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384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属于背包技术领域,具体包含包体和肩带,所述肩带包含调节扣和调节带,所述调节带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可视化数字,所述调节带的末端设有环形扣手绊,用于调节调节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可视化的数字的调节带,能快速高效的调节出想要的对称高度,使肩部保持平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采用音箱与背包相结合,满足用户听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定位功能,防止丢失,以及预防儿童走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电控制电路省去了外部启动电路,大大降低启动部分的功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合封三极管实现启动,待机功耗低,速度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合封技术,无需高压工艺,易于实现、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背包
,尤其涉及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背包又称“背囊”,是一种附带一至两条肩带,可以挂在人类背部的行李袋。从近代行军荷载物品用途,发展而成为现代的背包。虽然在构造与材料上都有改进,但是其主要构造系统仍然是肩带与行李袋。由于人类难以单靠双手持久地提着重物,因此背包往往是用来携带或者搬运重物的首选工具。根据不同的应用,户外活动如散步、登山、远足、旅行及骑自行车等,又或者是日常逛街及上学等,使用背包时都会讲求舒适与轻便。当负重时,如货物运输、露营和行军等,所使用的背包设计都会有所不同,例如会采用更为透气的材质,内加上支持框架,将重量转移至臀部,或者肩带可以加入填充物件以减少肩背的压力及附有腰带等。
[0003]现有背包调节带没有可视化数字,凭感觉调节,可能会 造成高低肩,背起来不舒服,造成肩部损伤的痛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其设有可视化的数字的调节带,能快速高效的调节出想要的对称高度,使肩部保持平衡。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包含包体和肩带,所述肩带包含调节扣和调节带,所述调节
[0007]带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可视化数字,所述调节带的末端设有环形扣手绊,用于调节调节带。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包体底部的与包体结合为一体的音箱,且所述音箱的喇叭口朝外露出包体表面;所述音箱内部包括蓄电池及其音箱内部电路板上布设的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充电控制电路、蓝牙模块、USB接口和控制器,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充电控制电路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音箱的输入端,所述蓝牙模块和USB接口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音箱还包含定位模块和信号调制模块,所述定位模块通过信号调制模块连接控制器。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信号调制模块包括射频功放电路和基带电路,所述射频功放电路与定位模块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定位信号进行放大,并将生成的所述放大的定位信号传输给基带电路;所述基带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放大的定位信号传输给信号解调模块。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含包含信号控制端、充电电源端、设备供电端、电池端、三极管、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所述充电电源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端和充电电源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漏极连接所述设备供电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漏极连接所述电池端。
[001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3]1、本技术设有可视化的数字的调节带,能快速高效的调节出想要的对称高度,使肩部保持平衡;
[0014]2、本技术结构采用音箱与背包相结合,满足用户听的需要;
[0015]3、本技术设有定位功能,防止丢失,以及预防儿童走失;
[0016]4、本技术充电控制电路省去了外部启动电路,大大降低启动部分的功耗;本技术采用合封三极管实现启动,待机功耗低,速度快,本技术采用合封技术,无需高压工艺,易于实现、节约成本;本技术当输出短路时,系统自动进入固定频率模式,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背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背包的肩带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背包的调节带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背包的音箱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背包的音箱控制电路原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充电控制电路电路图。
[0023]图中标号:1-包体,2-肩带,3-调节扣,4-调节带,5-环形扣手绊,6-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至3所示,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包含包体1和肩带2,所述肩带2包含调节扣3和调节带4,所述调节带4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可视化数字,所述调节带4的末端设有环形扣手绊5,用于调节调节带4。
[0026]如图4所示,还包括设置在包体底部的与包体结合为一体的音箱,且所述音箱的喇叭6口朝外露出包体1表面;如图5所示,所述音箱内部包括蓄电池及其音箱内部电路板上布设的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充电控制电路、蓝牙模块、USB接口和控制器,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充电控制电路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单元的输入
端,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音箱的输入端,所述蓝牙模块和USB接口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0027]所述音箱还包含定位模块和信号调制模块,所述定位模块通过信号调制模块连接控制器。
[0028]所述信号调制模块包括射频功放电路和基带电路,所述射频功放电路与定位模块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定位信号进行放大,并将生成的所述放大的定位信号传输给基带电路;所述基带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放大的定位信号传输给信号解调模块。
[0029]如图6所示,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含包含信号控制端、充电电源端、设备供电端、电池端、三极管、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所述充电电源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端和充电电源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漏极连接所述设备供电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充电电源端,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漏极连接所述电池端。
[003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包体(1)和肩带(2),所述肩带(2)包含调节扣(3)和调节带(4),所述调节带(4)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可视化数字,所述调节带(4)的末端设有环形扣手绊(5),用于调节调节带(4);还包括设置在包体底部的与包体结合为一体的音箱,且所述音箱的喇叭(6)口朝外露出包体(1)表面;所述音箱内部包括蓄电池及其音箱内部电路板上布设的充电单元、放电单元、充电控制电路、蓝牙模块、USB接口和控制器,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充电控制电路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放电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音箱的输入端,所述蓝牙模块和USB接口分别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还包含定位模块和信号调制模块,所述定位模块通过信号调制模块连接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包可视化调节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高龙关天色
申请(专利权)人:耒阳市汉客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