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振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29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振子盒,该振子盒包括U型接收振子、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和下盒体通过螺母固定槽合成一体,在上盒体的上、下外侧端部上均设有弹性振子定位槽和旋转螺杆固定槽,U型接收振子的两端通过旋转螺杆活动设在旋转螺杆固定槽中;在下盒体的下部设有防水槽,信号输出端穿过防水槽;在盒体的中间处设有振子盒固定螺杆。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U型接收振子通过弹性振子定位槽与旋转螺杆及旋转螺杆固定槽配合进行展开或是折叠,并通过固定螺杆固定至天线方管主体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节约包装空间,减少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振子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振子盒,用于电视信号接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天线振子盒不可以折叠,导致天线整体包装尺寸过大,从而增加了各个环节的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结构简单,可折叠的一种折叠式振子盒。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振子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型接收振子(1)、上盒体(4)和下盒体(7),上盒体(4)和下盒体(7)通过螺母固定槽(8)合成一体,在上盒体(4)的上、下外侧端部上均设有弹性振子定位槽(2)和旋转螺杆固定槽(9),U型接收振子(1)的两端通过旋转螺杆(3)活动设在旋转螺杆固定槽(9)中;在下盒体的下部设有防水槽(6),信号输出端(10)穿过防水槽(6);在盒体的中间处设有振子盒固定螺杆(5)。
[0005]采用本技术,U型接收振子(1)通过弹性振子定位槽(2)与旋转螺杆(3)及旋转螺杆固定槽(9)配合进行展开或是折叠,并通过固定螺杆5固定至天线方管主体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节约包装空间,减少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折叠状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的示意图。
[0008]图中序号表示:U型接收振子1、弹性振子定位槽2、旋转螺杆3、上盒体4、振了盒固定螺杆5、防水槽6、下盒体7、螺母固定槽8、旋转螺杆固定槽9和信号输出端10。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照图1和图2,该叠式振子盒包括包括U型接收振子1、上盒体(4)和下盒体(7),上盒体(4)和下盒体(7)通过螺母固定槽(8)合成一体,在上盒体(4)的上、下外侧端部上均设有弹性振子定位槽(2)和旋转螺杆固定槽(9),U型接收振子(1)的两端通过旋转螺杆(3)活动设在旋转螺杆固定槽(9)中;在下盒体的下部设有防水槽(6),信号输出端(10)穿过防水槽(6);在盒体的中间处设有振子盒固定螺杆(5)。
[0010]上述中的上盒体(4)和下盒体(7)为ABS材料制成,并通过螺母固定槽(8)固定形成容纳电路的型腔,其中U型接收振子(1)通过上盒体(4)上的弹性振子定位槽(2)与旋转螺杆(3)及旋转螺杆固定槽(9)配合进行展开或是折叠,然后整个振子盒通过振子盒固定螺杆(5)固定至天线方管主体上,最终,用户使用时通过电缆线上的F头与信号输出端(10)相连接然后将防水帽卡入防水槽(6)即可,既使用方便,又节约包装运输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振子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型接收振子(1)、上盒体(4)和下盒体(7),上盒体(4)和下盒体(7)通过螺母固定槽(8)合成一体,在上盒体(4)的上、下外侧端部上均设有弹性振子定位槽(2)和旋转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录王腾王昌文
申请(专利权)人:龙游县旭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