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输送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48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输送链条,包括通过连接轴连接的多个链板,在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辊轮;所述链板两端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轴孔,在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上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链板分为内链板和外链板,通过连接轴连接且内链板位于外链板的内侧;在内链板的轴孔上设置有定位套,在定位套的外侧设置有辊套,在连接轴位于外链板的外侧部分设置有轴套,在辊轮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部与轴套的端部在同一平面,在连接轴靠近两端的位置设置有轴用挡圈,所述轴用挡圈卡嵌在连接轴上且与凹槽的底部以及轴套的端部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挡圈外漏与滑道摩擦而造成的磨损脱落,降低了链条断裂的概率。同时,有效保护了链条。保护了链条。保护了链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输送链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板输送链条,属于冶金、造船等钢板生产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大多数热轧钢板精整线都配置钢板检查修磨台架,而多数针对钢板的输送都采用滚式输送链条,此类链条由于运行过程中易磨损,并与链条滑轨摩擦,滚轮、托板等零件易掉落,加之由于生产需要将钢板时常吊运下线及上线,电磁铁与经常会接触链条,造成链条损坏加重,而且与钢板接触的托板由于链节连接部件磨损及各个链条张紧度不同而产生运行不同步,会对钢板下表面产生划伤,严重影响钢板表面质量,增加了钢板后续处理成本。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适应现场生产工况的输送链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输送链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板输送链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轴连接的多个链板,在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辊轮;
[0005]所述链板为“凸”字形,两端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轴孔,在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上部设置有耐磨层;
[0006]所述链板分为内链板和外链板,内链板和外链板通过连接轴连接且内链板位于外链板的内侧;在内链板的轴孔上设置有定位套,在定位套的外侧位于内链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辊套,在连接轴位于外链板的外侧部分设置有轴套,在辊轮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部与轴套的端部在同一平面,在连接轴靠近两端的位置设置有轴用挡圈,所述轴用挡圈卡嵌在连接轴上且与凹槽的底部以及轴套的端部相配合。
[0007]进一步的:在挡圈的内侧还设置有垫圈。
[0008]进一步的:连接轴的端部不高于凹槽的表面。
[0009]进一步的:耐磨层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燕尾槽。
[0010]进一步的:耐磨层为橡胶板,与盖板之间通过粘接或硫化成型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位于链板外侧部分的直径小于位于链板内侧的部分。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采用辊轮内置重型轴用弹性挡圈定位,有效地避免了挡圈外漏与滑道摩擦而造成的磨损脱落,降低了链条断裂的概率。2、链条盖板与耐磨橡胶板采用燕尾镶嵌结构形式,并应用热硫化工艺进行粘接,保证了耐磨橡胶板的牢固而不易脱落。3、耐磨橡胶板又起到了隔磁的作用,有效保护了链条。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序号说明:1为连接轴;2为轴用挡圈;3为垫圈;4为轴套;5为辊套;6为定位套;7为辊轮;8为内链板;9为盖板;10为外链板;11为耐磨层;12为链板;13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3所示为本技术结构一种钢板输送链条,包括通过连接轴1连接的多个链板12,(即构成链条的链节结构,前后两个链板为一组,上面设置有盖板)在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辊轮7;
[0018]所述链板为“凸”字形,两端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轴孔,在上端设置有盖板9,盖板上部设置有耐磨层11;前后两块链板与一块盖板相配合,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形成一节链节;
