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85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包含一背板框架、一平板光源组、一灯板上框以及一面板下框,该背板框架四个外围的围墙上设有第一凸扣部及第二卡槽部、第三卡槽部,该背板框架由四个外围的围墙围成容置区,内供容置该平板光源组,该灯板上框四个外围设有第一卡槽部及第二凸扣部,分别卡扣于相对应的背板框架的第一凸扣部及第二卡槽部,该灯板上框外围设有矩形突出凸块围成光学板容置区,用于置放光学板,再以一面板下框罩盖,该面板下框上设有第三凸扣部,可卡扣于该背板框架第三卡槽上,由此形成一免螺丝的快速组装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尤其涉及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使 用的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的快速组装结构。敏县拔士 胃豕议不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薄型化、轻量化、低消耗电量、低驱动电压、无辐 射污染、且能与半导体加工技术兼容等优点,使得其近来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RT: Cathod Ray Tube)显示屏、等离子(Plasma)显示屏等,并顺应 着信息化市场的兴起,以及影像娱乐的需求,使得大尺寸液晶显示器银幕的 需求越来越多。一般液晶面板(LCD Panel)的影像呈现是利用光学和液晶材料的电气 特性,但是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为了供给液晶面板光源则需要一背光模块, 因此, 一般液晶显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主要由液晶面板和一 背光模块组成。传统背光模块的光源为直下式的背光模块结构,其为利用多根冷阴极灯 管(CCFL;Cold Cathod Fluorescent Lamp)组装构成,该直下式的背光模块结 构由于需要将一根一根冷阴极灯管排列组装,组装极为耗费工夫;且因排列 的灯管间具有空隙,造成冷阴极灯管光线照射到液晶面板上不均匀,而需利 用反射结构来减少光源亮度不均匀;另外,其框架组装时需要利用螺丝固定, 组装上也不方便。所以,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需要较多根且较长冷阴极灯管 排列组装时,该直下式的背光模块结构在光源亮度与均匀度和组装方便性上 存在许多问题,且增加制造成本。美国专利U.S.2006/0164829则公开一种平面光源,其在两片平板玻璃上 设置多个放电管道,在放电管道上设置一荧光层,而后将两片平板玻璃黏合 在一起所形成,该放电管道在供电时产生可见光,由于放电管道较密集,因 此,该平面光源可增加光源的亮度均匀度,而且不需一根一根组装冷阴极灯管,因此可大幅减少组装功夫与花费。上述美国专利的平面光源背光模块,其框架的结合组装并无设置快速组 装结构,而且其灯板上框需另外结合反射板;其次,该美国专利的电极隔绝 护板为一框形,需利用射出成形制造;另外,该美国专利的背板框架四个外 围均弯折成U形,不易于制造,因此,该美国专利的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的组 装拆卸与制造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平面光源背光模块可以快速组装且制造方便容易而提出本实用 新型。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组装的平面光源背光模 块结构,可方便组装和拆卸,以及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利用螺丝构件锁合固定的平 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可方便组装和拆卸。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固组装的平面光源背光模 块结构,巧妙地利用位于框架上的多个凸扣与卡槽卡合,形成不易分离的稳 固结合结构。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零件制造容易,且具有简单 结构的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能大幅节省制造成本及增加平面光源背光模 块制造生产厂商的利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用以提供液 晶面板的背光光源,其包括背板框架,由金属材料平板加工而成,且将四 个外围弯折形成围墙,使内部呈一容置区,在左、右侧边的围墙设有向内突 出的多个第一凸扣部,在上、下侧边围墙外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部,而在四 周围墙外侧上设有多个第三卡槽部; 一平面光源灯板,其容置于该背板框架 的该容置区; 一灯板上框,其对应配合该背板框架四个外围围墙且由四个框 条形成矩形条状框体,该灯板上框的左、右框条外侧边凸伸设有与该背板框 架的多个该第一凸扣部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部,以及该灯板上框的上、下框 条外侧边凸伸设有与该背板框架多个该第二卡槽部对应的多个第二凸扣部; 一面板下框,其对应配合该背板框架四个外围的围墙而为矩形条状框体,且 向下延伸设有与该背板框架的多个该第三卡槽部对应的多个第三凸扣部;光 学板,置于该平面光源灯板与液晶面板之间;该第一卡槽部伸入该背板框架 的围墙内侧边,卡扣于对应的该背板框架的该第一凸扣部,该第二凸扣部伸 入该背板框架围墙外侧边,卡扣于对应的该背板框架的该第二卡槽部,使该 平面光源灯板被固定于该背板框架上,以及,该面板下框的该第三凸扣部凸 伸于该背板框架的围墙外侧边,卡扣于对应的该背板框架的该第三卡槽部, 使该多片光学板容置于灯板上框与面板下框之间后被固定于该背板框架上。