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令娟专利>正文

一种桡动脉穿刺的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70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的辅助工具,包括底板和固定板,底板设有上臂托,上臂托设有转动座,转动座连接有前臂托板,底板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粘接有第一弹性气囊,前臂托板设有手腕托,手腕托包括第二弹性气囊,前臂托板设有第二凹槽,手腕托一侧还设有手掌固定机构,上臂托另一侧设有通槽,通槽一侧设有卡槽,固定板包括有连接板、卡扣部和固定部,卡扣部设有装配槽,装配槽设有弹簧,弹簧固定连接有卡块,固定部设有固定框,固定框装配有固定压板,固定压板转动连接有螺杆,固定框设有螺孔,螺杆设有转动把手。动把手。动把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穿刺的辅助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的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需行桡动脉穿刺,以建立桡动脉入路,桡动脉入路是手术常用穿刺途径,穿刺过程需要手臂外展,需要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使桡动脉很好的暴露出来,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类似L型的臂托,由于L型臂托形状较为固定,无法调节手臂的抬升高度,同时现在临床上没有专用的腕部垫枕,均须垫用手术铺巾、水袋或者其他物品垫高,不能够灵活调整腕枕位置及高度,使穿刺效率低,穿刺效果不好,并且现有的臂托在一侧穿刺受阻时,不能够方便的拆卸,无法快速的换至另一侧进行穿刺,同时由于通过压在床垫下,当患者躺下时,会产生不适感,无法顾忌患者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的辅助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桡动脉穿刺的辅助工具,包括底板和固定板,所述底板设有上臂托,所述上臂托一侧对称设有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有前臂托板,所述底板靠近转动座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粘接有第一弹性气囊,所述第一弹性气囊设有第一泄气盖、第一充气软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弹性充气球,所述前臂托板设有手腕托,所述手腕托包括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二弹性气囊设有第二泄气盖、第二充气软管、第二单向阀和第二弹性充气球,所述前臂托板设有与第二弹性气囊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与第二弹性气囊粘接,所述手腕托一侧还设有手掌固定机构,所述上臂托另一侧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一侧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板包括有连接板、对称设置于连接板两侧的与通槽相匹配的卡扣部和对称设置于连接板两侧的固定部,所述卡扣部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固定部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装配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远离前臂托板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固定框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螺杆设有转动把手。
[0007]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板的连接板置于手术床底部,能够避免连接板设置于患者的背侧时,从而避免患者的身体产生的不适感;通过两侧的固定部的固定框卡在病床两侧,再旋转转动把手,通过螺杆相对于螺孔转动,将固定压板压下使固定部与病床两侧固定,并且螺杆设置于远离前臂托板一侧,能够避免人躺下时,螺杆阻碍人体的肩部产生的不适感;需要装配上臂托时,按住卡块,使卡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回缩至装配槽中,将上臂托的通槽与左右两侧中需要进行穿刺的手臂一侧的卡扣部配合插入,完全插入时,卡块会在弹簧弹力下自动弹出与卡槽配合锁住,从而避免上臂托松动,即可进行穿刺,需要
换到另一侧穿刺时,按住卡块,使卡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回缩至装配槽中,将上臂托从当前一侧的卡扣部取下,采用同样的方式换到另一侧的卡扣部锁住固定即可进行另一侧的穿刺,实现各部件可拆卸,同时快速安装和拆卸的功能;底板用于支撑病患手部,在进行桡动脉穿刺前,将患者手臂外展,上臂放置于上臂托,前臂放置于前臂托板,使用手掌固定机构将患者的手掌固定,医护人员打开第一单向阀后,按压第一弹性充气球将空气通过第一充气软管鼓入第一弹性气囊中,通过第一单向阀使气体无法泄出,并且使患者的手臂放置于前臂托板时不会漏气变形,第一弹性气囊鼓起支撑前臂托板的同时会使前臂托板绕着转动座转动,最终使患者的前臂能够通过往第一弹性气囊中鼓入空气的量进行调节升起,方便穿刺;手腕托能够将患者手腕处衬垫,能够使穿刺部位暴露,并且通过打开第二单向阀,按压第二弹性充气球,同理可使空气通过第二充气软管鼓入第二弹性气囊,通过第二单向阀使气体无法泄出,并且使患者的手腕放置于手腕托时不会漏气变形,由于手掌被手掌固定机构固定,从而能够使手腕处能够抬起调节,使穿刺部位更加充分的露出,并且能够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调节鼓入第二弹性气囊的空气量从而调节手腕处抬起的高度,更好的进行穿刺;穿刺完成后,打开第二泄气盖,泄掉第二弹性气囊中的空气,第二弹性气囊回缩至第二凹槽中,松开手掌固定机构,使患者的手能够取出,同时打开第一泄气盖,泄掉第一弹性气囊中的空气,第一弹性气囊回缩至第一凹槽中即可;
