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博诚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86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包括:气瓶和气囊,通过一可拆卸的启瓶装置相连;启瓶装置内设有刺破装置,刺破装置上部分为螺杆,中间部分为带密封圈的密封柱,下部分为刺破针;刺破装置通过一齿轮传动装置带动上下移动,齿轮传动装置包括锥齿轮组和滑轮,锥齿轮组包括卧齿轮和立齿轮,卧齿轮中心与螺杆螺纹连接,立齿轮与滑轮同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绳带动滑轮转动,再通过与滑轮相连的锥齿轮组转动,带动安装在锥齿轮组上的刺破装置刺破气瓶,易操作;同时还利用钥匙扣,在盒子上开设一快速脱离结构,可避免误拉拉绳。整个装置体积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具推广使用价值。极具推广使用价值。极具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救生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人们对海洋综合开发利用的项目越来越多,在水面上特别是海上施工作业和生产生活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但是,随之而来的,海面上发生游客、施工人员、船员、垂钓者、养殖人员不慎落水或沉船引发的溺亡事故也越来越多。鲜活宝贵生命转瞬折损,家中妻儿为之痛不欲生,教训代价十分惨痛,因此,防溺水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防溺水装备大多为救生圈、救生衣等,体积大,携带使用不便,人们有时并不会随身携带。没有救生装备的帮助,即使有些会游泳的人员落水,遇到水下抽筋、浪大流急等特殊情况,也难保能够自救脱险。因此,若有可日常随身携带便携式救生装置,且不影响其生产生活的,就能大大降低海上生产作业之危险性,有效保障群众之生命安全。
[0003]现有技术中有提出带气瓶和气囊的水下救生装置,佩带在手腕、手臂或穿戴在身上、围在腰间,通过按压式刺破装置刺破气瓶,使气瓶内的压缩气体充满气囊,这种水下救生装置结构简单,但其防碍劳动,影响身体舒适度,携带性差,刺破装置为杠杆结构,操作较费力,且气囊腔还有一面无防护,水下活动时容易弄坏气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体积小,易携带,设有防误触结构,可提高水面活动人员的安全性。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设置在一个可打开盒子内,设有封口,内装有压缩气体;气囊,通过一可拆卸的启瓶装置与所述气瓶相连;所述启瓶装置上设有连通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的管道;刺破装置,设置在所述启瓶装置内,气瓶封口上方;通过一螺杆固定装置与所述启瓶装置相连;所述刺破装置上部分为螺杆,中间部分为带密封圈的密封柱,下部分为刺破针;所述密封柱位于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的连通管道上方;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刺破装置相连;包括锥齿轮组和滑轮,所述锥齿轮组包括卧齿轮和立齿轮,所述卧齿轮中心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立齿轮与所述滑轮同轴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滑轮由一拉绳控制,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滑轮轮槽内,另一端为控制端,延伸置于盒子外部。
[0008]优选的,所述盒子外部设有一钥匙扣,所述钥匙扣与盒子相连处为易脱离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拉绳控制端与钥匙扣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螺杆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以及插入所述螺杆顶面内的螺杆阻旋柱,所述启瓶装置内设有隔板,所述密封柱设置在所述隔板下方,所述卧齿轮安装在所述固定螺母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上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启瓶装置的内
顶面。
[0011]优选的,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启瓶装置外侧。
[0012]优选的,所述刺破针设有中空导气孔。
