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44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包括在树木边界设置的树池坐凳和设置在树池边界与树根之间的地下蓄水箱系统,树池坐凳包括基础部分和地上坐凳部分,基础部分自下到上的结构依次为现状土壤层、3:7灰土层、C15混凝土层和砖墙,地上坐凳部分自下到上的结构依次为水泥砂浆一道、砖墙、1:2水泥砂浆层、花岗岩面层和石材压顶层,地下蓄水箱系统包括引水结构和蓄水结构,引水结构自下到上依次设置碎石过滤层、引水分管、引水管、种植土层和树皮堆肥,本雨水调蓄树池工具能够解决城市公园环境雨水饱和情况下,树根部过量雨水的储存收集再利用问题,同时,有效地起到雨水二次灌溉的作用,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
,具体涉及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其主要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目前,这一理念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公园之中,通过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栽植措施来组织排水。
[0003]但是,树木往往无法承受大量的雨水浸透,当雨水饱和时,地下土壤大量积水,植物的根部缺氧,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酒精,使得根部坏死,根部坏死以后,厌氧型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较为旺盛,加剧了根部的腐烂过程。树木初期表现为叶片发黄、枯萎、落叶、发霉,后期则会导致整棵树木死亡,因此树木烂根防治尤为重要。由于树木栽植位于地下根部,不易被发现,只能前期通过天气变化或植物地上部分有无失水萎蔫、脱叶等现象来判断,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工,园务管理成本高。同时,雨水长期浸泡树池,会导致树池墙壁流淌导致泛碱。
[0004]目前,防止树木烂根的两种常规做法,常规做法一,人工防治,及时做好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若种植地属岩层、砼、坚土、重粘土等不透气或排水不良、不透气的废基,应打碎或钻穿,并尽可能清除换土,同时在树池周围设置通气透水管,当积水过多时,园务管理人员及时将水挑出,但此做法不易观测水位,暴雨来临时,无法及时排水,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常规做法二,化学防治,在大树栽植初期可用生物有机肥,改良根系范围土壤,培肥地力,为树势恢复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修剪腐烂坏死根系,并结合使用药液喷淋修剪后的根系,待回填土后,再用药液浇灌,对其再次进行消毒、杀菌、促生根处理,栽植完毕后定期对树干使用营养液输液,给树体补充营养,保持水分收支平衡,此做法通过提高大树的生长能力,并未真正根治树根积水问题,同时,过度的施肥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本雨水调蓄树池工具可以削减过量雨水对于树木根部的伤害,解决城市公园内因烂根导致的树木存活率低下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包括在树木边界设置的树池坐凳和设置在树池边界与树根之间的地下蓄水箱系统,所述树池坐凳包括基础部分和地上坐凳部分,所述基础部分自下到上的结构依次为现状土壤层、3:7灰土层、C15混凝土层和砖墙;所述地上坐凳部分的结构包括水泥砂浆一道、砖墙、1:2水泥砂浆层、花岗岩面层和石材压顶层,其中水泥砂浆一道的上面铺设砖墙,砖墙的侧壁通过1:2水泥砂浆层与花岗岩面层粘合,砖墙的顶部通过1:2
水泥砂浆层与石材压顶层粘合;所述地下蓄水箱系统包括引水结构和蓄水结构,所述引水结构自下到上依次设置碎石过滤层、引水分管、引水管、种植土层和树皮堆肥,所述引水分管与引水管连接;所述蓄水结构包括蓄水箱、截止阀、截止阀手动开关、连接法兰和单向进水阀,所述引水管与蓄水箱底部连接并延伸到蓄水箱内部,在蓄水箱内部的引水管设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连接单向进水阀,另一个端口连接截止阀和截止阀手动开关,所述连接法兰固定在蓄水箱上部,所述截止阀手动开关穿过连接法兰上设置的通孔,所述单向进水阀包括单向进水阀体、排污孔、橡胶阀圈和阀盖,所述排污孔位于单向进水阀体底部,所述阀盖位于单向进水阀体顶部,所述橡胶阀圈位于单向进水阀体与引水管端口连接处。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3:7灰土层铺设厚度为150mm且向蓄水箱侧拓宽直至完全覆盖蓄水箱底部。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C15混凝土层铺设厚度为100mm且与蓄水箱形状咬合,固定水箱,保证即使雨水进入蓄水箱后,也不会过分晃动,破坏土层稳定。