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8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包括:底座组件、手指机构、驱动和控制组件及信息感知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能够自转消旋,以减少输入电缆旋转缠绕;底座组件外表面设置三个以上手指机构,用于捕获抓捕目标;每个手指机构与所述驱动和控制组件相连,驱动和控制组件能够分别对三个以上手指机构进行独立驱动和控制,使其自适应捕获抓捕目标;每个手指机构上设置信息感知组件,用于监测对应手指机构的转动角度及其与抓捕目标之间的接触力,并反馈给驱动和控制组件,用于驱动和控制组件调节手指机构抓捕的接触力和转动角度;其中,输入电缆用于外部电源向驱动和控制组件供电。用于外部电源向驱动和控制组件供电。用于外部电源向驱动和控制组件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碎片捕获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空间活动过程中遗留在空间的废弃物。在轨道高度500km到2000km航天器比较密集的近地球轨道中,截至2014年4月,可编目的空间物体数量尺度在100mm以上约为16655个,并且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这些空间碎片对正常航天器的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于尺寸大于100mm以上的空间碎片,由于其尺寸和质量较大,一般需要采用捕获的形式清理。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503724.3(绳网式空间碎片抓捕与清除系统)公开了一种绳网式空间碎片清理系统,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228365.0(一种基于薄壁式伸展臂的绳网展开装置)公开了另一种绳网式的空间碎片捕获装置,这些绳网方式捕获范围大,对空间碎片的外形和尺寸适应能力强,捕获时对捕获航天器冲击小;但是这些绳网方式不能重复使用,捕获成本太高,并且抓捕完成后难以建立对捕获目标的姿态控制,对于具有自旋运动的空间碎片,容易发生绳索缠绕的问题。
[0004]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机械手的方式捕获,中国专利申请CN106882402B(一种适用于自旋空间碎片的捕获消旋机构)公开了一种由绳索驱动的能够对自旋空间碎片实施捕获并使其自旋运动停止的捕获消旋机构,该机构能够对自旋的空间碎片实施捕获并使其自旋运动停止。但这种纯机械式机构不能够在捕获过程中控制接触力的大小,在捕获过程中容易造成接触冲击力过大,对星体造成冲击和损伤。另外,这种装置采用联动的欠驱动形式的手指机构,手指只能同时展开或收拢,碎片在捕获过程中发生偏置时,容易造成捕获目标的逃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能够对空间碎片实施捕获并能够控制捕获过程中的接触力大小。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包括:底座组件、手指机构、驱动和控制组件及信息感知组件;
[0007]所述底座组件能够自转消旋,以减少输入电缆旋转缠绕;底座组件外表面设置三个以上手指机构,用于捕获抓捕目标;每个手指机构与所述驱动和控制组件相连,驱动和控制组件能够分别对三个以上手指机构进行独立驱动和控制,使其自适应捕获抓捕目标;每个手指机构上设置信息感知组件,用于监测对应手指机构的转动角度及其与抓捕目标之间的接触力,并反馈给驱动和控制组件,用于驱动和控制组件调节手指机构抓捕的接触力和转动角度;其中,输入电缆用于外部电源向驱动和控制组件供电。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固定外壳、旋转轴承、驱动齿轮,起旋电机和旋转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空腔和旋转外壳的外表面均为圆柱形,旋转外壳通过旋转轴承同
轴支撑在固定外壳内部,旋转外壳能够相对固定外壳转动;所述起旋电机安装在固定外壳底部,其输出端位于旋转外壳内部且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旋转外壳内壁面上设置的齿槽啮合,起旋电机能够驱动旋转外壳按照预设速度相对固定外壳转动。
[0009]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滑环组件,所述滑环组件安装在固定外壳和旋转外壳之间,且其固定端安装在固定外壳上,旋转端套装在旋转外壳的外表面上,输入电缆穿过滑环组件与设置在旋转外壳内部的驱动和控制组件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手指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轮、转动关节、手指指节和绳索;
[0011]所述底座组件外表面上伸出三个以上耳板,每个耳板上通过转动关节铰接有一节以上手指指节,转动关节内安装有与其同轴旋转的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扭矩作用方向与手指指节的弯曲方向相反;转动关节的外圆周上设有导向槽,用于对绳索导向;绳索一端固定在手指机构指尖处的手指指节里,另一端依次绕过所有转动关节,最后从手指机构指根处的手指指节伸出,进入底座组件内部,绕过两个以上第一导向轮后固定在对应的驱动和控制组件上;其中,第一导向轮设置在底座组件内部。
[0012]优选地,所述手指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轮11,每节手指指节中部安装一个以上第二导向轮11,用于对绳索导向。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和控制组件包括: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轴承、绕线轮、手指驱动电机和中央控制器;