[0013]本技术将气瓶和救生气囊集成设置在一个小盒子内,盒子连接一钥匙扣,易携带;通过拉绳带动滑轮转动,再通过与滑轮相连的锥齿轮组转动,带动安装在锥齿轮组上的刺破装置刺破气瓶,易操作;同时还利用钥匙扣,在盒子上开设一快速脱离结构,可避免误拉拉绳。整个装置体积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具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6]图3是启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盒体上设置的夹扣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盒子、2气瓶、3气囊、4启瓶装置、5刺破装置、6螺杆固定装置、7齿轮传动装置、8拉绳、9钥匙扣、11锁扣、21封口、41管道、42隔板、51螺杆、52密封柱、53刺破针、54导气孔、61固定螺母、62螺杆阻旋柱、71锥齿轮组、72滑轮、711卧齿轮、712立齿轮、91环链、92挂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图1~4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包括一放置在可打开的盒子1内的气瓶2和气囊3,盒子1可以是翻盖开合形式,一个侧面设有上下盖连接的铰链或合页;气瓶2和气囊3通过一可拆卸的启瓶装置4相连;气瓶2设有封口21,内装有压缩气体。启瓶装置4上设有连通气瓶2和气囊3的管道41,中间有隔板42。启瓶装置4内设有用于刺穿气瓶封口的刺破装置5。
[0021]刺破装置5从隔板42中心穿过,设置在封口21上方;通过一螺杆固定装置6与启瓶装置4相连;刺破装置5上部分为螺杆51,中间部分为带密封圈的密封柱52,下部分为刺破针53;密封柱52位于气瓶和所述气囊的连通管道41上方;隔板42下方,刺破针53上设有中空导气孔54,即刺破针53中心有孔,侧面也开有孔与中心的孔相连,这样可在刺破封口21后,更快速地释放压缩空气。
[0022]为固定刺破装置5,可在启瓶装置4内顶面设置一螺钉,在刺破装置5的螺杆51顶面设置内螺纹,与螺钉连接固定,或本实施例中,螺杆固定装置6包括与螺杆51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61,以及插入螺杆51顶部的螺杆阻旋柱62,固定螺母61固定在启瓶装置4的内顶面上,螺杆阻旋柱62为设置在启瓶装置4内顶面的一个凸起柱,螺杆51顶部开有凹槽与螺杆阻旋柱62相契合。
[0023]刺破装置5通过一齿轮传动装置7带动上下移动,齿轮传动装置7包括锥齿轮组71和滑轮72,锥齿轮组包括卧齿轮711和立齿轮712,卧齿轮711安装在固定螺母61和隔板42之间,中心与螺杆51螺纹连接(即卧齿轮711相当于螺母),立齿轮712与滑轮72同轴连接。立齿
轮712设置在启瓶装置4内,滑轮72则设置在启瓶装置4外,滑轮72设有拉绳8,拉绳8一端系在滑轮72的轮槽内,另一端为控制端,伸出于盒子1外。
[0024]为方便安装,可将启瓶装置4的顶面设置成盖合结构(图中未),在安装完刺破装置5和齿轮传动装置7后,再盖上启瓶装置4的顶面上盖,通过螺杆固定装置6固定刺破装置5。
[0025]为方便携带,盒子1外可设置一钥匙扣9,钥匙扣9包括环链91和挂扣92,环链91通过连接盒子1和挂扣92,挂扣92可吊挂在裤腰带、衣物或其他物品上,拉绳8连接环链91。
[0026]为能快速充气弹出气囊救生,钥匙扣9与盒子1相连处为易脱离结构。盒子1上与环链91相连接处可设置一锁扣11,锁扣11铰接在盒子1上,环链91的环套套在锁扣11的开合杆上,向下拉动盒子1,锁扣11会被拉起,环链91即可脱离锁扣11悬离。本实施例中,锁扣11为掰动打开结构,锁扣11一端铰接在盒子1上,另一端可转动打开,铰接部可设置扭力弹簧,以保证在不使用状态时钥匙扣9不会脱落。锁扣11也可以设计为夹扣方式,如图4所示。
[0027]环链91还起到误触作用,不使用时,拉绳8连接环链91,是松弛状态;紧急情况使用时,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设置在一个可打开盒子内,设有封口,内装有压缩气体;气囊,通过一可拆卸的启瓶装置与所述气瓶相连;所述启瓶装置上设有连通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的管道;刺破装置,设置在所述启瓶装置内,气瓶封口上方;通过一螺杆固定装置与所述启瓶装置相连;所述刺破装置上部分为螺杆,中间部分为带密封圈的密封柱,下部分为刺破针;所述密封柱位于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的连通管道上方;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刺破装置相连;包括锥齿轮组和滑轮,所述锥齿轮组包括卧齿轮和立齿轮,所述卧齿轮中心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立齿轮与所述滑轮同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由一拉绳控制,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滑轮轮槽内,另一端为控制端,延伸置于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博诚
申请(专利权)人:黄博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