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割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304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割纱设备,包括机架、纱管滑道、驱动各刀具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以及纱管夹具和夹具传送机构;第一箱体设置在纱管滑道的下方并包括纱管移送装置,第二箱体和第一箱体相对纱管对称设置,并包括各刀具的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了以往人工割纱的操作方式,利用该设备完成纱管定位、取放、割纱及去除回丝的全部过程,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减少了人力投入。采用刀环挤压和拖拽的方式完成割线,防止对纱管造成损伤。止对纱管造成损伤。止对纱管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割纱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割纱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纺织纱管使用完毕后,纱管上会残留形状和区域不规则的尾纱,需要在纱管再利用前将尾纱去除。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利用砂轮或刀片清楚纱管上的剩余纱线,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割纱设备,通过机器加工的方式割除纱管上的尾纱,有效提高割纱效率和加工质量。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自动割纱设备,包括机架、用于放置纱管的纱管滑道、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控制纱管轴向移动的顶杆机构,以及用于夹取纱管的纱管夹具和用于移动纱管夹具的夹具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对纱管的割线工位对称设置,纱管滑道设置在第一箱体上方;
[0005]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纱管移送装置,用于将从纱管滑道落下的纱管移至割线工位;所述纱管夹具设置在纱管割线工位上方,并在夹具传送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箱体还包括第一割纱刀和回丝刀的移动机构;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割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用于放置纱管的纱管滑道(2)、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箱体(3)、第二箱体(4)和控制纱管(8)轴向移动的顶杆机构(7),以及用于夹取纱管(8)的纱管夹具(6)和用于移动纱管夹具(6)的夹具传送机构(5);所述第一箱体(3)和第二箱体(4)相对纱管(8)的割线工位对称设置,纱管滑道(2)设置在第一箱体(3)上方;所述第一箱体(3)包括纱管移送装置,用于将从纱管滑道(2)落下的纱管(8)移至割线工位;所述纱管夹具(6)设置在纱管(8)割线工位上方,并在夹具传送机构(5)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箱体(3)还包括第一割纱刀(34)和回丝刀(36)的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箱体(4)包括定位刀气缸(42)和定位刀(43)的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割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管滑道(2)包括滑板(21)、大头限位板(22)、小头限位板(24)和限位立板(26);所述滑板(21)向纱管(8)割线工位倾斜设置,滑板(21)与割线工位间设置限位立板(26),所述限位立板(26)与滑板(21)前部边缘平行设置并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纱管(8)最大直径;所述大头限位板(22)和小头限位板(24)为U型折弯板,且U型折弯板端面分别与滑板(21)平行设置;大头限位板(22)下方端面与滑板(21)间的空隙大于纱管(8)大端直径,小头限位板(24)下方端面与滑板(21)间的空隙大于纱管(8)小端直径,且大于纱管(8)大端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割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限位板(22)立面与限位立板(26)平行设置,小头限位板(24)立面与限位立板垂直设置;所述滑板(21)两侧分别设置与之平行的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5),所述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5)与滑板(21)间的空隙不大于纱管(8)大端直径的2倍;限位立板(26)高度高于大头限位板(22)和小头限位板(24)的上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割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管移送装置包括第一箱体(3)内设置的纱管气缸(31),所述纱管气缸(31)的活塞杆上方设置有固定板(32),且固定板(32)能随活塞杆沿垂直纱管(8)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固定板(32)上固定连接立板(321),所述立板(321)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明曲芸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铱薪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