[0019]所述链板12分为内链板8和外链板10,内链板和外链板通过连接轴1连接且两块内链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外链板,使内链板可设置于外链板的内侧;在内链板的轴孔上设置有定位套6,定位套与内链板的轴孔过盈配合,且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使二者同步运行;在定位套的外侧位于内链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辊套5,辊套与定位套间隙配合,可以有效保证两内链板之间的距离,使其保持垂直,提高承重力;连接轴与外链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使连接轴与外链板同步旋转;在连接轴位于外链板的外侧部分设置有轴套4,在辊轮上设置有凹槽13,凹槽的底部(靠近链板的一侧)与轴套的端部在同一平面,连接轴的端部不高于凹槽的表面;在连接轴靠近两端的位置设置有轴用挡圈2,在轴用挡圈的内侧还设置有垫圈3,所述轴用挡圈通过卡槽卡嵌在连接轴上且与凹槽的底部以及轴套的端部相配合;轴用挡圈和垫圈位于凹槽内。
[0020]优选的:耐磨层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燕尾槽。
[0021]优选的:耐磨层为橡胶板,与盖板之间通过粘接或一体硫化成型连接。
[0022]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位于链板外侧部分的直径小于位于链板内侧的部分。
[0023]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可以是键结构,也可以是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结构。
[0024]本技术结构可应用于中厚板轧钢生产线精整处理工序当中,比如钢板翻板检查台架、修磨台架、横移台架、收集台架等均可采用此输送链条进行传动。本结构中链节连接处采用滚轮轴形式,双滚轮结构可保证链条运行的平稳性,滚轮的定位采用轮端外侧内部凹槽加重型轴用挡圈设计,避免了轴端挡圈与链条滑轨的摩擦而造成易磨损掉落现象,有效地防止了滚轮脱落而发生的链节脱开断裂故障。同时与钢板下表接触的盖板采用燕尾槽结构,上表镶嵌耐磨橡胶板,并且采用热硫化工艺进行粘接,保证了耐磨橡胶板的牢固性,即使钢板与链条产生相对运动,也不会对钢板下表产生划伤,降低了后续钢板再处理成本。
[0025]本结构由多组的两对平行布置的“凸”字形的内链板与“凸”字形外链板搭接组成,为了保证内链板的间距,先将辊套与定位套穿入内链板两端通孔处,其中定位套与内链板为过盈配合,使其之间不产生相对转动;辊套与定位套之间为间隙配合,辊套具有自由转动功能。外链板布置在内链板的外侧,并保证内外链板连接孔处同心,将连接轴插入外链板与定位套中,由于外链板的一侧与连接轴的一端同时设计成扁口形式,可防止外链板与连接轴产生相对转动。如此结构设计即可保证内外链板之间转动自如。连接轴与定位套之间为
间隙配合,可产生相对转动。连接轴的两端安装有轴套与滚轮,轴套镶嵌在滚轮内,之间为过渡配合。在轴套内孔处涂抹MoS润滑脂,以保证滚轮与连接轴之间润滑良好。为了保证滚轮的轴向定位,连接轴两端设有卡槽,用于安装重型轴用弹性挡圈,其内侧设有垫圈,进一步防止滚轮与轴套的轴向窜动。垂直布置的内外盖板上端焊接有盖板,盖板上方加工有凸型的燕尾台与加工成凹形的耐磨橡胶板镶嵌在一起,为保证金属与橡胶材质的粘接牢固,采用热硫化工艺处理。
[0026]本钢板输送链条安装于我司检查台架(共计四个区域),主要用于冷态钢板的输送,采用P=250mm节距设计,每条链条共计323节,共计112根链条。本次对原有检查台架三区链条进行改造共计10根链条,并保证了与原有链条一致的外形尺寸,该链条在台架的上部轨道及下部滑道运行平稳,由于链轮定位的重型轴用弹性挡圈隐藏在链轮内部,不与滑道进行摩擦接触,链条辊轮未出现掉落现象,链条盖板上的耐磨橡胶板运行3个月时间轻微磨损0.5mm左右,钢板下表与耐磨板接触部位未出现划伤现象,有效地保证了钢板的外观质量要求。电磁铁在吊运钢板的过程中,耐磨橡胶板又起到了隔磁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链条的损伤程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输送链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轴连接的多个链板,在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辊轮;所述链板为“凸”字形,两端设置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轴孔,在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上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链板分为内链板和外链板,内链板和外链板通过连接轴连接且内链板位于外链板的内侧;在内链板的轴孔上设置有定位套,在定位套的外侧位于内链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辊套,在连接轴位于外链板的外侧部分设置有轴套,在辊轮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部与轴套的端部在同一平面,在连接轴靠近两端的位置设置有轴用挡圈,所述轴用挡圈卡嵌在连接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岩李敬民尚旭姚志宏李哲王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