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控温水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405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控温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循环水加热系统、循环换热系统,循环水加热系统通过循环换热系统与多个生物水池相连接;循环水加热系统通过系统循环泵与循环换热系统相连接;循环水加热系统包括水箱、源水供水泵、水源热泵机组;水箱为密闭结构;水箱的一端与供水管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水源换热器机组、水源热泵机组相连接;水箱的出水管道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系统补水泵、系统膨胀罐;系统补水泵与系统膨胀罐之间设置有止回阀;循环换热系统包括二次换热器、二次循环泵;二次换热器与生物水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二次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系统简单,占地小,造价低,而且运行费用低,同时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外界环境温度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控温水源热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源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控温水源热泵系统,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渔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的工厂化养殖作为一项新的产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在全国扩展,目前已成为一项新的支柱产业。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例如采用传统燃煤锅炉供热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而地源热泵系统没有燃煤锅炉燃烧所产生的CO2、 SO2及烟尘等各类污染物排放,更具有环保的优越性。在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中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控温,是替代传统燃煤锅炉的较好方案,具有重要的节能、环保及经济价值。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源热泵技术存在诸多客观上无法克服的弊端,需要地下打井盘管,系统复杂,占地较大,造价较高,因而无法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3]众所周知,不同的水产养殖品种都有其适宜的养殖温度,分为:

低温养殖品种:12~18℃;

中温养殖品种:19~24℃;