该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还包括多个电极护条,所述电极护条配合平板 光源灯板电极区的长条形状,并置于平板光源灯板电极区中,该电极护条可 分为上电极护条与下电极护条,分别置放于平面光源灯板的上电极区与下电 极区。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的平面光源背光模块 结构,不需利用螺丝即可完成组装;且其利用凸扣部与卡槽部扣合,可实现 迅速组装与拆卸的功效。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圉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组装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背板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灯板上框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平面光源灯板与上、下电极护条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面板下框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背板框架、平面光源灯板及灯板上框的组装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背板框架、平面光源灯板及灯板上框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8为沿图7中的8-8线的剖视图,即本技术的第一凸扣部和第一卡槽部的卡合状态图。图9为沿图7中的9-9线的剖视图,即本技术的第二凸扣部和第二卡槽部的卡合状态图。图io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另一组装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12为沿图11中的12-12线的剖视图,即本技术的第三凸扣部和 第三卡槽部的卡合状态图。图13为沿图11中的13-13线的剖视图,即本技术的第三凸扣部和 第三卡槽部的卡合状态图。图14为沿图11中的14-14线的剖视图,即本技术组装后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0背板框架 113第三卡槽部 120下电极护条 151第一卡槽部 155矩形突出凸块 1513凹槽 160透明板 190面板下框 200平面光源灯板 300电路板lll第一凸扣部 1111围墙 140上电极护条 152第二凸扣部 1511第一反射板 1515反射板内侧面 170下扩散板 191第三凸扣部 201外部电极区徵112第二卡〗 1112围墙 150灯板上框 153框条 1512第二反射板 1516反射板外侧面 180 、 181上扩散板 192侧壁 202黏合区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组装分解图。 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包括 一背板框架110,两根下电极护 条120, 一平面光源灯板200,两根上电极护条140, 一灯板上框150, 一透 明板160, 一下扩散板170,两个上扩散板180、 181, 一面板下框190。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的背板框架110的 立体示意图,该背板框架110为一利用冲压技术制造形成的平面金属板,其 四个外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光源背光模块结构,用以提供液晶面板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框架,其由金属材料平板形成,且该背板框架的四个外围弯折形成围墙,使其内部呈一容置区,在左、右侧边的围墙设有向内突出多个第一凸扣部,在上、下侧边围墙外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部,而在四周围墙外侧上设有多个第三卡槽部;一平面光源灯板,其容置于该背板框架的该容置区;一灯板上框,其对应配合该背板框架四个外围围墙且由四个框条形成矩形条状框体,该灯板上框的左、右框条外侧边凸伸设有与该背板框架的所述多个第一凸扣部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部,以及该灯板上框的上、下框条外侧边凸伸设有与该背板框架的所述多个第二卡槽部对应的多个第二凸扣部;一面板下框,其对应配合该背板框架四个外围围墙且为矩形条状框体,且向下延伸设有与该背板框架的所述多个第三卡槽部对应的多个第三凸扣部;光学板,置于该平面光源灯板与该液晶面板之间;所述第一卡槽部伸入该背板框架的围墙内侧边,卡扣于对应的该背板框架的所述第一凸扣部,所述第二凸扣部伸入该背板框架围墙外侧边,卡扣于对应的该背板框架的所述第二卡槽部,使该平面光源灯板被固定于该背板框架上;以及,该面板下框的所述第三凸扣部凸伸于该背板框架的围墙外侧边,卡扣于对应的该背板框架的所述第三卡槽部,使该光学板容置于灯板上框与面板下框之间后被固定于该背板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光林裕峰
申请(专利权)人:乙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