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井波专利>正文

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33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包括负压通道、氧疗通道、灌洗通道、通用管、三通、引流瓶、灌洗瓶和双控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了负压、氧疗及灌洗三种治疗方法的单独功能和联合功能,可以实现单独负压治疗模式、单独氧疗治疗模式、单独灌洗治疗模式、负压氧疗交替治疗模式(即呼吸治疗模式)、负压灌洗交替治疗模式(即潮汐治疗模式),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多种模式,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设计合理。设计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负压伤口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负压伤口治疗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的伤口治疗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伤口护理及引流技术,负压伤口治疗主要是将吸引装置与特殊的创面敷料连接后,使创面保持在负压状态,可以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减少细菌定植和繁殖,保持创面环境湿润,从而达到治疗创面的目的。临床上可以使用负压伤口治疗设备来治疗各种急性以及慢性的伤口,比如糖尿病伤口、外伤性伤口、整容手术伤口、烧伤伤口等。
[0003]负压伤口滴注疗法(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 with Instillation,NPWTi)在负压伤口治疗的基础上,间断地负压治疗,在负压间歇期滴注灌洗液(包括灭菌消毒剂、针对性的抗菌素等)并使之驻留于创面,该方法通过灌洗可以进一步清除坏死组织,分泌物及渗出液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等,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液体的间断灌洗还可以防止管腔堵塞,提高引流效率。
[0004]局部氧疗(Topical Oxygen Treatment TOT)是通过向伤口低流量吹氧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该方法纠正了伤口浅表组织的低氧状态,促进伤口新生血管的生成,加速伤口的愈合。
[0005]现有的伤口治疗设备模式单一,不能同时完成负压、氧疗和灌洗治疗功能,空间封闭易导致低氧环境可造成厌氧菌及半厌氧菌的繁殖并影响新生血管的生成等问题,因此医疗上需要设计一种结合负压、氧疗和灌洗多重功能的治疗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
[0007]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包括负压通道、氧疗通道、灌洗通道、通用管、三通、引流瓶和灌洗瓶;
[0008]所述负压通道包括负压管和引流管,所述负压管一端连接负压气源,另一端连接引流瓶且位于引流瓶的液面上方;所述引流管一端连接伤口套件出口,另一端连通引流瓶且位于引流瓶的液面下方;
[0009]所述灌洗通道包括灌洗管,所述灌洗管一端连通灌洗瓶且位于灌洗瓶的液面下方,另一端连接三通的一个输入端,灌洗管上安装有灌洗阀;
[0010]所述氧疗通道包括氧气输送管和氧气供给管,氧气输送管一端连接氧气源,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安装在灌洗瓶的瓶盖上、连通灌洗瓶且位于灌洗瓶液面下方;氧气供给管一端连通灌洗瓶且位于灌洗瓶的液面上方,另一端连接三通的另一个输
入端,氧气供给管上安装有氧疗阀;所述三通的输出端连接通用管,通用管另一端连接到伤口套件入口;所述引流瓶的瓶盖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连通引流瓶且位于引流瓶的液面上方。
[0011]优选的,所述负压管上安装有负压阀门和真空减压器。
[0012]优选的,所述氧气输送管上安装有氧气源阀门和氧气减压器。
[0013]优选的,还包括双控电磁阀,所述双控电磁阀安装在负压管和氧气输送管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综合了负压、氧疗及灌洗三种治疗方法的单独功能和联合功能,可以实现单独负压治疗模式、单独氧疗治疗模式、单独灌洗治疗模式、负压氧疗交替治疗模式(即呼吸治疗模式)、负压灌洗交替治疗模式(即潮汐治疗模式);
