和二级冷凝器(4)、第一节流装置(3)和第二节流装置(5),所述一级冷凝器(2)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2)的出口与所述二级冷凝器(4)的入口连接、且在所述一级冷凝器(2)和所述二级冷凝器(4)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所述二级冷凝器(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6);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和所述二级冷凝器(4)之间还设置有闪蒸器(25),所述闪蒸器(25)的进口管路(251)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连通、所述闪蒸器(25)的液体出口管路(252)与所述二级冷凝器(4)连通,所述闪蒸器(25)的气体出口管路(253)与所述压缩机(1)的补气口连通,且所述液体出口管路(252)上还设置有第六节流装置(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通入所述一级冷凝器(2)中的一级进水管(12),所述一级进水管(12)将水通入所述一级冷凝器(2)中并与所述一级冷凝器(2)中的制冷剂管路进行换热,所述一级冷凝器(2)的出口端连接一级出水管(14),所述一级进水管(1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3);和/或,所述进口管路(251)上设置有第六控制阀(28);和/或,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并联管路(27),所述并联管路(27)的一端连通所述一级冷凝器(2)、另一端连通所述二级冷凝器(4),且所述并联管路(27)上设置有第七控制阀(29);和/或,所述气体出口管路(253)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通入所述二级冷凝器(4)中的二级进水管(7),所述二级进水管(7)将水通入所述二级冷凝器(4)中并与所述二级冷凝器(4)中的制冷剂管路进行换热,所述二级冷凝器(4)的出口端连接二级出水管(8),在所述二级出水管(8)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同时包括一级进水管(12)和二级出水管(8)时,还包括旁通管(10)、所述旁通管(10)一端连通所述二级出水管(8)、另一端连通所述一级进水管(12),且在所述旁通管(10)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包括第一控制阀(13)时,所述第一控制阀(13)为电磁阀;和/或当包括第二控制阀(9)时,所述第二控制阀(9)为电磁阀;和/或当包括第三控制阀(11)时,所述第三控制阀(11)为电磁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冷凝器(2)能够通过风冷的方式进行放热降温,所述二级冷凝器(4)能够通过风冷的方式进行放热降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二级冷凝器(4)制热后的风还能被导通进入所述一级冷凝器(2)中被进行二级加热。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三次节流增焓双冷凝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雷邓志扬袁明征张勇邓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