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96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文物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其包括保护台,所述保护台内设置有感应装置、缓冲装置以及置物台,所述置物台置于保护台内,所述缓冲装置置于置物台与保护台之间,所述感应装置固定设置在保护台的侧壁内,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置物板、升降装置以及用于保护文物的保护结构,所述置物板与升降装置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结构与置物台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结构与置物板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在地震中保护文物的效果。有可在地震中保护文物的效果。有可在地震中保护文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


[0001]本技术涉及文物保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

技术介绍

[0002]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公众更好的欣赏文物,文物会在博物馆内进行展览,展览的同时需要对文物进行防地震保护。
[0003]现有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922893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文物隔震装置,包括隔震台,还包括支承板,隔震台和支承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上端与支承板连接,弹性元件的下端与隔震台的隔震台支撑座连接,弹性元件包括橡胶柱,橡胶柱的上端与支承板连接,橡胶柱的下端与隔震台支撑座连接,在支承板与隔震台支撑座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且对称设置的导柱组件。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文物隔离装置在使用时,当博物馆发生地震时,其他物品坠落或倾倒会损坏隔震台上方的文物,特别是陶瓷类的易碎文物会受到不可逆的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其设置了升降装置和保护结构,其具有可在地震中保护文物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包括保护台,所述保护台内设置有感应装置、缓冲装置以及置物台,所述置物台置于保护台内,所述缓冲装置置于置物台与保护台之间,所述感应装置固定设置在保护台的侧壁内,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置物板、升降装置以及用于保护文物的保护结构,所述置物板与升降装置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结构与置物台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结构与置物板抵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地震,置物台用于放置文物和保护文物,缓冲装置用于对置物台进行减震作业,置物板用于放置文物,当感应装置感应到地震来临时,升降装置驱动置物板降至置物台内,同时置物板降保护结构顶开,使保护结构与文物配合,对文物进行保护。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盒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台、所述保护盒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盒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置物台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所述保护盒为两个盒体拼接而成,所述保护盒上设置有斜面,所述置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打开保护盒的楔块,所述楔块与斜面抵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置物板向保护台内移动时,楔块将保护盒抵开,保护盒
移动,复位弹簧收缩,当置物板降至与保护台的底板抵接时,复位弹簧伸长,保护盒复位,自文物的两侧将文物包在保护盒内。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盒内设置有保护内胆,所述保护内胆与文物配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内胆的设置,使文物固定在保护盒内,加强保护盒的减震效果。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杠、支撑杆和驱动电机,所述丝杠与支撑杆均竖直设置,所述丝杠与置物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与置物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置物台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穿出置物台的底板且与置物台的底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丝杠穿出底板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驱动电机与感应装置电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装置感应到地震来临,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动使丝杠转动,丝杠转动的同时置物板向保护台内移动,使置物板和文物降入保护台内。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台的侧壁内开设有空腔,所述感应装置置于空腔内,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壳体、支撑柱、小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在壳体内,底端与壳体的底板固定连接,顶端设置有凹槽,小球放置在支撑柱的顶端,小球与凹槽抵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接收端连通,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与驱动电机连通,所述控制器可设置为PLC或单片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震来临时,小球会从支撑柱上掉落在底板上,压力传感器接收到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启动。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装置设置为若干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台的内壁、置物台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装置用于在地震来临时起到减震的作用。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台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置物台的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包括折叠盖、滑动块以及用于推动折叠盖展开的推动弹簧,封闭结构设置为两组,分别置于置物板的两侧,所述置物板与折叠盖抵接,所述置物台上开设有滑轨,所述滑动块滑动配合在滑轨内,所述推动弹簧置于滑轨内且与推动弹簧固定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置物板向保护台内移动时,推动弹簧伸长使折叠盖展开,对保护台进行密封。
[00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折叠盖与置物板抵接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磁铁。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盖两侧的磁铁可通过磁铁连接。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地震,置物台用于放置文物和保护文物,缓冲装置用于对置物台进行减震作业,置物板用于放置文物,当感应装置感应到地震来临时,升降装置驱动置物板降至置物台内,同时置物板降保护结构顶开,使保护结构与文物配合,对文物进行保护;
[0024]2.当置物板向保护台内移动时,楔块将保护盒抵开,保护盒移动,复位弹簧收缩,当置物板降至与保护台的底板抵接时,复位弹簧伸长,保护盒复位,自文物的两侧将文物包在保护盒内。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保护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3是置物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保护盒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封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1、保护台;10、空腔;2、感应装置;20、壳体;21、支撑柱;22、小球;3、缓冲装置;4、置物台;40、滑槽;41、滑轨;5、置物板;50、楔块;6、升降装置;60、丝杠;61、支撑杆;62、驱动电机;7、保护结构;70、保护盒;700、滑块;701、斜面;71、复位弹簧;72、保护内胆;8、封闭结构;80、折叠盖;81、滑动块;810、磁铁;82、推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实施例:一种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台(1),所述保护台(1)内设置有感应装置(2)、缓冲装置(3)以及置物台(4),所述置物台(4)置于保护台(1)内,所述缓冲装置(3)置于置物台(4)与保护台(1)之间,所述感应装置(2)固定设置在保护台(1)的侧壁内,所述置物台(4)上设置有置物板(5)、升降装置(6)以及用于保护文物的保护结构(7),所述置物板(5)与升降装置(6)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结构(7)与置物台(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保护结构(7)与置物板(5)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7)包括保护盒(70)和复位弹簧(71),所述复位弹簧(71)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台(1)、所述保护盒(70)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盒(70)上设置有滑块(700),所述置物台(4)内开设有滑槽(40),所述滑块(700)滑动配合在滑槽(40)内,所述保护盒(70)为两个盒体拼接而成,所述保护盒(70)上设置有斜面(701),所述置物板(5)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打开保护盒(70)的楔块(50),所述楔块(50)与斜面(701)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70)内设置有保护内胆(72),所述保护内胆(72)与文物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博物馆用防地震文物陈列柜内文物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丝杠(60)、支撑杆(61)和驱动电机(62),所述丝杠(60)与支撑杆(61)均竖直设置,所述丝杠(60)与置物板(5)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61)与置物板(5)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61)与置物台(4)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杠(60)穿出置物台(4)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创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