[0014]每个手指机构对应一个绕线轮,每个绕线轮固定在对应的手指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其中,手指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通过电机安装轴承支撑在电机安装座上,电机安装座固定在底座组件内部,手指驱动电机能够在中央控制器的驱动指令控制下,正向或反向旋转,带动绕线轮旋转,使得绳索相对绕线轮收紧或者放松;当手指驱动电机正向旋转时,带动绕线轮收紧绳索,每根手指机构会逐渐收拢;其中,中央控制器固定在底座组件内部。
[0015]优选地,所述信息感知组件包括:接触力传感器、触觉信号线、关节角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信号线和信号处理器;
[0016]所述接触力传感器粘贴在每节手指指节的内侧表面,并通过触觉信号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接触力传感器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能够产生与接触力大小成正比的电信号,并经过触觉信号线传输到信号处理器中;关节角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每个转动关节上,并通过角位移信号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关节角位移传感器能够读取转动关节的转动角度,并通过角位移信号线传输到信号处理器中;信号处理器与驱动和控制组件相连,从而将接触力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和关节角位移传感器读取的转动角度传输给驱动和控制组件,用于驱动和控制组件驱动和控制手指机构自适应捕获抓捕目标。
[0017]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克服了现有捕获消旋机构单一驱动、接触冲击力不能控制、且难以调节手指机构形状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手指机构与抓捕目标接触域内指节位移反馈的捕获消旋装置,在对捕获目标的捕获接触过程中,通过安装在手机机构上的信息感知组件获取抓捕过程中各个手指机构的姿态信息,驱动和控制组件能够根据获得的手指机构姿态信息自主调节各个手指机构的驱动力,达到控制手指机构姿态,防止捕获目标逃脱。
[0019]2、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组件的具体设置,能够保证该抓捕消旋装置有效进行自转消旋。
[0020]3、本专利技术中滑环组件在底座组件内部的具体设置,使外部电源能够通过设置在滑环组件中的输入电缆为向驱动和控制组件供电,从而减小了装置对外的线路数量,有效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0021]4、本专利技术中手指机构的具体设置,使每个手指机构自身可转动调节,便于柔性捕获抓捕目标。
[0022]5、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导向轮的具体设置,有利于为手指机构与驱动和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进行导向。
[0023]6、本专利技术中驱动和控制组件的具体设置,能够在抓捕目标捕获过程中对各个手指机构的驱动力进行独立驱动和控制,对手指机构与抓捕目标接触过程中的接触力和手指指节的位置进行更好的控制。
[0024]7、本专利技术中信息感知组件的具体设置,采用在各个手指指节间安装关节角位移传感器,并将监测的信号通过装置内设置的信号处理器反馈到中央控制器中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手指机构、驱动和控制组件及信息感知组件;所述底座组件能够自转消旋,以减少输入电缆(5)旋转缠绕;底座组件外表面设置三个以上手指机构,用于捕获抓捕目标;每个手指机构与所述驱动和控制组件相连,驱动和控制组件能够分别对三个以上手指机构进行独立驱动和控制,使其自适应捕获抓捕目标;每个手指机构上设置信息感知组件,用于监测对应手指机构的转动角度及其与抓捕目标之间的接触力,并反馈给驱动和控制组件,用于驱动和控制组件调节手指机构抓捕的接触力和转动角度;其中,输入电缆(5)用于外部电源向驱动和控制组件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固定外壳(1)、旋转轴承(2)、驱动齿轮(3),起旋电机(4)和旋转外壳(7);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部空腔和旋转外壳(7)的外表面均为圆柱形,旋转外壳(7)通过旋转轴承(2)同轴支撑在固定外壳(1)内部,旋转外壳(7)能够相对固定外壳(1)转动;所述起旋电机(4)安装在固定外壳(1)底部,其输出端位于旋转外壳(7)内部且安装有驱动齿轮(3),驱动齿轮(3)与旋转外壳(7)内壁面上设置的齿槽啮合,起旋电机(4)能够驱动旋转外壳(7)按照预设速度相对固定外壳(1)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滑环组件(6),所述滑环组件(6)安装在固定外壳(1)和旋转外壳(7)之间,且其固定端安装在固定外壳(1)上,旋转端套装在旋转外壳(7)的外表面上,输入电缆(5)穿过滑环组件(6)与设置在旋转外壳(7)内部的驱动和控制组件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抓捕消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轮(8)、转动关节(9)、手指指节(10)和绳索(12);所述底座组件外表面上伸出三个以上耳板,每个耳板上通过转动关节(9)铰接有一节以上手指指节(10),转动关节(9)内安装有与其同轴旋转的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扭矩作用方向与手指指节(10)的弯曲方向相反;转动关节(9)的外圆周上设有导向槽,用于对绳索(12)导向;绳索(12)一端固定在手指机构指尖处的手指指节(10)里,另一端依次绕过所有转动关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谭春林罗敏王宁王耀兵高振良刘永健刘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