[0008]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臂托结构简单固定,不能调节手臂的抬升高度,患者手腕处需要借助物品衬垫不方便调节高度,使穿刺效率低,穿刺效果不好,并且在一侧穿刺受阻时,不能够方便的拆卸,无法快速的换至另一侧进行穿刺,同时由于通过压在床垫下,当患者躺下时,会产生不适感,无法顾忌患者的舒适感的问题。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上臂托和前臂托板均设有软垫。这样的结构,使人的上臂和前臂放置于上臂托和前臂托板时能够感到舒适。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手掌固定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前臂托板的魔术粘部和弹性固定带,所述魔术粘部由质地柔软的绒毛状织物制成,所述弹性固定带两端设有与魔术粘部相匹配的魔术贴部,所述魔术贴部由质地较硬的钩状织物制成。这样的结构,手掌固定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手大小进行固定调节,同时魔术粘部质地柔软,能够使手掌感到舒适。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充气软管贯穿第一凹槽侧边,所述第二充气软管贯穿第二凹槽底部。这样的结构,装配结构简单,同时外形更加美观不杂乱。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前臂托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前臂托板端部的第一磁体和设置于底板上与第一磁体相匹配的第二磁体。这样的结构,在使用结束后,将第一弹性气囊和第二弹性气囊泄气后,前臂托板下降与底板之间能够磁性连接固定,避免松动。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通槽另一侧设有定位通槽,所述卡扣部设有与定位通槽相匹配的凸台。这样的结构,能够对通槽和卡扣部装配时进行定位,避免装反。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装配槽两侧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卡块设有与限位滑槽相匹配的限位滑块。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弹簧弹力过大时卡块弹出装配槽。
[0015]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通过第一气囊的设置,能够通过向第一弹性气囊中鼓入空气的量,调节前臂托板抬升的高度,使手臂抬起方便穿刺,同时通过手腕托和第二弹性气囊,能够调节根据患者
的舒适度以及穿刺位置暴露情况进行调节,从而避免借助其他物品垫高的繁琐,使穿刺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同时能够兼顾患者的舒适度;
[0017]2、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能够使人按压第一弹性充气球和第二弹性充气球鼓入空气时,空气不会外泄,使患者的手臂放置于前臂托板和手腕托时不会漏气变形;
[0018]3、能够方便的将装置取下,并且各部分之间能够方便的拆装,能够在一侧穿刺受阻时更加方便的换到另一侧,实用性强;
[0019]4、手掌固定机构通过魔术粘部、弹性固定带和魔术贴部能够根据患者手的大小进行固定,实用性强,并且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穿刺的辅助工具,包括底板(1)和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设有上臂托(11),所述上臂托(11)一侧对称设有转动座(12),两个所述转动座(12)之间转动连接有前臂托板(21),所述底板(1)靠近转动座(12)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3),所述第一凹槽(13)底部粘接有第一弹性气囊(131),所述第一弹性气囊(131)设有第一泄气盖(1311)、第一充气软管(1312)、第一单向阀(1313)和第一弹性充气球(1314),所述前臂托板(21)设有手腕托,所述手腕托包括第二弹性气囊(221),所述第二弹性气囊(221)设有第二泄气盖(2211)、第二充气软管(2212)、第二单向阀(2213)和第二弹性充气球(2214),所述前臂托板(21)设有与第二弹性气囊(221)相匹配的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凹槽(23)底部与第二弹性气囊(221)粘接,所述手腕托一侧还设有手掌固定机构,所述上臂托(11)另一侧设有通槽(14),所述通槽(14)一侧中部设有卡槽(15),所述固定板(3)包括有连接板(31)、对称设置于连接板两侧的与通槽(14)相匹配的卡扣部(32)和对称设置于连接板两侧的固定部(33),所述卡扣部(32)设有装配槽(321),所述装配槽(321)设有弹簧(322),所述弹簧(322)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5)相匹配的卡块(323),所述固定部(33)设有固定框(331),所述固定框(331)装配有固定压板(332),所述固定压板(332)远离前臂托板(21)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3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娟贾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孟令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