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帆专利>正文

一种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3881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中间底底片的不同材质确定基准曝光时间;根据所述基准曝光时间和打印机调校软件确定打印机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曲线调整中间底的灰度控制曲线;根据所述灰度控制曲线和图像处理软件调整中间底的输出图像直至最佳,将所述输出图像打印到空白底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绘制打印机墨水的输出控制曲和相应的中间底的灰度控制曲线解决高精度喷墨打印机不同型号的墨水对紫外线遮挡程度的控制问题以及中间底上不同黑色对感光材料图层曝光过程的对应关系问题,使得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使得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使得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印相工艺,一种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古典摄影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传统的接触印相工艺都是采用银盐胶片(胶卷)作为印相的载体,随着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精度打印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接触印相不再依赖于传统的银盐胶片,而是可以采用在普通胶片做打印输出,不再受银盐胶片的冲洗过程中,密度、反差等不可控以及画幅受限等因素限制,这种做法就是数码中间底。
[0003]但是对于数码中间底的制作,需要针对不同的接触印相工艺进行精准制作,才能保证数码中间底有与传统银盐胶片一样的“密度”、“反差”以及“细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制作工艺要求高,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中间底底片的不同材质确定基准曝光时间;根据所述基准曝光时间和打印机调校软件确定打印机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曲线调整中间底的灰度控制曲线;根据所述灰度控制曲线和图像处理软件调整中间底的输出图像直至最佳,将所述输出图像打印到空白底片。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中间底底片的不同材质确定基准曝光时间包括如下步骤:将空白胶片密切接触到涂有感光剂的纸基上,以不同时间的间隔,在紫外线曝光箱里分别曝光;将曝光后的所述纸基依次进行显影、定影、干燥;根据所述纸基最终呈现的图像中的暗部区域最深的部分作为标准,将达到该部分的时间为基准曝光时间。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基准曝光时间和打印机调校软件确定打印机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打印机调校软件将不同墨水的标准灰阶分别打印到中间底上;将标准灰阶的中间底进行曝光、显影、定影、晾干、扫描,用以获取不同型号墨水对应的灰阶变化;根据所述灰阶变化确定相应范围的输出墨水以得到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灰阶变化确定相应范围的输出墨水以得到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包括如下步骤:将一个完整的黑阶划分为三个部分,照片灰度级别小于25的部分由淡淡黑墨水负责输出,照片灰度级别在[25,80]区间的部分由黑墨水负责输出,照片灰度级别大于等于80的部分由淡黑墨水负责输出,形成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
[0009]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灰阶变化确定相应范围的输出墨水以得到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包括如下步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曲线调整中间底的灰度控制曲线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墨水输出控制曲线将标准灰度卡打印到中间底上;将
所述中间底进行曝光、显影、定影、晾干、扫描,获得所述中间底的灰度变化数据;根据所述灰度变化数据制作灰度变换曲线;将所述灰度变换曲线输入到图像处理软件中,得到标准的灰度控制曲线。
[0010]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灰度控制曲线和图像处理软件调整中间底的输出图像直至最佳,将所述输出图像打印到空白底片包括如下步骤: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加载待制作中间底的照片,将其大小、角度、色彩、对比度调整为最佳后,再将其设置为负片模式,得到待制作中间底的照片的负像;对调整好的负像加载灰度控制曲线,保存为第一负相;将所述第一负相在打印机调校软件中打开;加载墨水输出控制曲线,得到第二负相;将所述第二负相输出到空白底片,即获得最佳质量的数码中间底。
[0011]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调校软件至少为InkMonitor、InkSaver、QTR其中的一种。
[0012]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处理软件至少为Photoshop、Opencv、Imagelab其中的一种。
[0013]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中间底底片的不同材质确定基准曝光时间之前还包括:将硝酸银溶液与草酸铁溶液混合,制作成感光剂,避光保存;将所述感光剂涂刷到纸上,在无紫外线的环境下干燥;配置好显影液、清洗液、定影液、海波去除液等备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将硝酸银溶液与草酸铁溶液混合,制作成感光剂,避光保存包括如下步骤:将20%的硝酸银溶液与10%的草酸铁溶液混合,制作成感光剂,避光保存。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一、解决高精度喷墨打印机不同型号的墨水对紫外线遮挡程度的控制问题。
[0017]1、数码中间底选择黑色墨水输出,主要是照片黑、浓黑、淡黑、淡淡黑,实际参与(中间底照片输出模式)喷墨输出的是照片黑、淡黑和淡淡黑三种型号。
[0018]2、三种型号的墨水对紫外线的遮挡能力不一样,因而所制作的数码中间底在接触印相曝光的时候,对最终作品上感光材料的曝光程度也不同,因而难以保证在最终的作品上,两端(深色暗部和浅色高光部分)保留足够多的细节。
[0019]3、使用打印机墨量控制曲线,按照“接龙的方式”,制定不同的灰度由不同型号的墨水来参与输出,可以完美实现两端细节最大化。
[0020]二、解决中间底上不同黑色对感光材料图层曝光过程的对应关系问题。
[0021]1、中间底相比接触印相的最终结果,是以“反相”(或者负相)呈现的。
[0022]2、中间底反相之前的数码图像,最终以成品的感光材料涂层被曝光的形式展现。
[0023]3、中间底的图像与最终成像之间,因为感光材料涂层的原因,存在一个物理到化学的转变过程。
[0024]4、中间底的图像曲线可以精准控制这个转变过程中颜色的对应关系问题。以最终的结果为依据,反测输出前应该设置的灰度参数,获得两条对数码中间低的质量起关键性作用的曲线,并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基本流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QTR软件不同的墨水输出标准灰阶到中间底上的效果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型号墨水对应的灰度变化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标准灰度卡输出到中间底上的效果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墨水输出控制曲线打印到中间底的灰度变化的效果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灰度变化输出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3]参考图1,一种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根据中间底底片的不同材质确定基准曝光时间;S102.根据所述基准曝光时间和打印机调校软件确定打印机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S103.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曲线调整中间底的灰度控制曲线;S104.根据所述灰度控制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中间底底片的不同材质确定基准曝光时间;根据所述基准曝光时间和打印机调校软件确定打印机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曲线调整中间底的灰度控制曲线;根据所述灰度控制曲线和图像处理软件调整中间底的输出图像直至最佳,将所述输出图像打印到空白底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中间底底片的不同材质确定基准曝光时间包括如下步骤:将空白胶片密切接触到涂有感光剂的纸基上,以不同时间的间隔,在紫外线曝光箱里分别曝光;将曝光后的所述纸基依次进行显影、定影、干燥;根据所述纸基最终呈现的图像中的暗部区域最深的部分作为标准,将达到该部分的时间为基准曝光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准曝光时间和打印机调校软件确定打印机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打印机调校软件将不同墨水的标准灰阶分别打印到中间底上;将标准灰阶的中间底进行曝光、显影、定影、晾干、扫描,用以获取不同型号墨水对应的灰阶变化;根据所述灰阶变化确定相应范围的输出墨水以得到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灰阶变化确定相应范围的输出墨水以得到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包括如下步骤:将一个完整的黑阶划分为三个部分,照片灰度级别小于25的部分由淡淡黑墨水负责输出,照片灰度级别在[25,80]区间的部分由黑墨水负责输出,照片灰度级别大于等于80的部分由淡黑墨水负责输出,形成墨水的输出控制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印相工艺的数码中间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控制曲线调整中间底的灰度控制曲线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墨水输出控制曲线将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杨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