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与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87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沟、箱涵、雨水管道和抽水泵,所述雨水沟与所述箱涵的顶部连通,所述雨水管道与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连通,所述箱涵的排水口位于所述箱涵的上部,且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距离所述箱涵的底部具有第一预定距离,所述抽水泵用于抽吸所述箱涵中的水。通过将雨水管道与箱涵的排水口连通,且使箱涵的排水口位于箱涵的上部,可避免箱涵内的雨水没有任何停滞便通过雨水管道排入下游管网,从而使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实现雨水的缓排,满足地铁段场站场区域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排放的要求。此外,可避免雨水管道的埋深大,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与排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与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众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海绵城市理念获得了很高的重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规模快速扩大。海绵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本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其中,站场区域占地面积大,站场区域的雨水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海绵城市化改造利用,对整个地铁段场的海绵城市效果有极大的提升。
[0003]然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城市地铁车辆段建设越来越大的同时,城市硬化面积增加,雨水吸、渗能力下降。为保证地铁段场站场区域的内涝安全,站场区域雨水采用的是“直出快排”的模式。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站场区域雨水排放平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站场区域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的剖面图,沿地铁线路110设置雨水沟120,降雨后雨水通过铁路道砟进入雨水沟120,汇集后流入与地铁线路垂直的箱涵130,最后从与箱涵130的排水口连通的雨水管道140排入下游管网。这与海绵城市需要的雨水“缓排”,在雨水排放的要求上是相矛盾的。
[0004]因此,急需对现有的站场区域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进行改进,以使实现地铁段场站场区域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不满足地铁段场站场区域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排放的要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沟、箱涵、雨水管道和抽水泵,所述雨水沟与所述箱涵的顶部连通,所述雨水管道与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连通,所述箱涵的排水口位于所述箱涵的上部,且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距离所述箱涵的底部具有第一预定距离,所述抽水泵用于抽吸所述箱涵中的水。
[0007]可选的,所述雨水沟沿地铁线路设置。
[0008]可选的,箱涵包括排水区和储水区,其中,所述箱涵内排水口以上的区域为所述排水区,所述箱涵内排水口以下的区域为所述储水区。
[0009]可选的,所述箱涵为防水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0010]可选的,所述箱涵采用C45钢筋砼和钢筋制成。
[0011]可选的,所述箱涵的截面呈方形。
[0012]可选的,所述箱涵的截面尺寸宽*高=2m*2m。
[0013]可选的,所述箱涵的排水口的截面呈圆形。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将雨水管道与箱涵的排水口连通,且使箱涵的排水口位于箱涵的上部,且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距离所述箱涵的底部具有第一预定距离,可避免箱涵内的雨水没有任何停滞便通过雨水管道排入下游管网,从而使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实现雨水的缓排,满足地铁段场站场区域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排放的要求。此外,通过将雨水管道与箱涵的排水口连通,且使箱涵的排水口位于箱涵的上部,以及使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距离所述箱涵的底部具有第一预定距离,可避免雨水管道的埋深大,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站场区域雨水排放平面示意图;
[0017]图2是现有技术中站场区域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的剖面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站场区域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的剖面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现有技术:
[0021]110-地铁线路;120-雨水沟;130-箱涵;140-雨水管道。
[0022]本专利技术:
[0023]210-雨水沟;220-箱涵;230-排水区;240-储水区;250-雨水管道;260-抽水泵;270-地铁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地铁段场站场区域的雨水采用的是“直出快排”的模式,不满足地铁段场站场区域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排放的要求。
[0025]申请人研究后发现,为满足进人检修条件,现有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的装置中的箱涵一般采用宽*高=2m*2m的标准断面尺寸,实际降雨时箱涵断面并没有完全利用于雨水排放。申请人研究后还发现,对下游管网的冲击大,下雨时洪峰流量没有得到控制,雨水资源也没有得到利用的原因是由于箱涵的排水口位于箱涵的底部,且雨水管道与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连通,箱涵内的雨水没有任何停滞便从雨水管道排入下游管网。并且,雨水管道的埋深大,工程造价高的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箱涵的排水口位于箱涵的底部,且雨水管道与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连通。
[0026]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使箱涵的排水口位于箱涵的上部,且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距离所述箱涵的底部具有第一预定距离,使箱涵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避免箱涵内的雨水没有任何停滞便排入下游管网,从而满足地铁段场站场区域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排放的要求。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
围。
[00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沟、箱涵、雨水管道和抽水泵,所述雨水沟与所述箱涵的顶部连通,所述雨水管道与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连通,所述箱涵的排水口位于所述箱涵的上部,且所述箱涵的排水口距离所述箱涵的底部具有第一预定距离,所述抽水泵用于抽吸所述箱涵中的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沟沿地铁线路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箱涵包括排水区和储水区,其中,所述箱涵内排水口以上的区域为所述排水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周袁年付长军范学良曾小松米晓陈姣刘倩倩徐程高金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