高温养殖品种:25℃以上。养殖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养殖的关键,将养殖品种控制在适宜温度范围,病害几率会显著减少,生长率会显著提高,养殖效益会最大化。
[0004]传统的控温方式是采用燃煤锅炉升温,现在已禁止使用;采用燃气升温,存在气源问题;采用燃油锅炉加温,运行成本较高;而且以上方式只能升温,不能降温,若需要降温还需增加制冷机组,造价较高;采用空气源热泵是一种既可升温又可降温的控温设备,但存在低温环境制热效率较低,运行费用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控温水源热泵系统。
[000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控温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循环水加热系统、循环换热系统,循环水加热系统通过循环换热系统与多个生物水池相连接;循环水加热系统通过系统循环泵与循环换热系统相连接;
[0007]循环水加热系统包括水箱、源水供水泵、水源热泵机组;水箱开口向上;水箱的一端与供水管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水源换热器机组、水源热泵机组相连接;水箱的出水管道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系统补水泵、系统膨胀罐;系统补水泵与系统膨胀罐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0008]源水供水泵通过一号进水管与水源换热器机组的一次侧进口相连接;水源换热器机组的二次侧进口通过水源补水泵与水箱相连接;水源换热器机组的一次侧出口与源水排水管相连接、二次侧出口通过一号出水管与水源热泵机组的一次侧进口相连接;水源热泵机组的一次侧出口通过源水循环泵与水源换热器机组相连接;水源热泵机组的二次侧进口
分别与水箱、二次换热器相连接、二次侧出口通过二号出水管与二次换热器相连接;
[0009]循环换热系统包括二次换热器、二次循环泵;二次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生物水池相连接;二次换热器与生物水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二次循环泵。
[0010]进一步地,水箱与供水管道之间设置有软化水处理器;水箱内设置有浮球阀。
[0011]进一步地,水箱通过一号出水管道与水源换热器机组相连接;一号出水管道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水源补水泵、水源膨胀罐;水源换热器机组的二次侧进口管道上设置有源水循环泵;二次侧进口管道与一号出水管道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水源热泵机组的二次侧进口相连接;水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系统循环泵。
[0013]水源热泵机组的二次侧出口与二次换热器的一次侧进口相连接;二次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与水源热泵机组的回水管道相连接。
[0014]二次换热器的二次侧进口通过一号管道伸入生物水池的底部;二次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通过二号管道伸入生物水池的上部;二号管道上设置有二次循环泵。
[0015]本技术采用水源热泵并联集中控温,采用二次换热器循环生物水池换热,不仅系统简单,占地小,造价低,而且运行费用低,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同时在低温环境制热效率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源水供水泵;2、系统循环泵;3、水源换热器机组;4、水源热泵机组;5、源水循环泵;6、水箱;7、水源补水泵;8、水源膨胀罐;9、系统补水泵;10、系统膨胀罐;11、浮球阀;12、二次换热器;13、二次循环泵;14、源水排水管;15、生物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控温水源热泵系统,包括循环水加热系统、循环换热系统,循环水加热系统通过循环换热系统与多个生物水池15相连接;循环水加热系统通过系统循环泵2与循环换热系统相连接;水产养殖的水源条件丰富,可利于水源热泵进行控温,具有运行费用较低,在低温环境制热效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值得推广的控温方式。本系统中涉及的所有设备、管道外壁均设有保温层。
[0020]循环水加热系统包括水箱6、源水供水泵1、水源热泵机组4;水箱6开口向上;水箱6的一端与供水管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水源换热器机组3、水源热泵机组4相连接;水箱6的出水管道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系统补水泵9、系统膨胀罐10;系统补水泵9与系统膨胀罐10之间设置有止回阀;系统补水泵9用于及时给整个系统供水。采用密闭循环系统。系统膨胀采用密闭罐体内设充气胶囊,即通过设置系统膨胀罐10来解决膨胀。系统膨胀罐10起到蓄热、膨胀、补水和稳定系统作用。同理,水源膨胀罐8也起到相同的作用。
[0021]水源热泵机组4数量是根据车间养殖用水控温冷热负荷配置多台并联。水源换热器机组3根据冷热负荷配置多台并联,源水供水泵1提取水源后进入水源换热器机组3换热后排出,汇集到源水排水管14排到水源下游。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另一侧连接水源热泵机组
4侧,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回水总管即二次侧进口管道上设源水循环泵5。
[0022]源水供水泵1通过一号进水管与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一次侧进口相连接;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二次侧进口通过水源补水泵7与水箱6相连接;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一次侧出口与源水排水管14相连接、二次侧出口通过一号出水管与水源热泵机组4的一次侧进口相连接;水源热泵机组4的一次侧出口通过源水循环泵 5与水源换热器机组3相连接;水源热泵机组4的二次侧进口分别与水箱6、二次换热器12相连接、二次侧出口通过二号出水管与二次换热器12相连接;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二次侧进口通过源水循环泵5与水源热泵机组4的一次侧出口相连接。
[0023]源水供水泵1与水源相连接,水源可以采用江、河、湖、海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地下水,采用水源换热器机组3对水源进行换热后,中介水进入水源热泵机组4内。
[0024]水箱6与供水管道之间设置有软化水处理器;水箱6内设置有浮球阀11。水箱6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控温水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加热系统、循环换热系统,所述循环水加热系统通过循环换热系统与多个生物水池(15)相连接;循环水加热系统通过系统循环泵(2)与循环换热系统相连接;所述循环水加热系统包括水箱(6)、源水供水泵(1)、水源热泵机组(4);所述水箱(6)开口向上;水箱(6)的一端与供水管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水源换热器机组(3)、水源热泵机组(4)相连接;水箱(6)的出水管道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系统补水泵(9)、系统膨胀罐(10);所述系统补水泵(9)与系统膨胀罐(10)之间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源水供水泵(1)通过一号进水管与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一次侧进口相连接;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二次侧进口通过水源补水泵(7)与水箱(6)相连接;水源换热器机组(3)的一次侧出口与源水排水管(14)相连接、二次侧出口通过一号出水管与水源热泵机组(4)的一次侧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源热泵机组(4)的一次侧出口通过源水循环泵(5)与水源换热器机组(3)相连接;水源热泵机组(4)的二次侧进口分别与水箱(6)、二次换热器(12)相连接、二次侧出口通过二号出水管与二次换热器(12)相连接;所述循环换热系统包括二次换热器(12)、二次循环泵(13);所述二次换热器(12)通过管道与生物水池(15)相连接;二次换热器(12)与生物水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衍礼赵喜贵付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天羲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