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砖墙的砌筑采用一顺一丁法,第一层均排丁砖,且树池两边对称一致。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花岗岩面层为厚度20mm,粘合在砖墙的外表面,保护了砖墙的稳定,防止风化。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泥砂浆一道内掺3%防水粉且略高于地面,起到粘合稳定砖墙的作用。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1:2水泥砂浆层内掺3%防水粉,铺设厚度为20mm。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碎石过滤层外表裹有无纺布,用于过滤泥土及间隙较大颗粒物,以免堵塞引水分管。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水分管通过插入引水管底部与引水管连接,可以防止灌溉水因为自身重力携带泥土进入引水管,只有满足雨水过量积蓄条件,雨水才会因自身压力,自下而上流入引水分管,再次过滤进入引水管。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石材压顶层上表面为光滑面,用作坐凳面;所述蓄水箱的材质为玻璃钢;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于蓄水箱上部,便于维修人员定期清污和观察蓄水箱水位变化。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在树木边界设置的树池坐凳、地下蓄水箱两部分,树池结构为树木提供保护边界,稳定蓄水箱一侧的土体预防人为破坏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休憩空间;蓄水箱在雨季储存雨水,雨水箱水量达到一定高度,旱季时节,又通过截止阀排出,起到二次灌溉的作用,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达到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解决城市公园环境雨水饱和情况下,树根部过量雨水的储存收集再利用问题,有效的防止树木烂根。同时,有效地起到雨水二次灌溉的作用,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雨水调蓄树池工具的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雨水调蓄树池工具的单向进水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根据附图1-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包括在树木边界设置的树池坐凳和设置在树池边界与树根之间的地下蓄水箱系统,所述树池坐凳包括基础部分和地上坐凳部分,所述基础部分自下到上的结构依次为现状土壤层1、3:7灰土层2、C15混凝土层3和砖墙4,所述地上坐凳部分的结构包括水泥砂浆一道5、砖墙4、1:2水泥砂浆层7、花岗岩面层6和石材压顶层8,所述水泥砂浆一道5的上面铺设砖墙4,所述砖墙4的侧壁通过1:2水泥砂浆层7与花岗岩面层6粘合,所述砖墙4的顶部通过1:2水泥砂浆层7与石材压顶层8粘合,所述花岗岩面层6位于树池坐凳的最外层。所述地下蓄水箱系统包括引水结构和蓄水结构,所述引水结构自下到上依次设置碎石过滤层21、引水分管20、引水管19、种植土层18和树皮堆肥17,所述引水分管20与引水管19连接,所述蓄水结构包括蓄水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包括在树木边界设置的树池坐凳和设置在树池边界与树根之间的地下蓄水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池坐凳包括基础部分和地上坐凳部分,所述基础部分自下到上的结构依次为现状土壤层、灰土层、混凝土层和砖墙;所述地上坐凳部分的结构包括水泥砂浆一道、砖墙、水泥砂浆层、花岗岩面层和石材压顶层,其中水泥砂浆一道的上面铺设砖墙,砖墙的侧壁通过水泥砂浆层与花岗岩面层粘合,砖墙的顶部通过水泥砂浆层与石材压顶层粘合;所述地下蓄水箱系统包括引水结构和蓄水结构,所述引水结构自下到上依次设置碎石过滤层、引水分管、引水管、种植土层和树皮堆肥,所述引水分管与引水管连接;所述蓄水结构包括蓄水箱、截止阀、截止阀手动开关、连接法兰和单向进水阀,所述引水管与蓄水箱底部连接并延伸到蓄水箱内部,在蓄水箱内部的引水管设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连接单向进水阀,另一个端口连接截止阀和截止阀手动开关,所述连接法兰固定在蓄水箱上部,所述截止阀手动开关穿过连接法兰上设置的通孔,所述单向进水阀包括单向进水阀体、排污孔、橡胶阀圈和阀盖,所述排污孔位于单向进水阀体底部,所述阀盖位于单向进水阀体顶部,所述橡胶阀圈位于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宇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