[0015]该设备通过电控开关控制双控电磁阀,实现负压管的接通与断开,氧气输送管的接通与断开,实现负压通道和氧疗通道的转换,并可以灵活地调整负压及氧疗治疗模式的工作时间和频率,实现了一种负压和氧疗规律交替的类似呼吸的伤口治疗方法;
[0016]该设备通过灌洗通道实现灌洗功能,其中氧气输送管相当于临床常用输液器的进气管,即在氧气输送管的输送通路开启的条件下,当灌洗阀开启、氧疗阀关闭,则氧疗通道关闭,灌洗通道开启,可进入单独灌洗治疗模式,当灌洗阀关闭、氧疗阀开启,则氧疗通道开启,灌洗通道关闭,可进入单独氧疗治疗模式;
[0017]单独灌洗治疗模式下,灌洗阀可调节灌洗液的输送速率,也可以调快灌洗速度,使得某些灌洗液(比如抗生素)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创面;
[0018]该设备的第一单向阀可以防止灌洗液反流,第二单向阀能够减轻氧疗和灌洗时对伤口套件中的透气胶粘贴膜的侧压力,避免漏气,而且该设备改变目前常用的静态的气液驻留方式为流动方式,为创面提供了相对开放的环境,使得氧疗更为充分,灌洗更为彻底,同时可以还避免伤口套件内的管道出现堵塞的状况;该设备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多种模式,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单独负压治疗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已断开的各通道);
[0021]图3是本技术单独氧疗治疗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已断开的各通道);
[0022]图4是本技术单独灌洗治疗模式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已断开的各通道);
[0023]图中,1、负压通道;11、负压管;12、引流管;13、负压阀门;14、真空减压器;2、氧疗通道;21、氧气输送管;22、氧气供给管;23、第一单向阀;24、氧疗阀;25、氧气源阀门;26、氧气减压器;3、灌洗通道;31、灌洗管;32、灌洗阀;4、通用管;5、三通;6、引流瓶;61、第二单向阀;7、灌洗瓶;8、伤口套件;91、负压气源;92、氧气源;93、双控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包括负压通道1、氧疗通道2、灌洗通道3、通用管4、三通5、引流瓶6和灌洗瓶7;引流瓶6和灌洗瓶7均为透明瓶,可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瓶内液位;
[0025]负压通道1包括负压管11和引流管12,负压管11一端连接负压气源91,另一端连接引流瓶6且位于引流瓶6的液面上方;引流管12一端连接伤口套件8出口,另一端连通引流瓶6且位于引流瓶6的液面下方;
[0026]灌洗通道3包括灌洗管31,灌洗管31一端连通灌洗瓶7且位于灌洗瓶7的液面下方,另一端连接三通5的一个输入端,灌洗管31上安装有灌洗阀32;
[0027]氧疗通道2包括氧气输送管21和氧气供给管22,氧气输送管21一端连接氧气源92,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单向阀23,第一单向阀23安装在灌洗瓶7的瓶盖上、连通灌洗瓶7且位于灌洗瓶7液面下方;氧气供给管22一端连通灌洗瓶7且位于灌洗瓶7的液面上方,另一端连接三通5的另一个输入端,氧气供给管22上安装有氧疗阀24;
[0028]三通5的输出端连接通用管4,通用管4另一端连接到伤口套件8入口;
[0029]引流瓶6的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负压氧疗及灌洗功能的多模式伤口治疗设备,包括负压通道(1)、氧疗通道(2)、灌洗通道(3)、通用管(4)、三通(5)、引流瓶(6)和灌洗瓶(7);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通道(1)包括负压管(11)和引流管(12),所述负压管(11)一端连接负压气源(91),另一端连接引流瓶(6)且位于引流瓶(6)的液面上方;所述引流管(12)一端连接伤口套件(8)出口,另一端连通引流瓶(6)且位于引流瓶(6)的液面下方;所述灌洗通道(3)包括灌洗管(31),所述灌洗管(31)一端连通灌洗瓶(7)且位于灌洗瓶(7)的液面下方,另一端连接三通(5)的一个输入端,灌洗管(31)上安装有灌洗阀(32);所述氧疗通道(2)包括氧气输送管(21)和氧气供给管(22),氧气输送管(21)一端连接氧气源(92),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单向阀(23),第一单向阀(23)安装在灌洗瓶(7)的瓶盖上、连通灌洗瓶(7)且位于灌洗瓶(7)液面下方;氧气供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波
申请(专利权)人:井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